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考察印象派绘画与巴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联,集中缕析了印象派艺术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即多被描绘为出入时装店、剧场、歌剧院、咖啡厅、超市中的消费者、生产者及销售者。这一观察改变了既往我们对印象派绘画中女性形象的认识,即女性经历了从遭遇现代性的排斥到融入公共空间,从男性目光的专享到进入公众视线的这一过程。作者露丝·E.爱斯金力图指出印象派绘画热衷于描绘女性扮演的主动角色,其角色已不仅仅是被动的展示者。进而作者还探寻了巴黎女性、法国时装与民族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图书 | 印象派绘画中的时尚女性与巴黎消费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考察印象派绘画与巴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联,集中缕析了印象派艺术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即多被描绘为出入时装店、剧场、歌剧院、咖啡厅、超市中的消费者、生产者及销售者。这一观察改变了既往我们对印象派绘画中女性形象的认识,即女性经历了从遭遇现代性的排斥到融入公共空间,从男性目光的专享到进入公众视线的这一过程。作者露丝·E.爱斯金力图指出印象派绘画热衷于描绘女性扮演的主动角色,其角色已不仅仅是被动的展示者。进而作者还探寻了巴黎女性、法国时装与民族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内容推荐 本雅明的“巴黎拱廊街计划”,以独特方式观察了19世纪巴黎城市的景观变迁,以意象的方式寓意了资本主义的盛衰史;后印象派画家凡高,他执著艺术、渴望生活,感动了亿万读者。那么此书,则以独特视角、综合的研究方法开启了对19世纪印象派绘画中时尚女性形象和巴黎消费文化等趣味性内容的探索与描绘…… 从某种意义上说,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印象派绘画,既延续了传统艺术的风格,又开启了现代艺术视觉经验的先声。此书通过消费文化这面“透镜”审视了记载于册的印象派画作的各类主题,通过对这些主题的阐释,分析了消费文化、前卫艺术实践以及印象派画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相互影响。作者以敏锐的学术眼光与宏观的知识视野,使本书融学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在今日都市生活日益精致趋优的背景下,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印象派绘画带着巴黎永不褪色的时尚气息,再次激起读者共鸣。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引论:印象派、消费文化与现代女性 . 第二章 推销、诱惑与吸引:马奈的《福利一贝热尔酒吧问》 第三章 德加炫目的帽店与手工艺工作室:消费者、女帽设计师与女店员,1882-约1910年 第四章 不经意的颠覆:19世纪70年代城市景观中的巴黎消费文化 第五章 自然与市场:左拉、毕沙罗与卡耶博特 第六章 时尚巴黎女郎:法同时尚与女性气质的民族品牌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印象派绘画中的时尚女性与巴黎消费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露丝·E.爱斯金 |
译者 | 孟春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4293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09.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9-385 |
版权提供者 | Cambridge,Cambridge,United Kingdom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