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因为苦过所以知足(智藏法师教你守住幸福)
内容
编辑推荐

智藏法师编著的《因为苦过所以知足(智藏法师教你守住幸福)》主要选择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加以介绍,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告诉读者一些生活智慧。例如,怎样认识自己,怎样了解他人,怎样赢得他人的爱和尊重,怎样和他人友好相处,怎样体验快乐富足的生活,怎样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怎样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怎样安顿自己迷茫的灵魂等。本书能让人放松心态,彻底解脱心灵的烦恼、痛苦,体验人生的真正幸福。

内容推荐

《因为苦过所以知足(智藏法师教你守住幸福)》:幸福不是一个奢望的过程,它是实实在在一条心路,你愿意幸福,它才愿意幸福。也并不是从一个目标到达另一个目标,恰当地说,幸福应该是一种环境,它每时每刻都存在,就在于你发现和未发现。

幸福,不是满足,不是得到。幸福,永远都是一种进行式,而不是某种结局。

微笑在,幸福就在。

《因为苦过所以知足(智藏法师教你守住幸福)》由智藏法师编著。

目录

第一章 人之苦,皆因一个“欲”字/001

 功名利禄都想要会累死你/002

 人90%的痛苦,都与攀比有关/005

 别把福气早早用光/008

 面对世事无常,要以平静的心态度过/012

 凡事随缘,不欲不求心快乐/015

 人之苦,常在于追求了错误的目标/018

 只需要拥有一颗感受幸福的心/022

 是快乐是烦忧,都在自己的心灵中/025

 欲望多一点,痛苦多一分/028

第二章 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033

 如果不懂得悲伤,就不曾真正地明白快乐/034

 只有舍,才能得/038

 做一名善待名利的智者/041

 以舍为得,无处不春风/044

 那些盛名,只是一个代号而巳/047

 人生要看透,快乐才会有/050

 懂得“低头”,才能保护好自己/053

 一无所有便一无所失/057

 得到未必是享受,失去未必是痛苦/060

 别为打碎的茶壶而念念不忘/063

 感谢你遭遇的困境/066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069

 智者把玩生活,愚者被生活把玩/072

第三章 困境、逆境,都敌不过你的心境/075

 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076

 知足的人最走运,不较真的人最幸福/080

 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083

 与其依赖别人,不如期待自己/087

 心怀感恩,沉浮之中散幽香/090

 “没关系,小事一件”/094

 感谢那些曾经打击过你的人/097

 感谢折磨,它们让你更加坚强/100

 知足你所拥有的,这山未必比那山高/103

 拥有感恩的心就能时刻触摸到幸福/106

第四章 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抱怨得少/109

 活在当下,有些事必须遗忘/110

 笑对生活是一种禅境,抱怨生活是一种自渎/113

 请不要怨天尤人,你才是问题的根源/117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120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123

