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青子衿/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张晓枫著的《青青子衿/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全书共分为三十一章,内容包括:崞县苏乡村张老秀才家、不要让我把你找不见、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汉太史司马迁祠、走出你们的法规、恋人难免沦落成朋友、我爱过你一个钟头、屋漏偏逢连阴雨、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等。

内容推荐

张晓枫著的《青青子衿/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对崞县苏乡村张老秀才家三代小读书人历经磨难但痴心不改的坎坷际遇的描述,力图呼唤一种一袭青衫,两肩道义的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担当和责任。《青青子衿/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题材严肃,立意高远,情节真挚感人,文字优美伤感,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1.崞县苏乡村张老秀才家/001

 2.崞县中学/005

第二章

 3.少年“维特”之烦恼/008

 4.不要让我把你找不见/014

 5.中了,我中了/018

第三章

 6.第一次远行/022

 7.我的大学/025

 8.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027

第四章

 9.《父亲》/031

 10.风气/035

第五章

 11.文竹(上)/039

 12.文竹(下)/044

 13.让我沉下去吧/047

第六章

 14.天凉好个秋/051

第七章

 15.白草口乡中学/056

 16.走出你们的法规/060

第八章

 17.乡村教师/067

 18.那时的圣殿/071

第九章

 19.过年/077

 20.三春过后/079

第十章

 21.说一说我的曾祖父/085

第十一章

 22.村戏/090

 23.《氓》·春桃(上)/093

 24.《氓》·春桃(下)/098

第十二章

 25.六月十三庙会/105

 26.父亲的新宅/108

 27远嫁/110

第十三章

 28.赫尔曼·黑塞/115

 29.农舍·山口/118

 30.长城/119

第十四章

 31.把学校捅了个大窟窿/124

 32.告别/126

第十五章

 33.再见,定居和有产业的人们/129

第十六章

 34.大哥的故事(上)/136

 35.广场·小旅馆/140

 36.流浪前夜/147

第十七章

 37.北京,天安/1广场/152

 38.汉太史司马迁祠/157

第十八章

 39.恋人难免沦落成朋友/160

 40.同窗好友李慕白/163

第十九章

 41.我爱过你一个钟头/166

第二十章

 42.大哥的故事(下)/176

 43.记者·便衣警察/179

第二十一章

 44.屋漏偏逢连阴雨/187

 45.父亲的日记/192

第二十二章

 46.国之殇(上)/202

 47.国之殇(下)/206

第二十三章

 48.唐诗的田园,213

 49.清明时节/218

 50.等待/222

第二十四章

 51.可·怕的寓言,225

 52.天无绝人之路/229

第二十五章

 53.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237

 54.编辑部的故事·韩小莼(上)/241

 55.编辑部的故事·韩小莼(下)/246

 56.<淡水河边的烟火>/251

第二十六章

 57.衣锦还乡/254

 58.相亲/257

 59.此一时彼一时/260

 60.婚姻大事/264

第二十七章

 61.张黎雨的幸福生活/270

 62.早夭的诗云/277

第二十八章

 63.两封旧信/281

 64.一段日记/283

第二十九章

 65.安魂曲/289

 66.贤哉,回也/292

第三十章

 67.母亲忍心卖掉了父亲的房子/296

 68.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300

第三十一童

 69.新警察与赞美诗/306

 尾声

 70.青青子衿/311

试读章节

我的故乡苏乡村位于崞镇西北六华里处。而崞镇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东西群山绵延,中间地势开阔,几条河流纵横交错,它在山西省也算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地方。镇其实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小镇,早在隋大业二年(606年),就开始设县。镇的南部有一座奇怪的山,山的名字叫崞山,因此县便有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崞县。元代,崞县改为崞州.明初又改为崞县,此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县治一直设在我们崞镇,县便一直叫崞县。更为奇特的是,一辈一辈的老人们传说.那一年,有一个在五台山南山寺得道的高僧云游到我们老崞县,曾经指着流经我们县境的两条河流——滹沱河与桃花河,泄露天机说.那两条河一条是文脉,一条是武脉,崞县注定要出“一升芝麻的文人”,“一斗绿豆的武将”。说来奇怪,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历朝历代.我们老崞县确实也出了不少彪炳史册的文人和武官。远的不说,就说我朝开国以来,我们崞县就出了二十几个共和国将军,而每到省里开文代会的时候,我们一个县的会员代表甚至超过许多地市级的大区。可惜,1959年初,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网,好好一个千年老县城便生生被搬到了云中镇.县也被改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云中县。

