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远远的远(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远远的远》——叶蓓创作的文本,包括法国、德国、希腊、泰国、日本、西班牙、美国等各具特色地点的旅行故事。

12位文艺人士集体捕捉视觉叶蓓,高晓松真诚作序推荐!

随书附赠叶蓓毕业音乐会CD,全部图片亦是叶蓓作品,视角真实生动,有如“蓓式”旋律般自然脱俗。

内容推荐

本书以“异乡”“不可续杯”“伴”“有音乐”等为名,将亲情、爱情、友谊、艺术等浓浓的感受轻松展现。随书附赠叶蓓毕业音乐会CD,全部图片亦是叶蓓作品,视角真实生动,有如“蓓式”旋律般自然脱俗。

有趣的是,叶蓓在本书中阅尽一路风景的乐趣,还引起众多知名文艺界人士的玩兴,田原、曹方、王啸坤、老狼、王晓峰、龙宽、高原等等纷纷捕捉各自镜头中的叶蓓。另外,恩师加好友高晓松不但从大洋彼岸送来书名“远远的远”,还真诚作序,以寄期望。

目录

异乡

 暖色德意志

 漫步巴黎

不可续杯

 爱琴海正好绽放

 恋恋甲米岛

 东京之约

 狮城诱惑

 出走巴厘岛

有音乐

 协奏美利坚

 纽约,纽约

 西班牙黑白键

 你好,意大利

后记

试读章节

暖色德意志

我们小时候

我姐在她二十八岁那年,一个人拉着几个箱子头也不回地去了德国。事实上这事儿是当年我妈本想推荐我去的,因为那会儿我的年龄比我姐更合适。去一个城市意味着所有的事都要重新开始,需要兴趣、信心、勇气和胆量。我不但提不起半点兴趣,显然更没有想要换到一个没有半点语言基础更谈不上了解的德国。反之,我认为待在北京倒挺喜欢的,这儿到处都是我的朋友,吃香的喝辣的。是个说话有人捧、唱歌有人听、滋润的好地方……这算盘连算都没算就自动放弃了。我姐,蠢蠢欲动。

我姐从小学习弹钢琴,钢琴弹得那是相当的不错,但就是没胆量上台表演,所以嘛,出国前是个老师。小的时候她很顽皮,我妈说带她很不容易,更别说亲自教她钢琴了,所以很小就被送到那时候在上海住的姑姑家。姑姑和姑父那时候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在我眼中我姑姑出了名的厉害,是典型的在上海的女人,不知有个说法对不对——上海的男人怕老婆。Whatever,但无论对错与否,总而言之,姑父很怕她,吵起架来姑姑肯定不示弱。我姐是个典型的射手座,火相星座,“暴君一个!”她经常因为犯倔不肯认错而挨姑姑的打。有一次,姑姑来信向我爸告状,说我姐不听话老气她,气急败坏地到拿教鞭打我姐都不肯认错。我妈看了信不由分说,急急地到上海把我姐接回了北京。

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架旧钢琴,是1879年出厂的老纽约琴,算来有上百年历史了,是“文革”时期我妈从后海附近修道院的修女那儿买来的。黑色立式的,琴身很沉很沉,放谱子的琴架还是被精细雕过花的,触键时手感很好,钢琴的键盘是奶白色象牙做的,落日的余晖照进我们家小小的屋子,很温暖,很知足。

小时候,特盼望长大,当然成长的过程中最嫉妒的就是我姐。理由就是因为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我老也穿不上什么新衣服,永远都是穿我姐穿剩的,她大我五岁,衣服不是特大就是特旧,反正我穿上看着不咋地。不仅在穿衣上我忍辱负重,她背着我妈还老挑衅我:“有本事你长得比我高或有一天你能打得过我啊,那时候我就让给你穿新衣服!”在我内心那时候就默默发誓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有朝一日,我一定要长过她,哼!”直到今天我欣慰极了,目测看上去绝对比我姐至少高了半个头。