 苦难与幸福并非天敌/126

 变抱怨为奋起,学会自我救赎/129

 不执著于痛苦,不跟自己过不去/132

 给心情找个知己/135

 把持住那颗不安的心,自在地生活/138

第五章 心不苦源于俩个因素:—个是大度,—个是糊涂/143

 斤斤计较,不如开怀一笑/144

 珍惜时间,不让纠结消磨生命/147

 分享有一种神奇的力量/150

 不苛求、不计较、不责怨/153

 不必凡事都争个明白/156

 学点糊涂,学点悠闲/159

 太过计较,难免因小失大/162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165

 宽容是一剂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良药/169

 谣言止于智者,闲言止于忍者/172

 放下计较,心得清闲/17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79

第六章 剔除执著心,饶过自己是圆满的第一步/183

 执著攀比,无异于自带枷锁/184

 不必苛求所有人都满意/187

 执著圆满的人,反而离圆满越远/191

 缘分不可强求,放下情执得自在/194

 执著外物,犹缘木求鱼/198

 羡慕他人不如珍惜自身所拥有的/202

 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205

 去“我执”,体悟美好生活/209

第七章 宽容于人是慈悲,于己是救赎/213

 宽容看似软弱,却蕴含着以柔克刚的坚韧/214

 宽恕的是别人,解脱的是自己/217

 事从容则闲,人宽容则安/220

 给别人一点宽恕,拯救的是自己的心灵/224

 与人为善,利人利己/227

 忍辱为宽容之最高境界/230

 凡事多为他人想,得饶人处且饶人/232

 宽容与快乐是连在一起的/236

 以大度的姿态拥抱对方,才是最绅士、最高雅的惩罚/240

 快刀斩乱麻,宽容快过发怒/244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248

第八章 一念心清净,自在知足便是福/251

 一个不知足的人,永远与快乐无缘/252

 以一颗没有功利的心去生活会收获更多/255

 只要心境淡然,处处有欢乐/259

 享受当下的快乐/263

 随遇而安才会让心永远快乐宁静/267

 放松自我,让生命回归简单/270

 快乐的秘密在于只看自己拥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273

 知足不贪,别让欲望吞噬生活/276

 安贫乐道,人到无求品自高/279

 不受磨难成佛/282

 幸福源于知足,平淡生活才是真/285

 只要我们的心灵灿烂,生活就能充满阳光/288

 活得有质量、有价值,才幸福/290

试读章节

功名利禄都想要会累死你

富贵求时甚苦,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

——《百喻经》

在很多人心里,大概都有这样的想法:我要活得轰轰烈烈,我要活得不同凡响,并且在生活中还会使出浑身解数、绞尽脑汁去追求这看似辉煌和成功的人生。如此一来,追求便永无止境了。因为不管你是否达到了目标,内心都不会感到满足,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累死你。

当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不妨想想,即使我们吃的、用的、住的都达到了“最好”,我们终究不过还是一个平凡的人,最终回归的还是平淡。

事实上,我们只有在平淡中才能更加珍惜人情中的温暖,才能有心情去体味幸福的时光。

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一所知名的大学毕业,他觉得自己一定会有一个好前程,但是却被分配到家乡的大山里当了一名山村教师。他郁闷、不甘心,觉得自己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才华也被埋没了。于是,一年后,他离开大山,投奔了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哥们儿。

他在哥们儿的引荐下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公司,并很快熟悉了工作的整个流程,不久便活得如鱼得水。他自己也觉得这里才是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工作之余,他和哥们儿经常出入各种高档场所,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尽情地享受着,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可是,后来因为公司的某个事件,他受到了牵连,被迫辞职。

辞职后,他陆续地面试过不少工作,但大都高不成低不就。此后,他又辗转到很多大城市,为了生存,他做过各种工作。但是他每一次给家里打电话时都报喜不报忧。直到有一天,他接到父亲的电话:“儿子,我们知道你过得不易,回来吧,回来重新开始。”他终于泪流满面。  回到家乡,他已经判若两人,不再浮躁、郁闷,平时和父母务农,闲暇时看书、复习功课。后来,学校进行老师招考,他又做了一名教师。这次,他没有抱怨,平时认真地教课,课余时间写些文章。多年后,他成了某家知名教育报的特邀作者。

他昔日的同学、朋友大多已经功成名就。而他,除了一个“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就是桌上几尺高的已发表的文稿。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位同学,这个同学虽然拥有别墅和豪车,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同学说只要能再次站起来,他可以什么都不要。他的另一位同学是位老总,声称在酒桌上非茅台不喝,结果因饮酒过度而早逝。平时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的经理同学,读了他写的散文说:“真想像你那样,躺下来看看天,看看云,过简单平淡的生活1”

《菜根谭》中说:“世人只知道拥有名声地位是令人快乐的事,却不知道没有名声地位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世人知道挨饿受冻是令人忧虑的事情,却不知道不愁吃不愁穿,但精神上饱受煎熬才是真正的痛苦。”此段话正是要告诉我们:平凡的生活才是世间最幸福的生活。

