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普利策新闻奖作品,是全美第一商业畅销书,是《福布斯》评选的影响世界商业最深远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
它是一部真实描绘华尔街80年代圈钱狂潮的金融犯罪报告,揭露了以“垃圾债券之父”迈克尔·米尔肯为首的四位金融大鳄,如何构建美国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网、累积巨额财富,剖析了贪欲与市场权力合谋背后的公平正义缺失。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描写“荒淫的80年代”的书。
图书 | 贼巢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普利策新闻奖作品,是全美第一商业畅销书,是《福布斯》评选的影响世界商业最深远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 它是一部真实描绘华尔街80年代圈钱狂潮的金融犯罪报告,揭露了以“垃圾债券之父”迈克尔·米尔肯为首的四位金融大鳄,如何构建美国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网、累积巨额财富,剖析了贪欲与市场权力合谋背后的公平正义缺失。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描写“荒淫的80年代”的书。 内容推荐 1986年5月12日,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一起犯罪阴谋宣告破产,打碎了华尔街历史上最喧嚣的圈钱狂潮。这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犯罪活动,数量之大、范围之广,至今难以评估,并直接促使美国各种证券法律法规的出台,成为金融史上难以磨灭的一笔。 全美第一畅销书——《贼巢》第一次详尽地描述了华尔街的四大巨头——迈克尔·米尔肯、伊万·布斯基、马丁·西格尔和丹尼斯·莱文——如何创建金融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圈,如何差点窃取数十亿美元非法所得,以及政府的执法人员如何顶着压力,忍着折磨。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使这四大主犯得到应有的制裁和惩罚。 作者历时四年,查阅了大量的陪审团审议记录、实际的交易记录和新闻报道,并进行了无数次深入采访和调查,写就了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非常恰当地把握了纪实小说和新闻报道之间的微妙关系。使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历史的真相,同时又享受到小说的跌宕起伏带来的快感。 目录 导读 人物表 引子 上部 违法 1 华尔街之星 2 莱文的秘密 3 套利人的游戏 4 捕食者的集会 5 交易与欺诈 6 白衣骑士 7 珠联璧合,还是狼狈为奸 8 最后的盛宴 下部 追捕 9 冰山一角 10 “大鱼”还在后面 11 骑士落马 12 不安的华尔街 13 突破米尔肯阵营 14 最糟糕的交易 15 法网恢恢 尾声 年表 试读章节 1971年8月,刚刚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马丁·西格尔来到了基德尔一皮博迪位于曼哈顿的总部报到。在学校期间,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那天早上,23岁的西格尔在大厅里走来走去,浏览着墙上悬挂的照片,有亨利·基德尔、弗朗西斯·皮博迪、阿尔伯特·R·戈登以及其他人。地上铺着具有东方风情的地毯,已经略显破旧。他竭力要把这个名门望族和权利金钱结合而成的奇怪而又陌生的世界印在脑海中。 他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他和新婚妻子甚至连行李都没有打开,他就全身心地投入了一个日夜运作的项目上,目的是从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获取一些新的承销业务。西格尔在该项目上的搭档几乎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印象,他只是大概记得他叫西奥多·罗斯福四世或者五世,具体是哪个他都没有搞明白。 1971年,美国深陷越战的泥潭之中,反战的呼声高涨,很少有优秀学生就读商学院,更不要说到华尔街去了。西格尔是哈佛商学院中他那一班的优秀毕业生之一,几乎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大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他申请的22家公司,全都对他很感兴趣。 基德尔-皮博迪公司的总资产大约只有3 000万美元,勉强跻身于全美国20家大投资公司之列。在等级森严的华尔街,它只能算是第二等级,或者叫“主要”等级。排在它前面的是那些“特级”精英公司,如所罗门兄弟、第一波士顿银行、摩根士丹利、美林以及高盛。 尽管1971年的变革之风十分强劲,但是华尔街仍然分裂为两大派:“犹太人”和“白人盎格鲁一撒克逊新教徒”(WASP)。早些时候,当一些大公司和银行公开歧视犹太人时,华尔街却已经十分看重价值和进取精神。像高盛、雷曼兄弟公司和库恩-勒布公司(历史上就是由德国犹太人贵族的后裔创建的)等已经加入了最著名的WASP派,这些公司还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金融帝国的一个分支)、第一波士顿银行、狄龙·里德公司(Dillon Read)和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Brown Brothers Harriman)等。