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快乐有时候就在你的脚下,可是人们宁可踩着它烦恼。
如果你不快乐,就来这本书中认识行走40国吧,让周游了60多个国家的他,为你的身体里装一部永不停电的快乐发动机!
题目似乎有一点儿张扬,我想其实这并不是他的本意——想一想,这只是一个行走了许多国家的人,拍着你的肩膀温言问你:朋友,你为什么不快乐?
图书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其实快乐有时候就在你的脚下,可是人们宁可踩着它烦恼。 如果你不快乐,就来这本书中认识行走40国吧,让周游了60多个国家的他,为你的身体里装一部永不停电的快乐发动机! 题目似乎有一点儿张扬,我想其实这并不是他的本意——想一想,这只是一个行走了许多国家的人,拍着你的肩膀温言问你:朋友,你为什么不快乐? 内容推荐 十年前,我向往成为一个旅行家,希望能够走遍世界上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我定下这个目标的时候,我觉得它像一棵巨树一样高不可攀,而我的力量在目标的面前却是那么的渺小,周围的人也笑我是“疯子”,不切实际。 十年后,当我乘上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维京号”巨轮,跨越波罗的海的时候,我发现当初的向往并不是奢望,因为我已经走过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代序 听一个走了60多个国家的家伙说快乐 第一章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还拥有快乐吗 原来你并不快乐 快乐的真相 是什么偷走了中国人的快乐 我们离快乐还有多远 第二章 快乐究竟多少种 中国人,法国人,印度人,我们挂在世界的同一棵树上 盯着别人的脸看,你可以做东方的福尔摩斯 请正面对人,我们中国人的脸其实很漂亮 中国的快乐版图 第三章 所有的快乐都从不快乐开始 既然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那就让我掌握生命的宽度 我粗衣淡饭,我用眼睛品尝全球盛宴 人生最不快乐的是什么 生活太平淡,是因为没有人帮你撒一把疯狂的盐 死海,也是淹不死人的湖 每个人的梦想都可以找到落脚的地方 第四章 快乐是道选择题 快乐是道选择题:向前看,向后看 银行家和渔夫的快乐没什么不一样 小车夫的哲学: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 阳光是抑郁症的天敌 电梯都可以当你的会客室 上帝给了人嘴巴,不单是为了吃饭的 第五章 快乐是肆无忌惮的绽放 玫瑰之城的双胞胎老美女 洋杨二的大红花 俄罗斯女孩儿的一支烟 快乐是肆无忌惮的绽放 人人其实都是歌星,处处原来皆有舞台 在寂寞国度,被白发狂童传染快乐感冒 第六章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拥抱生命之柱 庞贝,告诉你拥有的每一分钟都是美妙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思想开放的国王 活人的家与死人的家 压在地球下面的大象 意大利人维塔告诉我什么是齐人之福 抓住快乐的手,不要轻易放 上帝把哈法德的钻石藏在了哪儿 第七章 谁与我快乐作伴? 谁是我的伴儿 做一个受欢迎的老外 打开心上的那把锁 快乐不一定要有目的 乐莫乐于好善 都灵的搞怪一家人 按摩师的艰辛礼物 与80后犯人同机 赞比亚有位光头美少女 内罗毕的黑孩子 第八章 快乐的发动机就在自己的身上 在旅行中触摸生命的质感 巴黎蒙太奇 风动公园与手摇音乐盒 希腊的开心果为什么比美国的开心 让人抓狂的阿拉伯数字 唯一重复走过的地方 溜冰老顽童和带风的人 一不留神,把心遗失在那个小镇了 春天和冬天的距离只有一个小时 第九章 痛并快乐着 任旅馆收我双份的押金 赌场里面没法赌的,是人生 岁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烦恼其实是个技术问题 多点弯路并不坏 痛苦之后的快乐 梦想不要压在箱子底 后记 别让你的快乐发动机停了电 试读章节 走在中国各大城市繁华而拥挤的街头,现代人的脸上最常见到的往往是毫无表情的样子,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的心理状况——麻木。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碎生活中,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是很多人不快乐的根源,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提起人的兴致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没意思。其实,“意思”都是白找的。 在旅行中,发现是一种快乐,当我发现并画出心中的神奇叶子图时,内心像孩子一样欢欣雀跃,也给我的旅途增添了许多别样的乐趣。