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粉川
内容
编辑推荐

《粉川》为长篇小说《苍白》三曲系列第一部。

小说以银碗儿腔女艺人榴红、私盐脚夫白三怪、采莲、土匪军官隗守堂、马飞雄等几个人坎坷、流离、复杂的感情历程为主线,讲述了爱恨、情仇、变迁沉浮、卑劣高尚、都市乡村、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故事。

小说以扎实的文字功力,独特的叙事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讲述了一个乡村戏班小戏子与四个迥然不同的男人之间,爱恨情仇生生死死的传奇故事。

内容推荐

《粉川》为长篇小说《苍白》三曲系列第一部。

乡村异人白三怪与小戏子榴红相恋之际,榴红被马飞雄抢走,又被隗守堂占有。白三怪做了私盐脚夫。

军阀火并,白三怪被拉夫驮运财宝。突围中,马飞雄害死姐夫隗守堂。白三怪丢弃兄弟,赶牲口逃脱,被打成废人,却得一笔巨大财产,并与寡嫂建立怪异夫妻关系。

马飞雄榴红组成家庭,投靠川军于成宽部。于部军官韩玉顺狂热追求榴红。马飞雄往陕西寻宝不获,反被大火烧伤成怪物,回川藏匿于寺庙。

偶然机会,马飞雄发现韩玉顺和于成宽对榴红各有所图,于是发生三虎恶斗。

在银碗儿腔《花丘吟》“二合音”的优美曲调中,榴红毒死了恩爱男人马飞雄……

试读章节

渭阳四大庙会的七月秋会很是热闹,从十五起会一直办到当月底,搭棚设摊唱戏卖货。千般把戏目不暇接,万般货品琳琅满目。地摊席棚戏耍场子从城关石桥排满一河滩扯出三里地。四村八乡人群络绎不绝滚滚拥来。就连榆林堡外挎腰刀的北番子都赶着牛马羊牵着骆驼,过来赶会贩牲口。

秋会自然少不了辛二杰的银碗儿腔十红班来唱戏。

十红班叫十红,实际只有三红。

银碗儿腔也叫渭宫腔,也有地方叫玉宫腔、影儿腔、阮儿调。名字怪多,是起兴流行于关中渭水流域一带乡村的地方小戏。有考说银碗儿腔最早源出长安东河华一带,逐渐在关中流行开,与陕接壤的豫晋川甘宁绥也有传唱,并形成东府腔西府腔两种风格流派。

据说,早远时华岳山麓渭水之畔建有帝王行宫称渭宫,银碗儿腔最早是宫廷里的乐舞调子。渭在古方言里也念“玉”,大概是御的谐音字。

有关银碗儿腔倒有许多传说故事。传某朝一位皇帝所宠爱的妃子死了。爱妃能歌善舞,令皇上时常思念。宫里人为排解君王哀伤,就以皮革剪出妃子影画藏于布后,以灯映照投影到皇上眼前,影人儿口中唱着皇上最喜欢听的曲子,果然博得皇上欢心。人说这就是银碗儿腔的雏形影戏。此后,宫里就有了专门的灯影戏表演,乐舞曲子渐渐演化成灯影戏伴唱。初始只是简单歌舞影戏,以后渐渐有了简单情节,演绎宫廷君王与爱妃间的故事。

以后,影戏慢慢传向民间,不断融汇汲取姊妹剧种和民谣乡音所长逐渐发展。渐以真人演唱取代影人儿表演,伴唱曲子渐形成调式套路腔板,再往后,最终形成为一个地方戏种。叫它银碗儿腔,因最早伴器只有弦子和一对银碗儿,丁零当啷清脆有声甚为独特。

