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花编著的《中华传统礼仪汇丛》选择中华传统礼仪中最重要和最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分为10章42节,包括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人生礼仪、家庭礼仪、日常生活礼仪、甘肃少数民族礼仪等。各章节在结构上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借此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华礼仪的体系和精髓,让今天的读者掌握中国礼仪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礼仪文化辉煌的历史,从而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图书 | 中华传统礼仪汇丛/甘肃文化艺术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高莉花编著的《中华传统礼仪汇丛》选择中华传统礼仪中最重要和最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分为10章42节,包括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人生礼仪、家庭礼仪、日常生活礼仪、甘肃少数民族礼仪等。各章节在结构上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借此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华礼仪的体系和精髓,让今天的读者掌握中国礼仪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礼仪文化辉煌的历史,从而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目录 第一章 礼仪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 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 第二节 礼仪的历史沿革(上) 第三节 礼仪的历史沿革(下) 第二章 吉礼 第一节 帝王祭祀天神 第二节 人类祭祀地神 第三节 祖先宗庙之祭祀 第四节 先代帝王先师圣贤之祭祀 第五节 民众祭祀诸神 第六节 驱鬼除魔仪式 第三章 嘉礼 第一节 饮食礼仪 第二节 皇家冠婚礼仪 第三节 宫廷礼仪 第四章 凶礼 第一节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第二节 慎终追远的丧葬仪式 第三节 亲疏分明的五服制度 第五章 宾礼 第一节 “以宾礼亲邦国” 第二节 朝贡礼·相见礼 第六章 军礼 第一节 古代军礼的起源与演变 第二节 军礼的仪制及其演变 第七章 人生礼仪 第一节 诞生及成长礼仪 第二节 童蒙礼 第三节 成年礼仪 第四节 婚姻礼仪 第五节 寿礼 第六节 丧葬礼仪的形态 第七节 丧葬礼仪的程式 第八节 形势独特的丧葬礼仪 第八章 家庭礼仪 第一节 祖孙之礼 第二节 父子之礼 第三节 夫妻之礼 第四节 兄弟之礼 第五节 婆媳之礼 第六节 闺媛之礼 第七节 家庭交往礼仪 第八节 亲属称呼礼仪 第九节 家庭礼仪的变迁 第九章 日常生活礼仪 第十章 甘肃少数民族礼仪概观 第一节 甘肃境内藏族礼仪 第二节 甘肃境内蒙古族礼仪 第三节 裕固族礼仪 第四节 保安族礼仪 第五节 东乡族礼仪 第六节 甘肃境内哈萨克族礼仪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传统礼仪汇丛/甘肃文化艺术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莉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0047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57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64 |
CIP核字 | 2013214959 |
中图分类号 | K892.26 |
丛书名 | |
印张 | 3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