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忍无可忍
内容
编辑推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平津、侵吞华北,并在上海地区寻衅滋事,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忍无可忍,不得不奋起抗争。8月13日,中国军民被迫采取大规模反击,扫荡驻上海的日军,试图将日本的数千名海军陆战队赶出上海。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疯狂反捕,到11月中国军民在作了最大努力后,不得不撤出上海,淞沪会战结束。范云松编著的《忍无可忍》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塑造了以36师616团甄俊志为主角的一批中国军民,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以坚定的爱国主义和大无畏的精神坚决抗击侵略者。整部作品赞扬了中国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揭露了蒋介石政府的腐败无能。

内容推荐

《忍无可忍》由范云松编著。

《忍无可忍》简介:

这场中日间的上海会战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十六年。四个月的殊死搏杀后,中国不仅丢掉了最大的城市上海,也丢掉了当时的首都南京。中国军队先后有70万将士参战,国民政府投入了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但我们还是失败了。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场会战?原因十分清楚,中华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忍无可忍,不得不奋起抗争!

试读章节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14日下午6时,上海市西北郊的大场。中国军队炮兵第10团第一营的8门15厘米野战榴弹炮突然发炮,顷刻之间,重炮急射时炮口冒出的滚滚浓烟笼罩了炮兵阵地的上空。阵阵震耳欲聋的炮声中,附近树丛中的鸟儿吓得张皇地飞了出来,不知所措地在空中画出一个半弧,向北逃去。

陇海线上几辆风驰电掣的军列里,满载着全副武装的36师官兵。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沿途的一切客车、货车均停了下来,以便让军列优先通过。军列由几十辆闷罐车首尾相连,车内温度很高,也不透气。一些士兵悄悄地解开领口的衣扣,但没有一个士兵敞开胸襟,更没有人胆敢脱去上衣。士兵们的额头冒着汗珠,他们静静地坐着,努力克制着紧张与兴奋,揣测着军列的终点。616团三营少校营长甄俊志,斜靠在座位上,漫不经心地看着报纸。甄俊志平时话不多,也从不在细枝末节的琐事上与人争执。他的脸部轮廓不算特别分明,乍看起来,给人的感觉比较平和,但若仔细观察的话,你便会从他眉宇下坚毅的目光中,窥出其内心深处的沉稳和执拗。一连连长郭宏保带着几名排长,走到营长的身边,欲言又止。甄营长放下报纸,抬起头来,问道:“什么事?”郭连长忙俯下身,悄悄地低声问道:“营长,我们到底去哪儿?”甄营长扫了他们一眼,在他们急切地等待中停顿了一会儿,终于吐出两个字——“上海”。

从大场射来的炮弹,落在了数公里以南虹口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周围的日军阵地上。重榴弹巨大沉闷的爆炸声,几乎淹没了阵地前众多迫击炮发射时那清脆、急促而有节奏的炮弹出膛声,仿佛盛夏的暴雨中,滚滚雷鸣之间,又夹杂着狂风卷落屋顶瓦片时呼呼的落地声。中国炮兵的75毫米卜福斯山炮,则集中瞄准约两公里以外的一幢灰白色四层钢筋混凝土军营,那是上海日军的指挥中心——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由于重榴弹炮的射距太远,无法精确,而迫击炮又没有那么大的破坏力,摧毁这座堡垒式的建筑就寄托在这些德国进口的克虏伯山炮上了。中国军队第88师702团一营少校营长李润,正蹲在虹口八字桥以北的一幢三层民房的顶层。他举着望远镜,透过炮弹爆炸的烟雾,仔细观察着东南方向的这栋建筑。这是一幢坚固的四层楼房,始建于1924年,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的外形具有古罗马的风格,地面以上是办公楼,地下是仓库,中庭有一个2200平方米空旷的操场,完全围合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只在东边开了一个门洞。远远看去,整个建筑宛如一艘航行在海上的军舰,似乎寓意着可以在中国的大地上肆意横行。营长李润的任务,就是在炮火准备之后,率部向东冲过淞沪铁路,再折向正南,与从持志大学进攻的友邻部队相互掩护,一并突进,目的地就是那幢塔楼上飘扬着日本国旗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五年前,李润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不久,也是在这个八字桥附近,就曾与日军激战过。当时,尚是少尉排长的李润只是个2l岁的热血青年。战斗异常得残酷,后来大批日军在浏河突然登陆,88师最后不得不含恨撤离。李润对此充满了遗憾,仿佛一个拳击手,战至正酣时却被裁判无由来地罚下场。他是个基层军官,不明白后来为什么弄了一个停战的《淞沪停战协定》。他也不相信战争真的是打败了,在他看来,只要国民政府下定决心,拼死抵抗,日军并不那么可怕。刚考入黄埔时的那一天,他就按要求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他向往革命,充满爱国热情。像所有中央军的军人一样,他的胸章背面,刻着北伐时的口号“不怕死、不要钱、爱国家、爱百姓”。他同时也是个职业军人,以服从党国的命令为天职。“一·二八淞沪抗战”刚结束的第二年,部队即开赴福建,讨伐李济深、蔡廷锴组建的所谓“人民政府”,仅仅一年时问,便与昔日生死与共、齐心抗日的袍泽第19路军变成了于戈相向的对手。

