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河之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具有浓烈人文历史色彩的图书;以同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为蓝本,用绚丽多彩的图文形式,生动直观地再现以河南为主体的华夏中原地区的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

《河之南》用大历史的视角,通过对中原历史地理文化风貌的追述,全方位地剖析了中原即河南地区在塑造中华文明演进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了中原文化的原创力及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并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等入手,探究了数千年来中原文化的演变历程,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文历史长卷。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具有浓烈人文历史色彩的图书;以同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为蓝本,用绚丽多彩的图文形式,生动直观地再现以河南为主体的华夏中原地区的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

从夏至清的漫长历史中的三千多年,河南一直居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心脏地带,二十多个朝代、二百多位帝王建都或迂都于此。洛阳、开封等古都见证了传统中古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安阳殷墟等历史遗迹,记录着华夏先民筚路蓝缕的文明创造及其薪火相传。儒、道、佛三家的会聚,影响并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老子、庄子等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令后人追怀瞻仰的足迹。

阅读此书,不仅是一次寻索华夏文明的朝圣之旅,还将获得历史反思之理性的珍贵启迪。

目录

大河之源

大河之民

大河之都

大河之魂

大河之光

大河之歌

大河之艺

大河之学

大河之风

大河之南

不仅仅是朝圣(后记)

试读章节

一场雨水不期而至,贾湖的夏天愈加美丽。

1986年6月,舞阳县贾湖,同样一个美丽的季节,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八千年前的骨笛出土了。

在随后的测音实验中,专家们选用其中的一支骨笛吹奏我国传统名曲,悠扬的旋律,清亮的笛音,让我们和远古祖先们的心瞬间接通了。

八千年前的笛子依然能吹出如此动听的曲子,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专家们发现,贾湖出土的这批骨笛,采用猛禽的腿骨或翅骨制作而成,形状固定,多为七孔,更令人惊异的是,靠近第七孔的地方还穿有一个小圆孔,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小孔都是有目的地用来调整音高的。可见,八千年前的骨笛制造者不但心中有“数”,而且是匠心独具。

复活了的骨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今天,尽管我们难以知道,这八千年前的骨笛,当时吹出的是什么曲子,但是我们不难想象,要有多么丰富的情感、多么精细的乐感、多么敏锐的美感才需要如此精准的乐器来传达!

学者戴念祖说:“现在音乐文化史上讲到最早应用的乐器,是管乐器,弦乐器,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一些壁画中发现的,大约是公元前2700年。相对于河南舞阳的贾湖骨笛,时间相差四千多年,所以舞阳贾湖骨笛,在那么远古的时候,奏出来的音节与近代相似,这是令人惊讶的事情!从原始人的吹哨子、喊叫,一直到有乐器,而且用鸟的骨头做乐器,这是古代音乐文化的一场革命。”

从先后出土的音乐文物,特别是上古时代的乐器,可以看出在中原大地上,生动热烈的民间音乐,源远流长,几千年间未曾间断。在史书中,不乏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葛天氏之乐,大禹治水之歌的《大夏》之乐,商人“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卫之声,更是作为一代新音乐的代表,使听者“乐此不倦”。

沿着音乐的河流,我们寻找诗歌的故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诗经》的开篇之词,属于《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周南”。

西周初期周公旦住东都洛邑,即今天的洛阳,统治东方诸侯,“周南”即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

发祥于中原的《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关切现实的传统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垂范后世。《诗经》收录了三百零五篇诗歌,其中“国风”一百六十篇,有九十五篇出自中原河南一带。如《周南·关雎》、《庸风·载驰》、《郑风·将仲子》、《卫风·氓》等,至今仍然光彩照人、卓然绝立。

氓或许是一个英俊小伙,借着卖丝的机会来诱惑卫女。

明知道“子无良媒”,卫女却还是心生好感,忍不住将氓送过淇水。

淇水是多情的,淇水边的卫女也透明而多情。

《卫风·氓》的故事发生地淇水,位于河南鹤壁,春秋时期为卫国所在地。在《诗经》中,写到河流最多的,除了黄河之外就是淇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原大地上,早期无名诗人们的歌唱质朴而动人,这些诗歌中表现出的人生与艺术的合一,日常生活与审美情趣的谐和,成为中华文明起源时的绝佳伴唱,她那悲天悯人、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美学风范,沉淀在了中国文人、中国文学的血脉里。

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负载着中国最早的散文胚胎;成书于东周洛阳的《尚书》,无疑是中国早期散文的萌芽。

秦行苛法,焚书坑儒,如鲁迅先生所言,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李斯一人。  汉魏文章半洛阳。中原继续承担着充当中国文学重镇,引领中国文学潮流的使命。这一时期,河南约有二百位作家在赋体散文、诗歌等领域创造了空前的文化奇观,完成了中国文学摆脱经学附庸、走向独立和自觉的重大演变。

赋是在汉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成于洛阳才子贾谊之手,鼎盛于司马相如。西汉洛阳贾谊的《吊屈原赋》,开汉代骚体抒情赋的先河。西汉梁孝王于商丘建梁园,会聚枚乘、司马相如等一批名士。枚乘的《七发》,引汉代大赋先声。东汉南阳张衡的《二京赋》则为汉大赋之极品。此外,洛阳贾谊《过秦论》,禹州晁错《论贵粟疏》,为西汉政论文的扛鼎之作。西晋洛阳左思《三都赋》名动天下,士人竞相传抄,留下“洛阳纸贵”的街谈巷议。中牟潘岳、潘尼叔侄的诗作,尤其是潘岳追念亡妻的《悼亡诗》也构成了西晋文坛亮丽的风景。P119-1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河之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晓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3368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