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这种力求客观、中立的研究态度,正是我们决定翻译本书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本书虽然是从哲学角度研究恐怖主义问题,但并不像通常哲学著作那样艰深晦涩,大多数撰稿者对有关问题的处理都能够深入浅出,且语言平易通顺,任何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读者都可以轻松阅读本书。
图书 | 恐怖主义研究--哲学上的争议 |
内容 | 编辑推荐 编者的这种力求客观、中立的研究态度,正是我们决定翻译本书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本书虽然是从哲学角度研究恐怖主义问题,但并不像通常哲学著作那样艰深晦涩,大多数撰稿者对有关问题的处理都能够深入浅出,且语言平易通顺,任何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读者都可以轻松阅读本书。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书中收录了14篇文章,分别由11位当代西方学者以及前苏联著名政治家托洛茨基所撰写,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激荡,使全书弥漫着一种紧张气氛。 本书的主题是从哲学角度分析、探讨恐怖主义,即:分析恐怖主义及其相关的概念,考察人们针对恐怖主义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立场,进而探讨有关恐怖主义问题的论证本身所蕴含的道德原则及其价值观。 编者普里莫拉兹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哲学教授,兼任澳大利亚应用哲学与公共伦理学研究中心墨尔本大学分部的研究员。他在本书导言里说:“我编纂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让读者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 此言非虚,故本书尤其适合喜欢独立思考的读者阅读。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定义 1.定义恐怖主义 2.什么是恐怖主义? 第二部分 正当性证明 3.为“红色恐怖”而辩 4.恐怖主义的重负 5.政治上无权者作为武器的政治恐怖主义 6.恐怖主义、权利与政治目的 7.恐怖主义、道德规范和“最高紧急状态” 8.如何能够证明恐怖主义的正当性 第三部分 国家恐怖主义 9.国家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 10.现代国家恐怖主义的演进:区域轰炸与核威慑 第四部分 案例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德国城市的恐怖轰炸 12.北爱尔兰的暴力与恐怖主义 13.阿拉伯一以色列冲突中的恐怖主义 14.“9·11”事件及其后果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恐怖主义研究--哲学上的争议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依高·普里莫拉兹 |
译者 | 周展//曹瑞涛//王俊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07500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2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815.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1-2007-45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