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探底(调查特稿卷上)
内容
试读章节

无法提供帮助的关爱热线

王二猛最近几日情绪低落,经常晚上独自饮酒。

身材高大、相貌憨厚的河北人王二猛半年前,在河北地方县政府的鼓励下,和其他数十名老乡一起,坐上政府安排的大巴,来到廊坊富士康园区。

这个壮汉,一进入车间,就“经常加班加点”。

他做的是抛光的工作,每天要抛光29筐手机后盖,一筐36个,累计要抛光千余个。

辛苦的工作没有换来管理者的赞许。王二猛说,他的直接上司——线长,尤其看重“良品”,但因多种原因,王二猛所生产的良品率并不高。

他解释称,手机后盖抛光是流水线上最后一道工序,他无法左右流水线上的其他人——如果手机后盖的“料”不好,如果承载抛光液的桶不干净……都会导致良品率降低。

如果良率低,线长会直接劈头盖脸说,“你今晚别回去了,直接面圣吧。”

王二猛称,这里的“圣上”,是富士康线长的直接领导:一位科长。

巨大的良品压力导致王二猛经常失眠,甚至靠药物安神。

每逢夜班时,最难熬的是凌晨。刚开始,一到凌晨5点,王二猛养成了一个习惯,“偷偷站着睡觉10分钟。”

最近,王二猛不敢睡觉了。

一个月前,王二猛去其他车间支援,车间的机器手咔嚓咔嚓上下摆动,凌晨5点左右,一个小伙子操作中打瞌睡,不小心一低头,机器手猛地抓住头向下按。“我看到他满头是血……亏得瞬间躲开,不然可能没命。”

他当时惊得一身冷汗,瞬间清醒。随后,他越来越怕上工。

他厌烦了操机台上的工作,想换一个环境。在室友的建议下,4月23日晚,他拨打富士康员工关爱热线78585(请帮我帮我),咨询是否可以调岗。关爱人员答复称,无法提供帮助,“你需要自行先和目前的车间沟通,声明要调岗,然后找好愿意接收你的车间,声明愿意接收……”

挂了电话,王二猛一脸迷茫。

4月23日,记者来到心理咨询中心,称自己压力大,“看到工友们陆续离开,心里难受,并且工友们说像机器人,不知道该怎么调节。”

心理咨询师说: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而要看自己是否适应环境,这也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你选择富士康,富士康也要对你做出选择。

记者接受心理咨询期间,热线响起,廊坊富士康有人跳楼了。

尽管经心理咨询师及宿管等人的干预挽救了一条生命,但关于跳楼的话题在富士康一直未曾停歇。

走进富士康的年轻人

一些打工者对流水线的枯燥和单调显得不以为然,相比之前的漂泊,富士康是他们人生规划中重要的一站。不过,没有人愿意在此长干。他们想趁青春流逝前,追逐自己并不宏大的梦想,比如找个对象,比如开个小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与打工、漂泊和富士康有关。

16岁那年,出身农家的张顺地开始在太原扛水泥,扛一袋100斤的水泥爬一层楼赚5毛钱;范振鸣在16岁时离开大山,到县城一家汽修厂做学徒,中秋节一个人煮着饭号啕大哭。

28岁的李国春是在2012年10月30日的深夜到达太原的。这位原煤矿工人下火车后有些“狼狈”,他口袋里只剩了8块钱。

他本来打算到太原后,即刻奔赴富士康报名的,“当天进厂花不了多少钱”。

深夜已经没有了公交,而8块钱既不够打车,更不用提住宿了。他钻进路边的网吧,找张椅子眯了一晚。第二天,他花l块5上了一个小时的网,给远在四川打工的女朋友留言,“打200块钱过来”。

之后,李国春挤公交赶在8点之前到了太原富士康的北一门。这时,28岁的张顺地、20岁的范振鸣等人也提着窝了被褥的编织袋,等待进厂。

他们之前素昧平生,但却已在打工或者漂泊中一起走过了很长的一段岁月。

李国春此前一直在煤矿下井;张顺地在一个小铸造厂待了10年;范振鸣则一直辗转在汽修店和餐馆,“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与他们同行的,有做了几年小买卖赔本欠下债务的前老板,有在北京摆了十数载大排档无以为继的返乡青年,还有原来跟着团伙摸黑从工地顺钢筋的“问题少年”……什么人都有,却“都是些没出路的人”。张顺地觉得,但凡还有点别的办法,就不会来富士康“遭罪”了。

