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医诊法入门(第2版)
内容
编辑推荐

邹运国主编的这本《中医诊法入门(第2版)》将中医诊法的重点、难点、疑点向读者逐一阐释。全书分为三篇:上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中医诊法的学习方法、发展源流、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学科分化与整合等几个方面,博而不繁,详而有要,中篇主要从脉诊、问诊、闻诊、望诊、舌诊、眼诊、手诊、按诊、腹诊等方面大处落墨,尤其是将脉诊作为中医诊法的“半壁江山”,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下篇则尝试以更广阔的视野及融合的角度,将中医诊法进行跨学科的推演与衔接,可以起到相互关联、互相启发的作用,发人深思,可供参考。

内容推荐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神医扁鹊阐微指迷:“望而知之谓之工,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由此看出,“非诊无以知其病,非诊无以知其治”。邹运国主编的这本《中医诊法入门(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精编瘦身、去粗存精,旁收博采、反复考证,从20个方面将中医诊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阐述,旨在为初学中医者答疑解惑,为在学习中医诊法过程中遭遇难题者指点迷津。《中医诊法入门(第2版)》适合中医药院校师生、西学中等初学中医者阅读,亦可供中医临床医生、中医科研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上篇 诊法骊渊寻龙 厘清脉络萍踪/1

 第1章 禅机在于推敲,学习需通法窍/3

一、培养学习兴趣,寻找进步阶梯/4

二、通今更须博古,超凡才可征圣/5

三、师古不必泥古,宗经岂可迷经/7

四、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依托/8

五、思维必须综合,万变不离其宗/8

六、顿悟全在一心,开窍一气呵成/10

 第2章 诊法历史源流,滴水映天洗髓/12

一、诊断四大经典,万世法程必遵/12

二、脉诀学术风波,千古未解之谜/13

三、脉学一枝独秀,观止八部天龙/14

四、脉学源流留痕,诊法滴水天髓/15

五、望诊亦可遵经,舌尖承载健康/16

六、诊法合参有益,四诊专工无过/18

 第3章 掌握诊法原理,识破疾病天机/20

一、司外以揣其内,以表探知其里/20

二、见微亦能知著,窥斑便可见豹/21

三、以常量测变量,以健态估疾态/22

四、揆度奇恒规律,取舍以辨真假/23

五、援物取象比类,直觉领悟真谛/24

六、同气相求相感,同声共鸣相应/25

 第4章 厘定诊法原则,垂范权衡规矩/26

一、审查整体局部,全案综合统筹/26

二、诊法必须合参,条分才能缕析/26

三、胆大兼怀心细,思考务必独立/27

四、阴阳结合辨伪,去伪方可存真/27

五、循证必求其本,诊断才会明晰/29

六、诊法相互连贯,统筹还需兼顾/29

 第5章 诊法学科分化,学科统筹兼顾/31

一、疾病探本求源,诊断才有意义/31

二、证候应有规范,诊断才有愿景/32

三、症状体征必学,诊断才可明理/32

四、诊法必须齐备,临证才能万全/32

五、辨证当须精确,治疗才可无误/33

六、病案如实记载,回顾方可反思/33

中篇 拾遗诊法龙珠 犹如仙人指路/35

 第6章 脉学千古绝唱,诊法半壁江山/37

一、脉法根基捷要,发掘橘井甘泉/37

二、常脉基本特征,以不病调病人/81

三、病脉二十七种,指下悬象素谙/87

四、辨识真脏绝脉,步入神奇之门/130

五、脉学参考信息,沧海拾珠妙趣/138

 第7章 问诊首当其冲,临床必有大用/145

一、问诊基本常识,熟悉才能熟知/145

二、千古流传十问,万世永续传承/150

 第8章 闻诊大音声稀,也能见微知著/182

一、耳朵也能诊病,听诊就是例证/182

二、嗅觉用来诊病,呼吸可作旁证/184

 第9章 望诊总括纲要,全息各有所长/189

