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记述了纽约的克拉克先生于1908年策划和组织考察队前往中国西北省份进行的考察活动。书中内容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包含的信息远较通常的游记内容丰富。书中插入了大量美轮美奂的照片和彩色图版,以及该书作者对华北地区动物学、地质学所做的某些令人大感兴趣的研究成果。这本书既不乏珍贵资料,亦极富趣味性;该书对行程中的故事讲述得生动鲜活,而且大部分行程都穿越在前人未曾探察过的区域。无论如何,该书中有关科学观测的章节与附录都是最值得珍视的内容。
图书 | 穿越陕甘(1908-1909年克拉克考察队华北行纪)/徐家汇藏书楼汉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书记述了纽约的克拉克先生于1908年策划和组织考察队前往中国西北省份进行的考察活动。书中内容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包含的信息远较通常的游记内容丰富。书中插入了大量美轮美奂的照片和彩色图版,以及该书作者对华北地区动物学、地质学所做的某些令人大感兴趣的研究成果。这本书既不乏珍贵资料,亦极富趣味性;该书对行程中的故事讲述得生动鲜活,而且大部分行程都穿越在前人未曾探察过的区域。无论如何,该书中有关科学观测的章节与附录都是最值得珍视的内容。 目录 第一章 考察队的缘起、目的和装备 第二章 向黄河行进 第三章 渡过黄河——前往榆林府的行程 第四章 前往冬季落脚之地——延安府的行程 第五章 克拉克和索尔比前往西安府之旅 第六章 西安城印象——克拉克和索尔比前往兰州府之旅 第七章 道格拉斯和格兰特的兰州之行——兰州城印象 第八章 黑兹拉特·阿里之死 第九章 格兰特和索尔比从兰州返回太原之旅 第十章 生物学考察——索尔比撰述 第十一章 华北的鸟类——索尔比撰述 第十二章 爬行动物、无尾两栖类和鱼类——索尔比撰述 第十三章 地质学札记——索尔比撰述 第十四章 考察队的测绘工作——克拉克撰述 第十五章 气象报告——索尔比撰述 附 录 附录一 (A)行经路线一览表 (B)经纬度一览表 附录二 在山西、陕西和甘肃采集的哺乳动物标本 附录三 在考察中采集的无脊椎动物标本 附录四 蚤类三个新种的生物学描述 附录五 克拉克考察队在华北考察途中采集的蜘蛛标本 附录六 1908—1909年在中国北方考察期间的气象观测日志 附录七 与克拉克考察队相关的清代档案 附录八 西方报刊有关克拉克考察队报道四则 附录九 书评:在华北地区的踏察 附录十 书评 附录十一 博物学家、作家、艺术家、探险家与编辑,以及一位几乎被遗忘的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长(1935—1940):阿瑟·德·卡尔·索尔比(1885—1954) 附录十二 1908—1909年克拉克考察队在黄土高原地区的踏查与收获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穿越陕甘(1908-1909年克拉克考察队华北行纪)/徐家汇藏书楼汉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阿瑟·德·卡尔·索尔比 |
译者 | 史红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9423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5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8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8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