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间本该无恨/青少年文学读本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所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共十五篇,主要包括《鹦鹉与猫》、《保姆的事》、《深山有晴天》、《生活赋予小说生命》、《后院儿姥姥》、《灯下病房》、《屋檐内外》、《女人之梦》、《世间本该无恨》、《似醉非醉》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所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共十五篇,约十六万字。作品主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欲望与社会的关系。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传统观、道德观、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当代所谓“高素质人群”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在名利诱惑面前于学术界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思想性和文学性相结合,在语言表达方面注重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作者站在中产阶级的立场上,以真善美为思想基础,反映了当今社会中来自不同层面人群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目录

获得纯洁和善良的灵魂(序)

鹦鹉与猫

赤裸裸

保姆的事

深山有晴天

突然感觉到的是一种心情

生活赋予小说生命

后院儿姥姥

平安夜

灯下病房

屋檐内外

初临莫斯科餐厅

从热闹的夏天到落寞的夏天

女人之梦

似醉非醉

世间本该无恨

安然与淡然

试读章节

鹦鹉与猫

这家的女主人在鸟市场上买回了一对儿虎皮鹦鹉,挂在阳台上和她作伴。这是她曾经的一个梦——轻而易举就实现了。

每天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这对儿鹦鹉就不失时机地放声歌唱:“叽喳叽喳,啾啾啾……”女主人也赶忙不失时机地下床。牙不刷,脸不洗就急忙忙地跑到阳台上给它们添谷子、喂水、清理粪便。

为了饲养这对儿鹦鹉,也不知她从哪儿淘换来一本《笼养鸟技术手册》。翻开首页,就见上面写着:“鸟,在文明人的眼里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在野蛮人的心中它们是盘中的美味……摆脱了饥寒困苦的中国人,也越来越懂得爱鸟的意义了……”这话正合她的心意,她认为这话就像说给她听的,或者说,这几句话说的就是她。她不就是“摆脱了饥寒困苦的文明的中国人吗”?她得意着自己买鸟养鸟爱鸟的行为。闲暇之时便不离鹦鹉左右,观赏它们,侍奉它们。按照书上的要求喂给它们新鲜的青菜、水果,及时在饲料里添加谷子、小米、蛋壳、白苏、牡蛎粉和熟石灰。为的是给它们增加钙质和营养,使它们快快生蛋,早得贵子。天热时女主人会及时地把它们挪到阴凉的地方,天冷时又将它们移到暖气旁边,不厌其烦地就像护理一对儿小婴儿似的精心。她听人说,虎皮鹦鹉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长尾爱情鸟。她为自己能够拥有这么一对儿富有诗意的鸟更加得意。

当鸟儿叽里咕噜对话、接吻的时候,她便比它们更加柔情蜜意地呼唤它们:“啊,我的心肝宝贝,我的甜丝丝,我的小天使……”午后橘红色的阳光恰到好处地斜射在她的笑脸上,这使她脸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显得格外温存。

就因为她拥有着这一对儿鹦鹉,便觉得自己高尚了许多。她在为美化环境作贡献,为鸟类的生育繁殖作贡献;也为自己有了类似富贵闲人们才拥有的那份闲情逸致兴奋着,甚至骄傲着。尽管这种鸟并不怎么珍贵,随处可见。

“可是这是什么鸟哇,爱情鸟!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鸟呀。它们懂爱情,会窃窃私语,会接吻,还会给它的那位异性伙伴儿梳理羽毛呢!你们不养鸟,你们怎么能懂它们呢!有一本书上说,‘卡卡……哦咿……非非……’就是鸟的语言,它们是在问‘麦片煮好了吗……’瞧,多有趣呀!我的鹦鹉还有名字呢,雌的叫斑妮,雄的叫斑哥。只要我一叫它们,它们立马就对我叽里咕噜说个没完。赶明儿你们到我家瞧瞧去,排场着呢,就跟在皇宫里长起来的贵族一样。”女主人对她的邻居、对她的同事们重复着这些同样的话,她能把这段显摆自己养鸟的话倒背如流。

不久,女主人又请回家里一只猫。这只猫完全彻底的一身黑毛,一双圆溜溜的黄眼睛,极其动人。女主人从此又有了新的伙伴,谈起话来也有了新的内容:“唉,我已然有了一对活泼可爱的鹦鹉,你们大家都知道的,本不想再养别的动物了。可我一见着这只小猫,就挪不动窝儿了。心想,非把它带回来不可。到了儿给了人家十张儿‘大团结’,就把它给抱回来了!猫鸟相克呀,反正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你们看,这小猫多漂亮,还’是长毛猫呢!油光锃亮的,像抹了发乳一样,你们摸摸这毛有多软乎儿呀,攥得手里跟缎子似的。你们摸摸,不碍的,摸摸,它不咬人,仁义着呢……”

打这儿起,女主人又有了一份炫耀的资本。她觉得因为有了这只猫,她的身价也随之递增了许多。她可以像那些富婆似的,拎上一个工艺篮儿,四处招摇着去给她的小猫咪买梭鱼。等它再长大一点儿,她还可以抱着这只富贵宠物悠闲地在庭院里散步,她的嘴巴里将会情深意切地召唤着:“啊,我的小咪咪,我的甜蜜蜜,我的小baby……”那将是一个个多么美妙的“镜头”啊。或许正是因了这一个个美妙的镜头才使她决定抛掉那十张“大团结”,换回这迷人的小猫咪。她的那一刻就像抛售股票一样的潇洒自信。