在国民政府的中央军序列里,第88师、第87师和第36师是一脉相承的兄弟部队。他们既不是胡宗南的第1军系统,也不属于汤恩伯的第13军,更不是陈诚的土木系,而是出自于蒋介石的警卫部队,如同那历朝历代的禁卫亲军,是嫡系中的嫡系。1931年12月,蒋介石在内外压力下宣布下野,他的警卫部队被改编为第87师和第88师,不久,国民政府又在这两个师补充旅的基础上,组建了两旅四个团的第36师。这三个师也是最早接受德式训练和德式装备的德械师。其训练之严格、装备之精良,堪称军中之翘楚。此时,第87师、第88师已向驻守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发起全面进攻,第36师则刚刚接到命令紧急开赴上海。

中国最高当局认为,以数师中央军之精锐,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扫荡盘踞在上海日租界内的五千余个日军,应该不是个大问题。况且又做了近一年的各种准备,即使不能将日军全部歼灭,至少也能够将他们赶下黄浦江,撵入大海。

20分钟的急射炮击刚刚停止,激烈的轻重机枪声立刻响了起来。李润的步兵一营从掩体里一跃而出,向着铁路冲过去。日军伏在铁轨的东侧,一簇簇钢盔在晚霞的照射下反射着寒光。中国军队的掩护机枪将铁轨下的石子打得乱飞乱蹦,日军则借助铁路路基的掩护,死一般寂静地趴在那里,并不急于还击。铁路线的西侧本有一些民房,民房的周围是当地农民种植的菜地和稻田。13日,日军在夜间偷偷地将已空无一人的民房全部推平。这样一来,进攻的中国军队就完全暴露在空旷的荒地上了。

根据作战命令,87师将攻占沪江大学,逼近公大纱厂,对日军作牵制性佯攻。而88师的主力则必须于今夜冲过淞沪铁路,突入江湾路,向南强攻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少校李润的第一步兵营即担任此路进攻的尖兵。

日军令人窒息地继续沉默着。忽然,李润瞥见南侧天通庵车站方向有大队日军出现。日军猫着腰,借助房屋、堆场及各种障碍物的掩护,快速、敏捷地插向李润的右翼。原来如此,日军欲夹击中国军队。

“卧倒!”李润大吼一声,但已经晚了。正面及侧翼的日军机枪瞬间将冲锋的步兵撂倒了一片。奋力冲锋的士兵中弹后,倒扑在水田里,溅起的泥和着血,抹在了仍在冲锋的身边战友的脸上。侧翼突袭的日军得手后凶狠地穿插上来,肆意射杀着中国士兵。天通庵车站的日军据点较为坚固,火力很强。而车站以北的日军工事则相对薄弱,兵力也较为分散,所以中国军队才将此处作为突击部位。但日军却敢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抽调精兵侧击中国军队,这显然是友军的配合出了差错。按命令,炮击掩护一旦停止,天通庵正面的友军就应率先发起佯攻,掩护步兵一营的进攻。