就像弘一法师,在繁华的世界里全身而退,退到物质生活极其淡薄的僧倡生活中去,并凭借坚强的意志和看破功名利禄的清净心,终成一代大师,圆满了自己的一生。这也正是我们这些还在世俗里挣扎的众生需要好好反思反省的地方。不要总认为只有一番大作为,活得轰轰烈烈才够味儿。有时候,平淡是另一种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你会更欢喜。

◎人生智慧

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平淡中思索,在平淡中努力,在平淡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得失不再那么计较,最终是要获得快乐。P2-4

序言

我们生活在人世间,从小到大都有过不断与痛苦抗争的过程,生老病死苦,爱别离恨苦,求不得苦……我们一生之中,总觉得不幸大过于快乐,烦恼大过于欢喜,痛苦大过于幸福,种种痴念怨叹也应运而生。殊不知,不幸往往源于自己,烦恼往往源于比较,痛苦往往源于不知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很多无奈和无法摆脱的苦,但在他们心中万能的佛祖似乎可以化解一切烦恼和痛苦。事实上,佛祖也不是万能的。把一切的苦难都寄托在让佛祖来帮助化解上,自己却不肯努力用“心”寻求解脱,这是错误的。佛祖曾经说过“自度度人,自觉觉他”,所以,我们自己的“心”才是拯救自己的佛,我们的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去创造,去把握。

境由心生,境随心转。知足,就幸福;不满,就痛苦。

佛法中唯识学的核心学说就是“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可以让我们无限的烦恼,也可以让我们从烦恼中彻底的解脱出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我们的“心”,如何运用我们的“心”。佛法的智慧之光早已为我们指明了幸福的方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心”开始属于自己的幸福之旅。

减少欲望。欲壑难填、索取无度,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勉强去做那些不可能去做的事,结果只能是无休止的苦恼,让心灵不得清静。唯有减少自己的欲望,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享受人生,获得幸福。

看淡得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次单程的旅行,不管你的路是长还是短,只要终点一到,所有生命以外的东西都得卸下,金钱财富、功名利禄……所有你追求的一切都不会带走一丝一毫。所以,生命中我们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让得失随缘,让心灵无挂碍。

懂得感恩。无论顺境、逆境,都是我们一生中必需经历的,即是心识所现,也是业识所转。在顺境中理应该感恩,在逆境中也应该感恩,因为一次逆境,也许是我们更大的增上缘。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笑对生活,你就能看到生活光明的一面,就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放下嗔怨。“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生活的美与丑,全在我们自己怎么看。打开郁闷的心房,擎一盏心灯,让它照亮心中所有丑恶和阴暗的角落。放下一切贪嗔恨怨,放过自己,体验每一个淡然喜悦的当下。

舍弃计较。真正的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我们要学会让自己拥有幸福与快乐的能力,而非在斤斤计较中,断送幸福到来的可能。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不要对自己以外的人和事过分计较,大度一点,糊涂一点,幸福自然就会多一点。

放下执念。一个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得不到,而是得到了之后不去珍惜,仍觉得不满足,又去苛求一些不现实的东西。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放下执念,饶过自己,才是圆满、幸福之道。

学会宽容。月慈悲去愈合受伤的心灵,用宽恕去对待伤害自己的人,才能使我们从憎恨的桎梏中解脱,才是真正对自己好。爱是幸福的好邻居,拥有宽广的胸襟,便能笑看人生的云淡风轻。

知足常乐。忘记得不到的,珍惜已经得到的,守住我们内心的纯净与安宁,让一切顺其自然,回归简单,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世间一切法都是缘起,缘起则性空,贪嗔恨怨亦如是。弹指瞬间,刹那芳华,匆匆已是数十年,为何还要苦苦难为自己?去掉我们内心的贪婪、自私、怨恨、愤怒、嫉妒……生起智慧、善良、乐观、宽容、清净的心,知足地活着,那么,幸福每天都会身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因为苦过所以知足(智藏法师教你守住幸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智藏法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84381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2013248078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6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