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森林报(夏神出鬼没的夜行大盗彩色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夏统治的森林,满眼都是壮实的大青大绿。暑气炎炎的密林中,熊的一家正在树底下打盹儿;在闷热的黄昏,荒塘周围野鸟啁啾。夏是喜怒无常的,方才天上还挂着白晃晃的太阳,树林里山禽啄果,苔原上草绿连天,转眼闪电打在枯树上,活生生的火苗便舔上了灌木和草地……

《森林报》是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他用轻快的笔调,按春、夏、秋、冬四季,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了森林中的各种新闻。

本册为“夏”季篇。

内容推荐

你想象过森林里的飞禽走兽和昆虫是怎样生活的吗?

你有没有见过,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

你在什么报上能看到关于“林中大汉”驼鹿打群架、候鸟大搬家和秧鸡徒步走过整个欧洲的令人发笑的旅行消息?

其实大森林里的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在进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里也有森林里的英雄和强盗。

现在所有这些,在《森林报》上都可以看到了!

《森林报》是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他用轻快的笔调,按春、夏、秋、冬四季,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了森林中的各种新闻。

他不仅将动植物的生活描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还大方地传授了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现在,我们的《森林报》配上了许许多多鲜艳生动的插图,希望能增加你的阅读兴趣,帮助你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欢乐和知识!

目录

No.4 鸟儿做窠月(夏季第一月)

 一年——分作12个月的太阳诗篇

 各有各的住处

 林中大事记

 绿色的朋友

 林中大战(续前)

 祝你钩钩不落空

 集体农庄生活

 集体农庄新闻

 打猎

 东南西北

 打靶场:第四次竞赛

 广告:“神眼”称号竞赛

No.5 雏鸟出世月(夏季第二月)

 一年——分作12个月的太阳诗篇

 林中大事记

 林中大战(续前)

 集体农庄生活

 集体农庄新闻

 鸟的岛

 打猎

 打靶场:第五次竞赛。

 广告:“神眼”称号竞赛

No.6 结队飞行约(夏季第三月)

 一年——分作12个月的太阳诗篇

 森林里的新规矩

 林中大事记

 绿色的朋友

 林中大战(续前)

 集体农庄生活

 集体农庄新闻

 打猎

 打靶场:第六次竞赛

 广告:“神眼”称号竞赛

打靶场答案

“神眼”竞赛的答案及解释

试读章节

我们的一位森林通讯员,从加里宁省发来这样一份报道:

“为了练习爬树,我竖立了一根杆子。掘土的时候,我掘出一只小野兽,不知道这是什么兽儿。它的前掌有脚爪;背上有两片薄膜,像翅膀一样;身上长着棕黄色的细毛,像是又短又密的兽毛。这只小兽儿身长有5厘米,有点像黄蜂,又有点像田鼠。可是它有六只脚,从这个特点来判断,它该是一种昆虫。”

这种与众不同的昆虫,就是蝼蛄。它的确有点像小兽儿。难怪它有一个走兽般的外号,叫做“赛鼹鼠”。它跟鼹鼠最相像——前爪很宽,是掘土的好手。不过,蝼蛄的前脚还有个特点——生得像剪刀似的。它在地底下来来往往,就用这一双前脚剪断植物的根。鼹鼠的个儿大,力气也大,这种根,它用它邵强有力的爪子,一抓就可以抓断了,要不然也可以用它那锐利的牙齿咬断。

蝼蛄的两腭上,生着一副锯齿状的薄片,好像牙齿一样。

蝼蛄的生活大半是在地下度过。它跟鼹鼠一样,在地下掘通道,在那里面产卵,然后在那上面堆个小土堆儿,好像鼹鼠的窝一样。此外,蝼蛄还有两扇软软的大翅膀。它飞得挺好,在这方面鼹鼠可赶不上它。

在加里宁省,蝼蛄不多见;在列宁格勒省更少。可是在南方各省,蝼蛄很多。

谁要是想找到这种独特的昆虫,就在潮湿的土里找吧!最好是在水边、果木园里和菜园里。可以用这个方法捉到它:选定一个地方,每天晚上往那块地方浇水,用木屑把那块地方盖起来。半夜里,蝼蛄自然会钻到木屑下的稀泥里来。

马莎大清早就醒来了,急急忙忙穿上衣服,光着一双脚,就跑到树林里去了。

树林里的小山冈上有许多草莓果。马莎眼明手快地采了一小篮,转身跑回家,一路上,在被露水沾湿了的冰凉的草墩上跳跳蹦蹦。跳着,跳着,冷不防脚底下一滑,痛得大叫起来,原来她的一只光脚滑下了草墩,被什么尖东西戳得流血了。弗弗地叫了起来。

