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由张兴龙编著的这本《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图书 |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 |
内容 | 编辑推荐 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由张兴龙编著的这本《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目录 第一部 1912—1919 枪炮喧嚣后整饬教育待从头 【一】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的前前后后 民国教育人物 蔡元培:翰林前传 【二】1915年:逆流与乱象 【三】1917年:风流云散的北大 民国教育人物 马相伯:国之大老 【四】1919年: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 民国教育人物 鲁迅:民族魂魄归何处 第二部 1920—1927 西学东渐新教育运动的本土化 【一】1922年:青山遮不住的新学制 民国教育人物 张伯苓:永远的南开校长 【二】1925年:职业教育的洪流 民国教育人物 王国维:超越滚滚红尘的诗意 【三】1926年:定县实验 民国教育人物 晏阳初:平民教育之父 第三部 1928—1937 二水分流党化教育下的两张面孔 【一】1928年:女子高等教育“双城记” 【二】1929年:三民主义教育狂潮 民国教育人物 罗家伦:徘徊在学术独立与政治涉入之间 【三】1936年:生活教育 民国教育人物 陶行知:两千年后的孔子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兴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217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4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4 |
CIP核字 | 2013200746 |
中图分类号 | G529.6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