进攻受阻。“机枪!”少校又一次大吼一声,并挥手指向南面。手下的这些步兵受过严格的德式训练,纪律严明,李润与他们摸爬滚打多年,相互配合已非常默契。只这两个字,他的部下即刻心领神会,捷克式轻机枪立即调转方向,压制右翼的日军。双方疯狂地对射,战斗陷入僵持。蹲在一面坍塌断墙后面的李润心急如焚,他看到重机枪排的射手们正费力的试图将重机枪向侧面挪动,因为重机枪阵地的视角被一堆瓦砾般的房屋废墟遮挡着,机枪手根本无法射击侧翼突袭的日军。“真是混蛋!”李润愤愤地骂到。他究竟骂谁,是骂日军还是友军?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终于,天通庵方向传来了重机枪射击的“嗒嗒”声,那是友军马克沁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尽管晚了些,也总算来了。从天通庵偷袭的日军受到了猛烈的阻击,抵挡不住,撤回车站。P1-3

序言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开始与父亲发生争执,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面红耳赤。有一次,父亲一面看书,一面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述书中的故事。我告诉他,这是部小说,不是历史,书中的人和事大多都不是真实的。父亲放下书,瞪着我说道,书上写的怎可能是假的,你写一本给我看看!

高中毕业后,我读了许多小说,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常常是中午饭碗一丢,拿起一部长篇一口气读到深夜。有时看着看着,近在眼前的字却模糊起来,我便丢下书去趟厕所,让眼睛稍稍休息几分钟,回来后接着再读。结果视力迅速下降,不得不配副眼镜。那是一段废寝忘食、乐以忘忧的美妙时光,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步入社会后,工作、家庭、养育孩子等等事情耗去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也坚持学习和读书,我却不大再看小说了。

年近五十,心也渐渐地静了。一次出差,晚上闲着没事,我随手拿过别人带的一本小说,翻了翻后,突然觉得,这玩意我也能写!我对历史和军事兴趣很大,也有些自己的看法,于是决定写一部以“八一三”淞沪抗战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我开始收集资料,2010年还特意去了趟上海,找到了抗战期间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旧址。那是幢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被上海市政府以文物保留了下来,原本是四层,后来加盖了一层。我去的时候,看到房屋从中庭被隔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旅社,另一部分是军事机关。军事机关的门口有一名站岗的哨兵,我把从网上下载的一张照片指给他看,照片上一群日军的炮兵正从这幢楼的楼顶向中国军队开炮。哨兵好奇地问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告诉他,是1937年8月。哨兵很年轻,他冲我微微地笑了笑,似乎在想,那时他的爷爷可能还未出生呢。我一章章写,我那已上大学的儿子便一章章地看。此前,我不仅从未写过一部长篇,更是一个短篇也没写过,所以写得很慢。我问儿子,感觉怎样?儿子回道,比他想象的要好。我不知道他原先想象的是个怎样的水平,他既然愿意看下去,说明还行,于是咬着牙写下去。

这部小说我写了两年多。我拿着写好的手稿对我父亲说,三十多年前,你说过要我写本书给你看看,我现在写好了。父亲已快八十岁了,做过白内障手术,眼睛不大好使,钓鱼时尚看不清浮子,这么一大部长篇肯定是万难读下去的,但我以为他至少应翻一翻。

父亲用那昏花的眼睛瞅了一眼我的手稿,看着我的脸说道:真是小狗记得千年屎,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你写书了?

或许再过个十年、二十年,我的心才会真正地静下来。那时如果我的儿子问我,你为什么要写部书呢?我可能会这样回答他:那么久的事,如何能记得为什么?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会被渐渐地淡忘。但有些事,我们却必须记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忍无可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云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015502
开本 16开
页数 3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5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8
CIP核字 201323950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