女主人也像护理小婴儿一样地精心着这只猫咪。这猫咪也很会讨女主人的欢心,它会看主人的脸色行事。见到女主人从外面回来,就翘着尾巴把拖鞋叼到她面前。遇到女主人不高兴时,它便和颜悦色地冲着她“喵,喵……”地叫几声以示安慰。每天早晨它不会像那两只鹦鹉似的没眼力,早早地就把女主人吵醒了。它懂得忍耐,静候着女主人起身的时刻。只要女主人脚尖儿一落地,这猫咪就会蹦跳着相跟着女主人去卫生间,在她的脚边或小腿上蹭来蹭去,撒娇似的叫几声,然后就安静地端坐在女主人面前,等着喂它梭鱼吃。对这样一个有情有义有头脑的小精灵,女主人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都绽露着温柔。为着猫咪这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她也就有了更多的资本去炫耀她的高雅情趣了。

自从猫咪进了家门儿,女主人渐渐觉得笼中的鹦鹉不像先前那么可爱了。它们不过是鸟贩们拎着笼子满大街拍卖的那种普普通通的鸟罢了,二十块钱一对儿,连鸟笼子都送给你。

七月里正午的阳光直射着女主人家阳台上的鸟笼子,鹦鹉们躲进小房子忍受着烈日的烘烤。此时的女主人已心安理得地搂着她心爱的小猫咪在屋子里享受着空调的抚慰,进入梦乡了。此刻她的梦里没有鹦鹉,只有猫咪。

“你们又开始了,叫叫叫,叫得我心烦。你们知道吗?谷子又涨价了!”她将手中那一把纯粹的稗草子投向鸟笼儿里,里面再也寻不到小米、蛋壳、白苏、牡蛎粉和熟石灰了。这对儿漂亮的鹦鹉也已经好久没见到过青菜和水果了。

“哦,又好几天没给鸟换水了,都是小猫咪缠磨得我,换水,换水……”女主人一边念叨着,一边去取鸟笼子里的水罐,没想到那水罐早已干涸多时。一对原本漂亮的鹦鹉也如它们的水罐一样干枯在鸟笼儿里,厚重的鸟粪使它们的身体牢牢地与鸟笼儿粘在了一起……

“猫咪,快去。换换口味,快往前冲啊……”女主人脸上的温柔已荡然无存。只见那猫咪一个箭步扑了上去,三拳两脚就拆散了鸟笼儿。一对儿被遗忘的鹦鹉,就这样又顺理成章地成了猫咪盘中的美味了。P1-4

序言

当选择、敲定了这部小说集所要收纳的作品之后,我想应该对它们做一次总结式的发言。

我一直在思考,从事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什么?当我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献和理论后,我终于确定了一个结论——也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结论:使作者和读者共同获得纯洁和善良的灵魂。而这个结论的根本在于,作者首先要以纯洁和善良的态度面对社会、面对读者、面对自己的心灵。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想到了十九世纪杰出的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也想到了他于一八九七年创作的一幅大型油画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当时,厌倦了欧洲生活的高更,遗憾地看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秩序被打破,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淳朴的温情和信仰,他要摆脱这令人乏味的世俗生活。于是他来到了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他看到那里的人们过着清心寡欲、悠然自得的生活,他渴望自由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高更贫病交加,心情沮丧,极端的愤世嫉俗。然而他却以空前的狂热,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一个月,完成了这幅宏伟的传世之作。他说创作这幅作品时就像做了一场梦。当梦醒之后,便道出了作品所要揭示的主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幅画的构思和意境神秘而富于哲理,画面的右侧躺着一个刚刚出世的婴儿,中央有一个采摘水果的青年,左边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画面中所有的形象都预示着人类从生到死的命运,同时也是高更多年来对塔希提岛印象的综述。虽然画面的色彩、构图以及人物形象的表现很像神话或者传说,但它表现出,高更面对尚未失去原始面貌的自然风光和那些肤色黝黑、体格健壮、淳朴虔诚、心地善良的土著人的敬重和热爱。他把原始部落视为人类的天堂,在这里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格斗残杀,没有贫富差别。从中反映出高更内心蕴藏着的浓厚的人道主义情结。

这幅画之所以被后人称为伟大的作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反映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探索。据高更自己说:这幅作品的意义远远超过以前所有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我临终前我已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这幅作品中。其中有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那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这就是生活本身……

高更一生徘徊在逃避与追求之间。逃避现代文明的窒息,追求自然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为文明本身寻求到了避难所。后人评价他的画作充满了音乐般动人的节奏感,体现着优雅的装饰意味,不受任何外力的干扰和阻挠。

高更的作品不仅开创了绘画平面化的新语言,也超越了印象派绘画的范畴,成为现代艺术和思想的一座灯塔。这样的“灯塔”,给现实创作中的人们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如果用当今的眼光诠释它也仍不过时,如今的人们依然逃避不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样一个严肃的现实问题。虽然从字面上看,它仿佛带有某种宗教色彩,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应该如何面对社会、面对他人、面对自己以及“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呢?

以上道理似乎太简单太程式化了。那么就让艺术作品诠释这其中蕴涵的道理吧。尽管艺作品本身解决不了人们的生存问题,但是艺术作品的思想可以探索人生,激浊扬清,给人类以光明的导向。

如今,当我的责任编辑拿出清样约我校对书稿时,我才有机会回过头来注视他(她)们,重温他(她)们的喜怒哀乐和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仿佛又回到了创作它时的那些个日日夜夜,我笔下的人物也再次回到了我的生活中,真有种旧梦重温的感觉。这样的不期而遇让我欣喜,借此机会,我要对我的主人公们重述高更这位艺术家的思想和他对整个世界的艺术贡献:不断地审视自身,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通过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艺术的探讨,来获得纯洁和善良的灵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间本该无恨/青少年文学读本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宾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25804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