但是,直到如今,镇里不服气的老辈人依然把自己称作老崞县人。而且,或许因为我们镇出过一个在商务印书馆上班的文化人,因此,在所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阋典上,“崞”字便只有唯一的一个词义:旧县名.在今山西省北中部。

这也算是对我们崞镇往昔那段辉煌历史的一种怀念和纪念吧。

位于崞镇三华里的我的故乡苏乡村,全村有一条主街道,八条鱼刺般的小街道,两口饮水井,三百余亩好地、六百余亩半坡地,以及三百八十余口人。因为近百十年来,出了以我曾祖父、叔祖父、堂伯父、父亲以及子侄辈等为代表的三辈子几十个小读书人,而被美其名日文化村。其实我们村的村名——苏乡村,根据我考证从道光朝开始就一直叫书香村.后来,“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的时候,被强制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根据叔祖父在“文革”中冒险保存下来的族谱记载,我们苏乡村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立村。在此后近五百余年的历史里,村里老张家一直踏踏实实以务农为生。但是.那一年镇里一户贫寒人家的子弟考中举人,县太爷扯旗放炮亲自去拜访的场景,却激发了正好去赶集碰上的我的高祖父的无限梦想。

那一年.我异想天开的高祖父一咬牙,卖了村南的三亩好地,到崞县城为他的儿子请来一个先生.并把家里最好的房子腾出来给先生住。当时.不仅是我们老张家的人觉得他有些异想天开,就连在我们村里靠卖胡麻油为生的外来户李家人也觉得有些可笑。确实,一个世世代代把大写“一”字当扁担念的庄户人家忽然想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到底有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然而.或许是我的高祖父的勇气感动了远在山东曲阜的文昌帝君,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我曾祖父终于顺利通过了一系列县试、州试、府试,以一篇“我所思兮在雁门”起笔的《雁门赋》名扬代州。据说,那天傍晚,手捧“贵府少爷张仁信第二名中试,谨此致贺”的大红帖子的报子在我们苏乡村的当街连放三声铁炮,把一村人惊得半死,甚至还惊跑了老李家正在碾胡麻的一匹骡子。但当时,村里人只是觉得新奇,并没有太把这件事当做一回事儿。

直到第二年开春,我们苏乡村和邻村亢家村再次分水浇地的时候。

我们山西自古就是一个缺水的地方。那时候,我们苏乡村像我们省许多类似的村庄一样,每年开春的时候,为了分水浇地,总要和临近的几个村大打出手,有时还会闹出人命。那一年,两村又在桃花河的分水渠旁展开了械斗,最后官司又打到了崞县衙门。两村的领头人一方是我的志在必得的高祖父和他英姿勃发的秀才儿子.另一方是腰缠万贯的邻村亢老财主。衙门击鼓,大堂对质,不管谁家有理,一上大堂,亢家村人便矮了半截。因为我们苏乡村的代言人是新中的秀才公.虽然他算不得什么显赫人物,但大小也是一个有功名的人,蓝衫一穿,上堂见老爷町以立而不跪,而亢老财是平头百姓.虽然腰缠万贯也得跪听审理。再说,堂上坐着的老爷,好歹也是秀才公县学里的恩师,审理的又不是什么杀人越货的大案,因此老爷略听事情起因,便大笔一挥,判亢家村人败诉。

老百姓是最讲求实用的,这场意想不到的胜利,让我们苏乡村不论是老张家还是老李家第一次惊讶地发现读书原来有如此实实存在的好处。P3-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青子衿/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晓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32571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5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2013236778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