多少有点奇怪的美林公司,一度曾经被认为是“天主教”公司。基德尔-皮博迪公司仍然坚守着WASP的阵营,西格尔是其金融部门中雇用的第一位犹太人。 西格尔在寻找一种丰富多彩和激动人心的生活,只有投资银行能够提供这种机会,因为它要对发行的每只新股作出迅速的市场裁决,或者宣布一场大收购活动。他把目标锁定在三家公司:高盛、希尔森·海登斯通(Shearson Hayden Stone)和基德尔-皮博迪。高盛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问他如果该公司打算雇用他,他是否会接受,西格尔没有明确答复。希尔森·海登斯通公司给他的年薪最高——24 000美元。 基德尔-皮博迪公司给他的年薪只有16 000美元,但是西格尔看到了这里的独特机会。该公司的员工年龄都比较大,并且有许多优质的蓝筹股客户。西格尔心想自己在这里可以迅速爬到公司的顶层。 基德尔-皮博迪公司的贵族血统也是吸引西格尔的因素之一。它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之一,1865年成立于波士顿,当时正是内战结束前夕。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为修建铁路的狂潮融资,主要客户是艾奇逊-托皮卡-圣塔菲铁路公司(Atchison Topeka&Santa Fe)。其客户还包括两大业界巨人: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现代的基德尔-皮博迪公司由阿尔伯特·H·戈登掌控,他是波士顿一位富有皮革商的儿子,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1929年,当该公司在市场崩溃中濒临破产之时,年轻的戈登——当时是高盛公司的债券销售员——将自己的10万美元注入公司。1931年,他又同两个合伙人一起将公司买下。 戈登十分喜爱运动,精力充沛,温文尔雅,不屈不挠。他将公司的总部从波士顿搬到了华尔街,并开始开拓新的客户。同许多竞争对手相比,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基德尔一皮博迪公司的声誉,在经历了市场的大崩溃之后,该公司仍然备受赞誉。 市场崩溃和大萧条的震动在国会中掀起了改革之风,从1932年开始,参议院一连举行多次听证会,由特别法律顾问费迪南德·皮科拉负责推动。在听证会上,皮科拉严词诘问华尔街一些主要的投资银行家,使美国公众了解了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和通过所谓的投资信托公司而牟取暴利是怎么回事。多数被揭露的问题都涉及信息被少数受益人获得,而多数投资人都毫不知情。这些信息不仅仅直接影响到股票的价格,如兼并价格或者收购报价,而且对业内人士还有更加微妙的益处,例如判断报价和询价之间的实际价差,或者了解买入大量股票的买主的身份和背后的动机 P9-11 序言 不在资本中辉煌,就在资本中毁灭 24年前,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执导了至今仍是商战片经典的电影《华尔街》。影片以美国华尔街为背景,著名演员迈克尔?道格拉斯在其中塑造了一个为了攫取金钱而不择手段的华尔街大亨形象。他利用资金优势、人脉网络优势疯狂进行股价操纵、内幕交易、恶意并购,并且使用跟踪等非常规手段了解竞争对手动向,最后迫使对手就范,但最终被送入了监狱。影片展现了华尔街这一全球金融市场心脏发生的各类事件,它的金钱至上、它的纸醉金迷、它的尔虞我诈,它的冷漠无情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影片于1987年12月11日上映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就在影片上映之前,美国股市曾经一路大幅飙升,道琼斯指数从1980年的不到1000点一路上涨到1987年的2700多点。但是,1987年10月19日股市暴跌,美国迎来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一”,股市也遭遇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打击,许许多多的中产阶级一夜之间变得穷困潦倒。影片反映的时代背景让投资者有着切肤之痛,而道格拉斯也于1988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电影反映的是华尔街历史的一个片段,有时会让不熟悉那段历史、不熟悉证券行业的人看起来有些吃力。如果我们把记忆展开,把影片描述的片段放入整个美国华尔街的金融画卷中,你会发现它是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金融犯罪猖獗,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让少数人迅速成为巨富,却使大量无辜的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破产这一特定时代的缩影。 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不是投资者的家园,而是资本窃贼的巢穴——贼巢。 内幕交易“教科书” 让我们一起来打开书本,让资深记者、小说家詹姆斯?B?斯图尔特带我们了解华尔街贼巢吧。华尔街四大投资天才迈克尔?米尔肯、伊凡?布斯基、马丁?西格尔和丹尼斯?莱文在书中将会“教你”如何建立一个获取暴利的组织机构:构建自己的人脉网络,开立可以隐身的交易帐户,利用人性的贪婪,以利益共享为纽带让了解内幕信息的证券从业人员成为他们的信息员,随后在市场中利用资金优势、舆论优势,在消息公布前买入,消息公布后卖出。资本市场是个高效的信息市场,谁先掌握了信息,谁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暴利。太容易、太快速地获得财富,就会让人性中贪婪的一面不断放大,直至突破道德的底线。 本书的细节描写值得称道。