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收录了唐骏、李开复、高建华、钟彬娴、陈永正、周伟焜等12位华人代表,他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是高才生,也有的半路出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外企奋斗的时候,都有一种方式让自己与众不同、不能被忽视。

学习精英,不是让我们在成功的路上“偷工减料”,而是让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并拥有更大的动力去克服主要困难。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他人未尝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犹豫和抉择的时间,也能够降低人生探索的成本。

内容推荐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种,实力、机遇、人脉、背景……但是,成功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不仅战胜了自己,更感染了他人。

李开复、唐骏、李彦宏、陈永正……他们并非占尽天时地利的幸运儿,亦非天赋异禀的神童。他们今天的成就同样经历了种种考验、艰难取舍和痛苦挣扎。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功对所有正在风雨中前行的人们而言,更具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仔细阅读本书,它将带给你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体验。

目录

唐骏 不能复制经历,但能复制技巧

镀上名企的“金”:有“钱途”不如有前途

攘外必先安内,稳定的队伍才有前景

有实力才有机会一进入微软的“几把刷子”

立足中国,借鉴日本,学习美国——让自己更多元

最稳固的人脉靠人品:职场做事即做人

附录:微软的“马拉松面试”

李开复 世界因你而不同

Make a diflference——让企业因你而不同

发现自己的优势,做最好的自己

I need to fllow my heart

冒险可以,切忌盲目

拿师兄“开刀”,只为保护游戏规则

附录:创新工场的理念

李彦宏 搜索引擎世界中的一朵奇葩

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拿来主义:解决问题的捷径

危机是个人成长的信号

附录:李彦宏眼中的职场智慧

高建华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三进三出惠普——良禽择木而栖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职业经理人的素养

你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团结同事才能“四平八稳”

少管闲事——专业的人要做专业的事

附录:惠普的团队合作理念

钟彬娴 没人在意你自责,行动才有说服力

临危受命——关键时刻秀自己

性别不是升迁的阻碍

孩子PK总统:职业女性学会平衡

驰骋外企:热爱自己所做的工作

附录:外企面试着装提示

孙振耀 “改变”是永恒的职场进化法则

适者生存:职业生涯中的进化论

逃离职业经理人的尴尬——自己做东家

完美的表演来自充分的准备

知道并要遵循的职业规则:用业绩说话

附录:学会对面试官“察言观色”

陈永正 多元时代更需要树立自己的品牌

善于公关:跨国企业的“潜力股”

打破“职场魔咒”的撒手锏——低调

多元时代:频繁跳槽跟业绩无关

“形象”工程:树立自己的职业品牌

决胜500强拼的是情商而非智商

附录:摩托罗拉公司的用人标准

杜家滨 成就事业要多才兼备

发展空间>薪水——人才不请自来

别被工作牵着走

无私奉献,但不要无原则地行亨

附录:思科面试官看重潜力和上进心

周伟焜 找准了支点就能撬起事业

就是这个范儿:我只在乎成就感

工作就是“伟大的事业”

职场博弈法则——直言有讳+弹性语言

避免“高处不胜寒”——换位思考

附录:IBM招聘时如何挑选合适的人才

熊晓鸽 超级VC,赌的是智慧

在自己熟悉的舞台上打擂

与老板讨价还价

既然选择了合作,就必须相信对方

积极行动,抢占先机

勤奋+巧干=出色

附录:如何成为投资人的潜力股

沈南鹏 把自己变成别人的“黄金人脉”

文凭的有效期只有三个月——充电要时刻进行

长远规划——让你成为不折不扣的“绩优股”

成功也有捷径——敞“简单”的工作

玩转“资源组合”魔方——各取所长

附录:大学生如何进入名企

谭智 竞争的智慧是让每个对手都赢

工作每天从“零”开始

守住寂寞,在低谷中起跳

职场鲤鱼跃龙门——将创新的思维渗透到工作中

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附录: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试读章节

镀上名企的“金":有“钱途”不如有前途

2004年2月9日,微软和盛大联合在东方君悦大酒店举办了一个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角就是唐骏。刚刚离开微软的唐骏先从微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的手中接过微软中国公司“荣誉总裁”的称号,再从盛大公司董事长陈天桥的手中接过了盛大网络总裁的聘书,“左拥右抱”的他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转型。

在微软的10年里,唐骏从基层做到了中国区总裁;在盛大的4年里,他帮东家赚了4个亿,把盛大引荐到了纳斯达克;抽身跳槽到新华都,10亿元的身价让人咋舌。唐骏,已经成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偶像,成了中国职业经理第一人。他三次跳槽带来的身价倍数增长,让闯荡外企和大企业的经理人找到了目标,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次,莫过于他投身微软。

“和大家说再见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有我深爱的团队、深爱的同事,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过去的10年里,我从来没有想也不会去想我离开微软的那一天,我一直觉得它会离我很遥远、很遥远,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很满足,在微软(中国),在全球技术中心和在微创的日子我都很满足,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我还一直想着我们重上井冈,我还想着我们一起欢庆我们的10周年,我还想着我们可以一直在一起办公……因为我叫得出每位同事的名字,那么的真实、亲切。微软就像一所大学,而我以优等生的成绩毕业了。”

这是唐骏在告别微软时的心声,尽管那么留恋,但离开的脚步还是很坚决。微软给了他一个成长的平台,让他从一个程序员成为高层管理者。可以说没有微软,就没有唐骏的辉煌。

在进入微软之前,唐骏是一个凭借几项创意发明而小有资本的中产人士。他有一个娱乐公司,做中国明星出国表演的中介;一个律师事务所,专门帮人打签证方面的官司;一个程序设计公司,设计一些顾客进门时说“早上好”等的小程序。这三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客户,生意也还算红火,唐骏也大有“钱途”。