在16岁时,也就是2000年前后,张顺地走出了吕梁山区。嗜赌的父亲败光了家里曾一度拥有的宽裕生活,而家中本已贫瘠的土地,也因为政府征用越来越少。打工是生活的唯一出路。

范振鸣也在大山里度过了自己的中小学时代。辟于山上的地产不了多少粮食,他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

近些年来,跑到外面世界去打工渐成了村里青壮年间的风气。留守村子的只剩下老人和儿童。

村子以外三四十里是另一幅光景。范振鸣说,有些村子的地下发现了埋藏较浅的煤矿,煤矿公司给这些村子里的村民每人四五十万的补偿款。范振鸣常常幻想着,自己能被那样的“幸运馅饼”砸中。

比起他们,戴着眼镜的李国春多读了3年高中。高考时,他的成绩离第一志愿山西大学的录取线差了七八十分。他想再复读一年,可母亲跟他说,托人在煤矿找了份差事,你下井去吧。走南闯北的岁月

李国春在煤矿里一待就是五六年。他每天坐1个多小时的小火车下到地下几百米处,扛几百斤的机器在巷道里行进。一个月下来,他能拿到五六千,甚至更多的工资。

李国春觉得这份工作还算不错。但不幸的是,2011年他被一辆车撞成骨折。车主赔了他9万块钱。

伤愈后,他没法干重活,只好在煤矿办了个停薪留职。那9万块钱被他存到存折里,一分钱没动。对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的他来说,这9万块就是下半辈子的指望。

2008年,16岁的范振鸣到了县城一个汽修店做学徒。身高1.62米的他每天抡着大锤,一锤一锤地把被撞坏的汽车保险杠或者车壳砸平整。活儿很累。瘦小的少年常常感到胳膊麻木,赶上旺季,他还得加班抡锤到很晚。两个月下来,老板扔给他90块钱。那年的中秋节,他和同村一起出来的“同事”,蹲在汽修店煮米饭。煮着煮着,米饭煳了。掀锅看着黑乎乎的米饭,16岁的他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突然就想家了。”范振鸣第一次觉得“还是家里好”。

P5-7

目录

富上康,被跳楼困扰的“围城”

东方白鹳的死亡之旅

实德资金链紧,举高利贷解压?

诺奖后,高密的“莫言效应”

郑州“房妹”调查

公办养老院排号到底有多难

冷静之死

涪陵民营加油站生态调查

“神秘”的张志熔

李双江之子打人,大喊“谁敢打110”

大兴四层违建楼大火17死25伤

泰安袭警案调查

“7·23”温州动车事故后的一夜

“虚假诉讼”办车牌黑幕调查

北京地税局原局长王纪平涉贪路

王朝劫案作案时间成谜

宋建忠买官覆灭记

失控的夺命校车

血色湄公河上的中国船员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拆迁风波

民警被指造假送人进精神病院

追问上海“钓鱼执法”

内蒙古越狱案疑云

大兴男子灭门案调查

开胸验肺民工:我只想活下去

山西十余少年连遭跨国绑架

通钢事件调查

民警高作喜“奇遇”记

序言

一个写作时代的到来

2011年,甘肃正宁发生校车货车相撞事故。那年11月21日,我们报道的导语这样写:11月16日清晨,笔直的“郑周公路”在薄雾中向远方延伸。杨海军握着方向盘,把金杯牌9座校车开得飞快,拆掉坐椅的车厢里,62名孩子贴在一起。当看见路边的下沟砖厂时,他决定,逆向行驶,他要寻找路边等待走上校车的孩子。就在杨海军逆行的同时,校车里播放的儿童音乐正在王春娟身边环绕,这位坐在副驾驶上的幼儿园老师不知道,薄雾的另一端,厄运已悄然驶来。

而其他媒体同一天见报的深度报道则这样开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了一起不幸的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一辆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接送校车迎面相撞,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其中19名死者是幼儿。

后者是典型的硬导语,作为一则深度报道的开头,它已被这个时代摒弃。中规中矩,依次排列,但这些信息,于5天前,即事发当日,已在微博上广为流布。当下的“阅读”信仰是:你不吸引我,我为什么要花10分钟读剩下的5000字,不如刷500条微博。

碎片化、低技术含量的信息发布在新媒体上,如洪流般汹涌。但人类不会只满足于此。

2003年,《克里夫兰实话报》女记者康妮舒尔茨,用系列文章描写了一名被冤枉的强奸犯,无端获刑13年。该组文章打动了真正的强奸犯,投案自首。康妮获得当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提名。这类文章无论在什么媒体什么年代,都是人们必需的精神食粮。