在书中,你也会了解到一些华尔街特有的专业术语和特定名称——“吃豆人游戏”、“绿票讹诈”、“捕食者大会”,以及各种涉及内幕交易、恶意并购的案例。细节的描写让人深刻体会到贼巢搭建的过程,从中您会了解到华尔街人士之间的交流方式,会了解如何在利益同盟搭建完之后进行协同作战,会懂得适用于华尔街的语言体系。对于好奇于美国资本市场最黑暗时代特点的现代人们,并不希望只是纯粹的理论探讨和案例教学,他们更希望作者以详实的史料还原历史,还原场景,让历史的真实再现,而本书是作者在查阅了大量审讯记录和陪审团记录的基础上,经过细致的采访加工后奉献给读者的,因此“真实再现”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正义与邪恶 阅读本书,还让我有另外的思考。武林江湖有正邪之分,我们经常说到资本市场也是江湖,不同的投资方法属于不同的江湖门派。那么米尔肯他们在垃圾债券的成功,在恶意并购方面的成功,在内幕交易方面的成功,均是建立在损害市场三公原则和其他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的成功,常常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指责,类似国内市场曾经的德隆系、中科系、鸿仪系等等,那么姑且把他们当做是武林邪派。而相比之下,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彼得?林奇的“草根研究”、索罗斯“寻找市场错误”的投资模式,由于他们的公开、透明,更为市场所认同和接受,姑且把他们归为武林正派。在武侠小说中,邪派功夫,如《天龙八部》中的“吸星大法”、《笑傲江湖》中的“葵花宝典”等,常常威力无比,但是练习者和使用者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走火入魔,害人害己;而少林、武当等传统武学最后都是传承多年,被后人发扬光大。细细想来,米尔肯们算是邪派高手,巴菲特们则是正派的代表,在米尔肯邪派武功翻云覆雨的20世纪80年代,巴菲特还正在实践导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还正在修炼自己的内功心法。1987年美国股灾的发生,与经济有关,同时也与内幕交易横行、投资者信心丧失有很大的关系。邪派武功最终退居后台,而传统门派发扬光大,成为主流。米尔肯喧嚣一时,最后昙花一现,而巴菲特修成正果,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的化身,武林盟主的地位日益巩固。 而另一层面的正与邪,则是监管者和盗贼之间的较量,是一场正义和邪恶的较量,是信念和意志的较量。在本书中,你会了解到美国的监管执法机构对于市场的监控力度也是空前的。他们的执着精神,他们的独立原则,他们的职业操守,他们的专业经验,在本书中都有所体现。同样,精彩的细节描写让你有一种自然的紧张感,吸引着你迫不及待的读完全书,去体会从黑暗回归光明的艰辛和喜悦。 一念之间 回到电影,华尔街大亨戈登在一场股东大会上的精彩演讲:“贪婪是好的,贪婪是对的,贪婪是有用的,贪婪可以厘清一切,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对于生活要贪婪,对于爱情,对于知识……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贪婪,你们记住我的话,不仅能挽救公司,更能挽救机制失调的美国。”人是有贪婪的属性的,每个人奋斗的过程就是一部满足个人贪婪的历史,而贪婪与资本的结合,可以造就巴菲特式的资本辉煌,但也可以导致米尔肯们的毁灭。 自我反思,证券从业者,是愿意放纵内心的魔鬼,寻求刹那的光辉,还是愿意苦心修炼,平衡心态,找到贪婪和资本之间的平衡来成就辉煌,完全在于一念之间。 这本书,您是把它看做是证券市场上生动的戒律,还是吸取邪派武功“精华”的教科书,也完全在一念之间。 CCTV财经频道主持人 姚振山 书评(媒体评论) 比起一般的丑闻,华尔街的丑闻更让人厌恶,因为它总是伴生着投资者的灾难。《贼巢》对投资者的启示是,所有五花八门的证券诈骗背后,都有同一个蛊惑人心的幌子,就是“回报不一定要伴随着风险”它在每个时代都有变种,并且构成对人心的致命诱惑。 ——秦朔《第财经日报》主编 一个快节奏的冒险故事,涉及各色人物,他们可以给《达拉斯》和《豪门恩怨》中的主人公一两个启示……对任何试图弄懂“贪婪10年”的人,这都是一本必读之书。 ——《今日美国》 这是我读过的关于华尔街的最好的书……它讲述了一个微妙而辛辣的故事。然而,只认识到这一点就忽略了本书最为重要的特点:它全面而又真实地披露了金融市场的系统犯罪行为。 ——迈克尔·托马斯《纽约时报》 斯图尔特以爱憎分明的笔触描写了一群古怪、卑鄙和贪婪的人,他总是避免对事件进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描述。 ——《财富》杂志 对1990年达到高潮的金融丑闻的引人入胜地详细披露……一边叙述一边解释,使读者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理清金融和金融法的错综复杂。 ——《纽约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贼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詹姆斯·B·斯图尔特 |
译者 | 张万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198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5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7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京权图字01-2009-6358 |
版权提供者 | SIMON & SCHUSTER INC.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