一、全身望诊梗概,归纳第一印象/189

二、望诊需要深入,直击健康真相/211

 第10章 舌尖上的青囊,岐黄秘而不传/225

一、舌诊基本情况,简明才能扼要/225

二、舌体舌质诊法,了然胸有成竹/231

三、望舌需看舌苔,直中疾病要害/239

 第11章 打开心灵窗户,拨开健康迷雾/247

一、中医五轮诊法,练就火眼金睛/247

二、眼球钟摆诊法,经区诊法续传/254

三、中医眼神诊法,当属上帝之眼/258

 第12章 破译手上秘密,玩转掌上乾坤/260

一、掌纹诊法入门,循序才能渐进/260

二、指甲诊法梗概,察形观色识病/273

三、第二掌骨侧诊,全息穴位诊病/289

 第13章 按诊提要钩玄,切忌以偏概全/293

一、按诊简明攻略,必须先晓大义/293

二、肌肤丝丝柔顺,按诊求同存异/294

三、握手按足诊法,一诊可以双关/296

四、按压人体腧穴,诊察疾病先机/297

五、尺肤扪按八纲,学会以定病形/308

 第14章 胸腹诊法司南,触类便可旁通/310

一、胸脘按诊梗概,细心方知心源/311

二、腹部按诊概要,察病可为指南/315

三、脐诊拾珍补遗,抛砖愿为引玉/320

下篇 诊法跨界融合 万法必能归宗/325

 第15章 中医诊法精髓,比类信息科学/327

一、诊法取象比类,周易大道悬象/327

二、诊法一体两面,太极中庸哲理/328

三、诊法基本原理,宇宙三大定律/328

四、诊法测疾尺码,宇宙发生同理/329

五、诊法内外相应,宇宙全息规律/330

六、诊法评估健康,预测指引生命/330

 第16章 中医诊法秘奥,融通生命科学/332

一、诊法连枝同气,人体生命同步/332

二、诊法象天法地,仿生取长补短/333

三、诊法整体协同,生态平衡共生/333

四、诊法周期节律,生物生命钟摆/334

五、诊法存真去伪,反向运动求真/334

六、诊法闻声辨音,语声暗藏玄机/335

七、诊法知行一体,大脑思维缜密/335

八、诊法预报健康,物理信息属性/336

九、诊法正邪性质,化学变化反应/336

 第17章 中医诊法玄机,媲美自然科学/338

一、诊法天人合一,天文宇宙同步/338

二、诊法因地制宜,地理东西有异/338

三、诊法准随时令,物候寒暑推移/339

四、诊法以常达变,气象看云识天/339

五、诊法象数时空,数学逻辑变化/340

 第18章 中医诊法余绪,渗透社会科学/341

一、诊法言为心声,汉语文以载道/341

二、诊法推断预后,考古探求真相/341

三、诊法循证求本,处世恰到好处/342

四、诊法以表知里,哲学现象本质/342

 第19章 中医诊法龙珠,镶嵌现代科学/344

一、诊法司外揣内,控制黑箱法则/344

二、诊法一气呵成,信息首尾呼应/345

三、诊法整体思想,系统环环相扣/346

四、诊法援物比类,耗散结构差异/346

五、诊法互根互依,协同共生共存/347

六、诊法矛盾统一,突变客观复杂/348

七、诊法一般特殊,相对殊途同归/348

 第20章 中医诊法密码,兼容诸子百家/350

一、诊法全息灵活,阴阳收放自如/350

二、诊法虚实自然,道家倚伏大道/351

三、诊法过犹不及,儒家中庸之道/352

四、诊法变中求宗,法家随机应变/352

五、诊法直辨虚实,兵法知己知彼/353

六、中医诊法科技,墨家同工异曲/353

七、诊法同异并存,名家合同离白/354

八、诊法博大精深,杂家百道贯通/355

参考文献/356

后记/36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医诊法入门(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邹运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170410
开本 32开
页数 36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73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3239954
中图分类号 R24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5
13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