特稿,最具有文学气质的新闻报道,亦被称为非虚构写作。它严守客观性,但会着重描写故事气氛、人物性格,精心安排情节发展。它要求记者有报道的态度和写作的技能。

如今,该是记者进入写作的年代了,而不是仅仅只会报道。

西方,许多作家曾是记者,海明威在巴黎做过记者,杰克·伦敦曾为美国报馆写作,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也曾客串过一次记者。

美国的特稿写作发端较早,始于19世纪,直至1979年,普利策奖委员会增设特稿写作奖后,这类新闻写作才被严肃报刊接受。美国有专门的学校传授记者写作技能,为记者编写的英文写作指南《风格的要素》也是畅销的工具书。

而中国的特稿写作,从某种意义上,可追溯到1995年,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的创办曾让人惊艳。随后是南方周末的特稿。但因中国特殊的舆论环境,近20年里,特稿选手转型的转型,流散的流散。陈旧、简陋的消息体依旧是报业的主流文体。

但是,一切正在发生改变,尽管变速缓,却依然在变。新媒体的竞争,读者的换代,让僵硬文体丧失竞争力,对阅读体验的要求在不断升级。

新京报创刊后,一直摸索如何做深度报道,如何写特稿。10年,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已搭上了一点脉。

本书中挑选的特稿报道曾被广泛关注,也体现了适度的影响力:其中有官员被报道后锒铛入狱,有良民在报道后逃出生天,一些违法拆迁叫停,一些“神医”光环黯淡。

这些稿件大都涉及到人——小人物在大时代下不寻常的命运。这也是特稿体裁的显著特征:展现命运。

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文门彻谈到特稿时说,“事件具有人的维度,才值得传播。”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在新闻中要见到人。

但这只是事件到人的维度。好的特稿还需要有“人到事件”、“人到社会”的维度。即从人物身上能揭示出我们社会的某种存在。那才是一篇有深刻内涵的特稿。比如:贫病夫妻相缚投江,在农村医疗的困境中,一对夫妻投江自尽。

这些特稿报道未必能给出一个精准的特稿定义,但不乏一些隽永佳作。也算是给那些有志于写作的记者,抛砖引玉。

做严肃媒体的,都是无可救药的梦想者。他们坚信,没有现实,会比梦想更长。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包袱里,裹藏着久违的希望。凭借这种希望,才能在崎岖坎坷、苦痛悲哀中,触摸到打动人的力量。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内核,特稿才会闪现出文本关。

当然,对深度写作来说,除了特稿性报道,还有调查性报道,而后者尤其需要严密的逻辑链、缜密的证据链、扎实冷峻的文本,同时不能失去可读性。要做出优秀的调查报道,记者往往要付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代价。有时候甚至会冒着生命危险。这个时候,就特别考验记者的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好在,这两点,在新京报调查记者的身上,从来都不缺。

所以,在本书中,除了精选新京报十年来的特稿报道,还精选了部分调查报道,透过这些调查报道,你自可以看到让你震惊的真相,以及你完全想不到的种种黑幕。而之所以要做这些调查报道,目的无它,只是要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份美好,少一份罪恶。

新京报,等待每一个加入写作年代的记者的到来。

新京报,等待每一个有责任感、有正义感的记者的到来。

闾宏(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

2013年10月

内容推荐

曹保印主编的这本《探底(调查特稿卷上)》中挑选的特稿报道曾被广泛关注,也体现了适度的影响力:其中有官员被报道后锒铛入狱,有良民在报道后逃出生天,一些违法拆迁叫停,一些“神医”光环黯淡。这些稿件大都涉及到人——小人物在大时代下不寻常的命运。这也是特稿体裁的显著特征:展现命运。在《探底(调查特稿卷上)》中,除了精选新京报十年来的特稿报道,还精选了部分调查报道,透过这些调查报道,你自可以看到让你震惊的真相,以及你完全想不到的种种黑幕。而之所以要做这些调查报道,目的无它,只是要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份美好,少一份罪恶。

编辑推荐

曹保印主编的这本《探底(调查特稿卷上)》阐述了新京报人致力于用笔书写当下大案要案的进程,关键是能透过文字的迷雾来看清事物的本质现象,呈现出新闻人的价值:心中有理想,眼里有江湖。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有胸怀,有情怀。每篇文章都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启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探底(调查特稿卷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保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700289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2013239225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