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评述的,是20世纪50—90年代中国新诗的状况。书中包括了:60年代诗风和“政治抒情诗”、“文革”时期的诗歌、诗歌“复兴”的想象、“中国新诗”派和“七月诗派”的隐失、50年代的青年诗人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中国当代新诗史/洪子诚学术作品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所评述的,是20世纪50—90年代中国新诗的状况。书中包括了:60年代诗风和“政治抒情诗”、“文革”时期的诗歌、诗歌“复兴”的想象、“中国新诗”派和“七月诗派”的隐失、50年代的青年诗人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自序 引言 上卷 中国大陆当代新诗 第一章 新诗道路的转折 一 40年代后期的诗界 二 当代新诗道路的选择 三 “经典”的选定和确立 第二章 过程及时期特征 一 诗人的类型分析 二 新诗的“当代形态” 三 发表方式和诗歌刊物 四 各个阶段的概况 第三章 走进“当代”的诗人 一 “老诗人”的艺术处境 二 “中国新诗”派和“七月诗派”的隐失 三 艾青和田间的“危机” 四 走进“当代”的解放区诗人(1) 五 走进“当代”的解放区诗人(2) 第四章 50年代的青年诗人 一 生活道路和文化背景 二 主要诗人的写作 三 西南边疆“诗群” 四 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 第五章 新民歌运动与新诗道路的讨论 一 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 二 民间歌手和工农诗人 三 民间诗歌的搜集和整理 四 诗歌发展道路的讨论 五 新诗形式和现代格律诗问题 第六章 60年代诗风和“政治抒情诗” 一 “政治抒情诗”的特征 二 郭小川等的创作 三 60年代前期的诗风 第七章 “文革”时期的诗歌 一 诗界的“分裂” 二 公开的诗界 三 “地下”的诗歌写作 四 天安门诗歌运动 第八章 80年代的诗歌状况 一 诗歌“复兴”的想象 二 80年代的诗人“群体” 三 诗界状况与诗歌运动 四 景后的政治诗热潮 五 新诗历史的“重叙” 六 诗的发表、阅读方式 第九章 “复出”的诗人 一 一种诗歌现象 二 晚年的艾青 三 “青春历劫,壮岁归来”的一群 四 昌耀、蔡其矫等的诗 五 “西部诗歌”和“新边塞诗” 六 “迟到”的写作者 七 其他诗人的写作 第十章确认已凋谢的流派 一 流派的重新确认 二 牛汉等的诗 三 穆旦、郑敏的当代诗歌 第十一章 朦胧诗与朦胧诗运动 一 《今天》与朦胧诗 二 朦胧诗论争 三 “地下诗歌”的发掘与食指 四 “白洋淀诗群”与多多的诗 五 北岛等的诗 第十二章 80年代中后期的诗 一 朦胧诗退潮之后 二 “第三代”或“新生代” 三 “非非”和“莽汉” 四 “他们”和南京的诗人 五 “海上”与上海诗人 六 海子与“诗』、之死” 七 女诗人和“女性诗歌” 第十三章 90年代的诗 一 “90年代诗歌”的概念 二 诗歌民刊与“活跃诗人” 三 《倾向》与《南方诗志》 四 《反对》与《象罔》 五 《北回归线》与《阵地》 六 实验者与《发现》 七 “游离”与“偏移” 八 “民间”的集合与诗歌论争 下卷 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当代新诗 第十四章 当代台湾新诗的背景和进程 一 背景 二 进程和特点 第十五章 现代主义诗潮及诗人 一 现代主义诗潮的发展及其论争 二 “现代派”诗人群 三 “蓝星”诗人群 四 “创世纪”诗人群 第十六章 现实主义诗潮的勃兴和诗歌艺术的多元并立 一 现实主义诗潮的勃兴 二 笠诗社诗人群 三 70年代的青年诗人 第十七章 80年代后期以来的台湾诗坛 一 诗对政治的每与:“政治诗” 二 都市的外观与内观:都市诗 三 女诗人的活跃和女性主义诗歌 四 原住民诗人的抗争之声 第十八章 香港当代新诗的发展背景 一 历史情况 二 文化环境 第十九章 50-70年代前期的香港诗歌 一 诗坛的沉寂和重组 二 写实与浪漫传统的延续——力匡、何达、舒巷城的诗 三 马朗和香港早期的现代诗人 四 参与台湾现代诗运动的香港诗人——蔡炎培、戴天、温健骝的诗 第二十章 70年代后期以来的香港诗歌 一 香港诗歌发展的新态势 二 现代意识与本土关怀——香港本土诗人的创作 三 人生忧乐的现实关注——南来诗人的诗歌创作 四 余光中、原甸等在香港的诗作 五 90年代的青年诗人 第二十一章 澳门当代新诗 一 背景和历程 二 诗人 三 “离岸”和“土生” 初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当代新诗史/洪子诚学术作品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洪子诚//刘登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694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7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3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56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