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历史从中世纪黑暗到近代文明的转折。中国从16世纪开始,经明代嘉靖、万历朝的勃兴,伴随着社会资本主义的萌芽,同样开始了这一历史的进程。但随着明朝的衰落,清朝的兴起,统治者一方面实行文化钳制政策,焚书禁书,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又汲取前朝败亡的教训,重开八股,提倡尊孔读经,复兴理学,16世纪以来的文化启蒙终于在这一内外夹击中淹没。本书力图重构这一历史的辉煌,务使这长达300年的冤案得以昭雪,走出清代以来深陷的文化误区。
图书 | 失落的文艺复兴--中国近代文明的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历史从中世纪黑暗到近代文明的转折。中国从16世纪开始,经明代嘉靖、万历朝的勃兴,伴随着社会资本主义的萌芽,同样开始了这一历史的进程。但随着明朝的衰落,清朝的兴起,统治者一方面实行文化钳制政策,焚书禁书,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又汲取前朝败亡的教训,重开八股,提倡尊孔读经,复兴理学,16世纪以来的文化启蒙终于在这一内外夹击中淹没。本书力图重构这一历史的辉煌,务使这长达300年的冤案得以昭雪,走出清代以来深陷的文化误区。 内容推荐 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历史从中世纪黑暗到近代文明的转折。中国16世纪的明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同样开始了这一历史的进程。它表现在由人文启蒙思潮带动下的诗歌、小说、戏曲、绘画等领域。一方面,历经数十年明清易代之际的战争破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文化钳制政策,在焚书禁书,大兴文字狱的同时,又汲取了明朝败亡的教训,重开八股科举,提倡尊孔读经,重树理学的权威;另一方面,汉族内部深感亡国之痛的知识分子在总结兴亡时,激烈批判明代启蒙思潮的空谈误国,对以李贽为代表的人文启蒙运动大张挞伐。理学复兴,16世纪以来的文化启蒙终于在这一内外夹击中淹没。本书力图重构这一历史的辉煌,务使这一长达300年的冤案得以昭雪,走出清代以来深陷的文化误区,开展我国自身的这段“文艺复兴”史的研究。 目录 自序 绪言 第一章 一段失落的文明 一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走向 二 中国人提到过的自身民族的“文艺复兴” 三 文明的失落与确认 第二章 时移世变的16世纪 一 自由手工业在竞争中发展 二 资本主义萌芽中的商业 三 旧生活的解体——明朝人自己的感受 第三章 土生土长的人文主义 一 泰州学派首倡乱道 二 早期启蒙的旗手——李贽 三 人的觉醒 四 一群时代的弄潮儿 第四章 唯物论思想和明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 唯物论的启蒙哲学 二 明代中叶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成就 第五章 个性主义的文学思潮 一 明代的复古思想与唐宋派的古文革新 二 横扫复古阴霾的诗文批评 三 公安派诗人的“独抒性灵” 四 个性主义的延续 五 古文的异变——晚明抒情小品 第六章 16世纪文化观照下的通俗小说 一 长篇创作在读书人群体的参与下呼啸而起 二 短篇小说“拟话本”应运而生 第七章 《西游记》的巨人精神 一 唐僧西行,故事东渐 二 吴承恩对西游故事的改造 三 孙悟空——16世纪中国的巨人 第八章 《金瓶梅》——演绎商人的小说 一 《金瓶梅》里的一个新兴商人 二 商人的生意经 三 封建社会没落中的价值取向 第九章 “三言”、“二拍”的反禁欲主义 一 世纪交替的时代催生了“三言”、“二拍” 二 商人——时代的新角 三 寺庙、尼庵里发生的故事 第十章 “三言”、“二拍”里写的近代爱 一 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喜剧 二 启蒙观照下的审美 第十一章 徐渭戏曲反道学的民主精神 一 明代曲坛的一位怪才 二 欲令拔舌的讽世喜剧 第十二章 唯情主义的浪漫思潮 上篇: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一 浪漫思潮的滥觞 二 汤显祖《牡丹亭》中“主情”的近代审美 三 笔底翻新意——“临川四梦”的另外三部梦作 第十三章 唯情主义的浪漫思潮 下篇:才子佳人小说 一 才子佳人小说的兴起 二 浪漫的审美 三 以“情”为婚姻原则的近代主题 第十四章 文人画在与院画统治的斗争中主盟画坛 一 明代院画的衰落 二 董其昌的“文人画”论 三 析“南北宗”论 四 文人画在明中叶至有清一代的表现 第十五章 明清文人画的审美 一 明清文人画的离合分殊 二 从“绘画六法”到“我行我法”的自觉 三 明清文人画的历史定位 馀论 著者有关论著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失落的文艺复兴--中国近代文明的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卢兴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109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2 |
出版时间 | 2010-02-01 |
首版时间 | 2010-02-01 |
印刷时间 | 2010-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48.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