马莎哭开了,坐到旁边的草墩上,用衣服擦着脚上的血。刺猬不叫了。

突然间,一条背上有锯齿形黑条纹的大灰蛇,一直朝马莎爬过来了。这是一条有毒的蝰蛇!马莎吓得胳膊腿儿都软了,蝰蛇越爬越近,咝咝地吐着它那叉子似的舌头。

这当口,刺猬忽然挺直身子,小腿儿飞奔着,向蝰蛇跑去。蝰蛇抬起整个上半身,像根鞭子似的抽将过来。可是刺猬也够敏捷的,它连忙竖起身上的刺迎过去。蝰蛇咝咝地狂叫起来,想掉转身逃去。刺猬却扑到它身上,从背后咬住它的脑袋,用爪子扑打着它的脊背。

这时候,马莎才清醒过来,跳起身子,跑回家去了。

蜥蜴

我在树林里的一个树桩旁,捉到一只蜥蜴,带回家来了。我在一只大玻璃罐里,铺了沙土和石子,把它养在里面。我每天给它换水、换草,往玻璃罐里放一些苍蝇、甲虫、虫子的幼虫、蛆虫、蜗牛什么的。蜥蜴狼吞虎咽,大口地吞食着。它特别爱吃在甘蓝丛里生长的那种白蛾子。它很快地把小脑袋一转,朝着白蛾子张开嘴,吐出叉子似的小舌头,跳将起来,向那美味的食物扑过去,活像狗扑肉骨头似的。

6月25日。一天又一天,我眼看着一对燕子平辛舌舌地衔泥做窠。那个窠一点一点地大起来了。每天大清早,它们就开始干活儿。中午休息两三个钟头,然后又修修补补、堆堆粘粘,一直忙到日落前。老是不停地把泥粘上去,是粘不住的——得让稀泥干一干才行呀!

有时候,别的燕子也飞来拜访它们。如果猫不在房顶上的话,小客人就在梁木上待一会儿,嘁嘁喳喳,和和气气地谈一会儿话。新居的主人不会下逐客令的。

现在,窠已经像个下弦月了,就是月亮由圆而缺、两只尖角朝右时的那种样子。

我完全明白,燕子窠为什么做成了这个样子的,为什么左右两边不是均匀地增长。因为窠是雄燕子和雌燕子一同出力做的,可是它俩的干劲儿不一样。雌燕子衔泥飞回来的时候,它的头老是往左边歪;它干活儿很细心,它一个劲儿往左边粘泥,而且飞去衔泥的次数也比雄燕子多得多。雄燕子常常一飞走,就是几个钟头不回来,准是在云霄里和别的燕子追逐着玩吧!它落到窠上的时候,头总是朝右边。它干活儿当然是落在雌燕子的后面,所以它那右半边窠,也就比左半边短一块。因此,燕子窠两边的增长情况才会不均匀。

雄燕子那么懒,也不知道害羞!照理说,它比雌燕子还身强力壮呢!

6月28日。燕子已经不衔泥了,它们往窠里衔干草和绒毛,铺垫子。我真没想到,它们把全部建筑工程估计得这么周到——原本就应该让窠的一边比另一边增长得快一些!雌燕子把窠的左边堆到了顶,雄燕子的右半边窠却始终没有堆完。这么着,就堆成了一个缺一个角的泥圆球,右上角留了一个洞口。不消说,它们的窠就应该是这么个样儿的——这就是它们家的大门呀!要不然,这对燕子可怎么进它们的家呢?闹了半天,我当初骂雄燕子懒,是冤枉官了。

猫儿时常爬上屋顶,从梁木上往屋檐下张望。它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窠里的小燕子出世呢?

7月13日。两个星期来,雌燕子一直伏在窠里,不大出来。只在中午、一天中最暖和的时候,它才飞出来一会儿,那时娇嫩的蛋不容易受凉。它在屋顶上面打几个盘旋,捉几只苍蝇吃,然后飞到池塘边,低低地掠过水面,用嘴抄着水喝,喝够了,又回到窠里去。

可是今天,燕子夫妻俩开始一同忙忙碌碌地在窠里飞出飞进了。有一次,我看见雄燕子嘴里衔着一块白色的甲壳,雌燕子嘴里衔着一只小虫儿。不消说,窠里已经有了小燕子。

7月20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猫儿爬上了屋顶,几乎把整个身子从梁木上倒挂下来,想用爪子往窠里掏。窠里的小燕子啾啾地叫得好可怜呀!

 这节骨眼儿,不知哪儿飞来一大群燕子,大声叫着,急急飞着,差不多要撞到猫儿的嘴脸了。嗬!一只燕子险些被猫儿捉住!可了不得啦!猫儿又向另外一只燕子扑去了……

太好了!这个灰强盗扑了个空——脚一滑,扑通一声,从梁木上摔下去了……P26-3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森林报(夏神出鬼没的夜行大盗彩色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维·比安基
译者 王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55838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7-49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1
14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