看我姐练琴我很眼馋,那时我才五岁,太小了,我妈没教我。我姐每次练琴,我就嫉妒。家里的一架钢琴,无法正常分配。从我姐手指头里弹出来的音乐都挺好听的,那个时候我的小宇宙里面就经常胡乱地想:“声音的好听为什么不仅用指头弹,而且还得配合脚踩踏板。”于是,我边生气边踩那时家里拿外汇券买的缝纫机发泄,咯咯蹬蹬很闹腾,一边随律动动脚还一边点头,样子还挺协调。后来日子长了,我妈给我们姐俩分配了一人一小时的练琴时间,自此之后那个六层高的红砖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钢琴的声音。我们两个人的四手联弹出了不少成绩,每逢学校大活动,便引来同学们的嫉妒和羡慕。

她在德国的日子

她去的时候是冬天,是申请德国秋季入学的时间,攻读钢琴方向硕士学位。在机场,家人依依不舍,眼泪在眼眶打转转。离别的感觉有时候最让人受不了!

临行前,我送给我姐我的唱片。在CD的封套里面密密麻麻写了好多话,与其这样说,不如说是封信。信的内容主要是说“我会多么多么想她”,“假如遇到情况应该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坚持的一个原则:“遇到问题只要舍得花钱,绝对可以避免吃苦”。说白了吧,得想得开。

我姐过渡的时候租的是半地下室住,听着是够惨的。两个月后,从那个潮湿阴冷的小房子搬出。新换的城市距离法兰克福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叫美茵茨(Mainz),依绕在莱茵河边,虽然不是很方便,但脱离了法兰克福的拥挤嘈杂,她更喜欢,这儿安静生动漂亮,是个很适合居住的小镇。

我来啦

亲情就是这样,让我好想去看她在那儿的生活,我迫不及待地在她刚去不到半年的时候飞去了。拖着我爸在红桥买的两个大箱子,装满了所有她要的!

飞机在法兰克福上空缓缓降落,低头向下看,一片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房子。

P13-15

序言

偶然中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旅行。

一个安静却又不太安分的我得到了些些满足。

我揣摩着适合自己的方式……

慢慢地和另一个我,淡淡分享着,交往着。

视线中的景幻与某小块儿的神经触动,

斑斓地交织着远远的黑白。微妙的反应。

像钢琴的琴键上,指尖轻轻地触,白键带着黑键。

它们相伴。

风在脸上不经意地行走,这也是我的世界。

拥抱着,温暖的,我的生活。

简单丰富。

偶然中,我爱上了旅行。

后记

生活是简单的,朴素的,真实的,生动的。

我又是时时敏感的,不确定的,和需要浪漫的。

不知该说些什么,终于完成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拿在手上,有点不敢相信,回想起这前前后后,感觉突然怪怪的?!我努力尝试着寻找答案。

但,却实现了。(微笑)

喜欢唱歌,喜欢弹钢琴;喜欢出去玩,喜欢摄影;喜欢焦糖咖啡的味道,心里被它软软的神秘的口味所牵引着;喜欢闻热热的华夫托着冰淇凌的味道,甜甜的,甚至乐意并首肯“可以住在”这个环境里。满是童话的,幻想的,天真的空间。这些统统被划入能符合我理想生活要求的方式。

生活特美,有的时候一个人出去玩,能嗅到很多隔离现实生活人群之外的一个比较自我、比较独立,比较一个人的空间。这本书也写了差不多一两年了吧?书中的那些文字,都是当时拿着小本本记下或依靠当时我的单反拍下的照片而回忆写成的。书中的图片里面有夕阳。好多夕阳、好多日出。我喜欢归零,也喜欢希望。真好有你跟我一起分享,一起阅读同属一类人却不同的生活。

书是个好东西。能抒发,能记录,能分享。

书里面还夹了一张CD,是我自己在家里录的,所以你听了那些除了随意唱和弹的音乐之外,还有一些初秋窗外的噪声。在这些声音里面,没有任何修饰,一切都是真实的。我称它为“家庭作业”。在这个“空间”里面我是随性的、自我的。

我特别享受创作时的那种感觉——自由。却惊慌而又不确定你的感受。

最后,谢谢你选择了这本书。祝心情愉快。

叶蓓

北京东棉花胡同某咖啡馆

2009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远远的远(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811194
开本 32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1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