渭水流域是汉文化萌起兴盛之地,历史久远文明深厚文脉悠长,由巫祭傩拜至神祀礼叹,到游吟行唱,再到社戏扮演……丰厚文化衍生出无数戏曲种类如繁星璀璨,仅关中一带大小剧种之多不胜枚举,阿宫、渭宫、弦板、道情、眉户、虢腔、府调、碗儿、老腔及至梆子戏皮黄腔采茶调,不过几百里方圆土地,却有数不清大小剧种同声唱响,有些小戏种只传于一县数乡,一样生命旺盛生机勃勃。今日无论南北大多剧种,都可以寻根脉至黄土地深处。秦人之声,天下唱响。

大西北高天阔远黄土无垠,养成秦人鲁直率性,秦人之戏如秦腔,风格路数多粗犷昂扬,豪气十足,说吼戏大概更合适。乡人戏日:“一吼吓破别人胆,二吼震塌自家院,塌死唱戏瓜老汉……”瓜就是傻的意思。沙喉咙大面锣紫锤黑头,开口扯着嗓子叫,吼得山摇地动。人对西北地方戏曲就一个感觉:粗犷高亢粗喉咙大嗓子!不过,你若听过银碗儿腔,同为秦人之戏之声,给你感觉会大不同。同一块土地,有咆哮大河,也有涓涓溪流;有高亢之声,又有委婉小唱。银碗儿腔名称其实就很说明问题,叮叮铃铃的声腔,叮叮咚咚的唱板,一把板胡吱吱扭,一只弦子嘣嘣嘣,一对银碗儿丁丁当,一个小女子哼唧唧,一段小曲儿扭捏捏,一出戏下来,令人半酥半麻。银碗儿腔曲调清丽雅致优美细柔。虽也有高亢粗犷腔板如震山腔宏腔,但总体还是以女工戏柔腔为主,以细腻娇柔委婉见长,并形成东府腔西府腔两种流派。西府腔多武戏生戏偏重硬朗,东府腔多文戏柔腔更重绵软。一条渭水自西而东,就有了“头唱震山尾哼软(阮)儿”一粗一细、一刚一柔的风格。

银碗儿腔以小戏折戏为多。全本大戏有称八大本,如《玉燕钗》、《白秀娥》、《草桥会》、《王绫罗》等。小本小唱折子小戏数以千百计,《采樱桃》、《摘桑叶》、《挑水结亲》、《俏货郎》、《马更玉》……内容不外相思别离哀怨惆怅,海誓山盟儿女情长。银碗儿腔曲调中融人了民歌乡谣俚曲村音,曲调丰富,板式多样,唱腔迤逦。尤其女腔,婉转缠绵柔软清丽,琴声悠悠曲调绵绵。舒缓轻扬,清雅中不失质朴;一板三眼,俚俗中不失文雅;听惯高喉咙大嗓子吼戏的人,闻其声身酥,听其腔心醉。

秦人之戏之声,无论阿宫、渭宫、碗腔、道情、眉户、弦板,乃至汉调、二黄、汉水采茶及诸多地方小戏,腔调板式程式路数,都深受秦腔的影响,又融汇贯通兼收并蓄才有了独立生存发展的顽强生命力。

银碗儿腔女角行当也叫彩角、粉头、粉子。俗话就说:无彩无粉不成腔。对应于其他剧种的老旦青衣大小花旦刀马旦等行当,在银碗儿腔里就是垛粉、彩粉、娇粉。垛是古方言大和老的意思。民间就说,垛粉大白扑满脸,彩粉胭脂轻轻点,娇粉淡淡素净面。讲的是行当扮相。

垛粉扮老女人角色,彩粉演皇后娘娘小姐贵妇,娇粉也叫娃娃粉,扮些丫环使女村姑小乡妞之类。

十红班里三红是剁粉丹红,彩粉梅红,娇粉榴红。

榴红姑娘比三怪小一岁,这一年十六。小眉眼还没有完全长开,身骨小巧白净,面相纯朴良善。人说十红班里,垛粉骚彩粉妖,只有榴红乖俏俏。P12-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粉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晓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9070
开本 16开
页数 3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2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