但他发现,每当一个公司发展到二三十个人的时候,就再也没法继续壮大了。“我成了公司的瓶颈”,唐骏毫不掩饰自己当初的迷茫。必须培养自己的管理才能,不然永远都只能是小打小闹。

说来有趣,正在这个时候,微软伸出了橄榄枝。由于他的“街头配对”装置在日本流行,日本的微软领导人给他打电话,希望他能到自己名下工作。唐骏正在美国,自然不想到日本,但这个电话提醒了他,可以到美国的微软总部试一试。

“要不要去呢?”毕竟自己也不是刚毕业的小伙子,做什么事情都少了一些冲动,多了一些理性思考。这时候妻子给了他建议:“你不正想知道大企业是怎样运作的吗?还有比微软更值得学习的大企业吗?”妻子的话点醒了唐骏,的确,在世界500强当中,也少有微软这样成熟的大企业,与其从别人那里听说微软的方方面面,不如自己亲身体会一下。唐骏决定参加微软面试。经过马拉松式的面试之后,唐骏被录用了。

正是在微软这样一个健康有序的土壤中,唐骏吸收了很多宝贵的管理经验,为他日后在盛大的发展做好了铺垫;而他长年与美国人打交道的经历,也成为他人主盛大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人说,唐骏到盛大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融资、上市,而唐骏最擅长的莫过于与美国人斡旋。这正是唐骏在微软学到的东西。

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如果唐骏没有加入微软,那么美国或许会多一个不错的自主创业华人,但未必能多一个微软的重量级领导;更重要的是,如果唐骏没有加入微软,他可能永远不会走上职业经理人这条道路,更不会有后来加盟盛大、新华都这样的壮举。

对一个渴望发展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找到一个好平台更重要的事情了。很多人去微软、IBM、惠普等历练一番之后,出来就能带领团队自己干,或者到很好的民营企业任职。今天我们熟知的唐骏、李开复、李彦宏、孙振耀等,无一不是通过名企走进大家的视野的。毕竟,大家普遍比较认可世界500强这份名单,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人脉资源是待在一个小公司好几年甚至数十年都无法接触到的。

其实,名企的“镀金效应”和名校是一样的,简历上的工作单位与毕业学校一样,是别人在短时间内衡量你的指标,一个小企业的老板和一个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竞争同一个岗位的时候,往往后者更有优势。因为大的平台未必能造就史玉柱那样的商业奇才,但可以锻炼出一个专业的人才。

想要充电的员工,不妨以向名企求职作为自己职业转折的第一步。P3-5

序言

也许你一直勤勤恳恳如老黄牛,从不迟到早退、注意个人形象,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好员工,却从来没有得到过领导的嘉奖,也从来不曾被升职的机会青睐;也许你有一腔干大事的豪情,对人客客气气,办事有勇有谋,但就是不能团结同事,老是遭人暗算;也许你一直梦想找一份好工作,发了无数简历,去了不少单位,但结果却是对就业行情的无限失望……不管你有着怎样的也许,这都说明,你离优秀员工还有一段距离。

什么是优秀员工?且看下面的人物简介:

唐骏,32岁时加入微软公司,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慢慢升职为部门的高级经理、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李开复,29岁开始供职于苹果电脑公司,35岁当上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37岁加盟微软公司,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在44岁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一职。

李彦宏,23岁远渡重洋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31岁创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35岁时已经成为互联网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

还有那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名字,陈永正、孙振耀、熊晓鸽、谭智……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叫得响名号的职场达人都有一个共性: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定知道如何找适合自己的平台,如何展现自己。

他们的故事不能只停留在精彩,这精彩是因为他们有深度。“奋斗”这两个字,在他们那里就是一步一步地走路、一点一滴地积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对决。他们不仅办成了事,还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优秀的员工可不是“养在深宫人未识”的美女,而是走在大街上,“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大明星——你不仅要本身优秀,还要让人知道你的优秀。

不管是打工者还是经营者,没有谁会靠自己一个人去打拼,也不会遮着捂着做生意。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需要我们开放自己的人生,简单点说就是要吸取众家之长,懂得从别人身上学智慧,并拿来运用,收到成效。

从来没有永恒的决胜者,也从来没有常败将军。只要一个人开始警觉起来、敏锐起来、智慧起来,手边就一定会出现一个让他翻身的机会,一次应酬、一场对答、一次谈判……只要你推倒第一堵墙,后面的成功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势不可挡地臣服在你的脚下。

本书中的12位华人代表,他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是高才生,也有的半路出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外企奋斗的时候,都有一种方式让自己与众不同、不能被忽视。

学习精英,不是让我们在成功的路上“偷工减料”,而是让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并拥有更大的动力去克服主要困难。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他人未尝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犹豫和抉择的时间,也能够降低人生探索的成本。

别再埋头苦干了,像野草一样疯狂成长吧,机会不会等待你!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于海英、张保文、齐艳杰、张艳芬、赵广娜、梁素娟、曹博、王杰、王鹏、何瑞欣、周珊、慈艳丽、李文静、刘健、程仕才、李彦岐、李静、宋洁心、黄亚男、李猛、黄克琼、魏清素、李良婷、黄梦溪、张晓静、李娜、李佳、李倩、杨英、徐娜、赵一、王艳、聂小晴、蔡亚兰、淡佳庆、黄薇、黄晓林、李伟军、齐红霞、李惠、欧俊、姜波、史慧莉、闰晗、焦亮、秦凤超、常娟、闫瑞娟、曹徐学、廖春红、杨云鹏、孙鹏涛、张夏、王崇、常悦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武敬敏//左泽军//王艳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77195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