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是一样的。 作为叶子图的补充说明,我最后说一下印度人,为什么说印巴人是单独的样子,夹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既拥有非洲人接近于黑色的皮肤,又拥有欧洲人立体的轮廓与五官,高鼻梁、双眼皮,还拥有东亚人的黑头发,集中了三大洲的特点。 为什么我画的L形图在拐弯的时候没有把非洲带进去,因为非洲是一个特例的民族,他们的人种交往有些局限于非洲这片土地,不像欧亚大陆,从古代开始便已经有丝绸之路、马可波罗。亚欧大陆,陆上有交界,而非洲被海包围着,少了很多外来交往,保持了更多的远古特色,比如肤色和相貌。 不过,非洲大陆与印度半岛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奇异的联系,我最初冒出这种想法是在印度,我在那里见到一些像非洲人一样很黑很黑的人。 我个人揣测,印度这片土地上本来是一些黑人,跟非洲人一样的人。印度下面像掉了一个地瓜的地方就是斯里兰卡,再往西一点就是马尔代夫,马尔代夫再往西面一点那就是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再往西就已经到了肯尼亚、坦桑尼亚,在我用脚步丈量过的这些国度,我都发现了些蛛丝马迹。 我在菲律宾看到很多土著,在新几内亚看到很多小矮人,就像小人国的人,黑黑的,样子和非洲人一模一样,在印度尼西亚也有,他们叫做土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公园里,土人就像动物一样给游人观看,像非洲人一样射箭,画着脸谱。 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才知道,一些科学家曾研究推测非洲南部与印度半岛之间曾存在过“地桥”,这一“地桥”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而是由两块大陆构成的,那里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并随着地球内部的剧烈变化而最终走向沉没。而如今的马达加斯加岛、阿尔达布拉群岛、塞舌尔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拉克代夫群岛等等,从非洲南部一直延续到印度半岛南端之间,极有可能是古大陆的残余。 为什么印度人会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在我们的审美中可以说是非常漂亮的。因为克什米尔这一带原本就生活着白种的中亚人,包括阿富汗人,中国的维吾尔人,这些人是欧洲式的五官,和黑人一结合就变成印度人现在的样子。 如果你到印度就会发现,南部孟买人的皮肤特别黑,越到南边越接近非洲人,克什米尔人的五官在杂交中战胜了非洲人的五官,而非洲人强大的黑色肌肤则占了肤色的上风。这就好比一杯墨汁倒进清水,水一定会染黑。一般来说,颜色越深的,在混合的过程中越占主导。 某次,我从卡塔尔飞去巴林,在机场看到一群人,样貌有一点接近中国人,又有一点接近印度人,但比印度人皮肤又浅一点,我便猜测他们是尼泊尔人,一问果然。其实,我只是用了简单的加法,就好比非洲加西亚人,一合起来就是印度人,印度人加我们的中国人的样子,两个照片一融合就是尼泊尔人,如果印度人加马来人,就是孟加拉人。 我自己十分享受这种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某种程度上说,旅游的最高境界不是行走四方,而是游走于每个人的脸上,我就是从最初的看山看水,渐渐变成看人。因为每个人的脸上都透露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透露着这个民族的特性,透露出这个国家的历史,也透露出环境带给他的一切,快乐或沉重,这一切在一张脸上都能够挖掘出来。 有的人旅行的收获是拍下了很多的风景照,而我最大的收获则是学会了阅读人,旅途是个发现的王国,人生是一段发现的旅程。在猜测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如果人生的每一天,都能有新的发现,那么才真正算是新的一天。 只可惜,大多数人在人生的路途中都走得太快了,行色匆匆,来不及思考一些事情。印第安人有句古老的谚语:当你走得太快的时候,请停下来稍微歇一歇,让你的灵魂跟上。 朋友的画外音 行走40国是在享受福尔摩斯的快乐。他看到的这些脸,当地人的邻居也每天都会看到的。但是因为司空见惯,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脸上有如此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一个局外人你就比较注意到这些东西。有些快乐,似乎只属于异乡人。 另外,说非洲人和印度人可能有关系,这很合逻辑。印度和非洲相近,世界上哪儿有狮子,只有印度和非洲有狮子,印度的狮子应该从非洲过去的,古代狮子能过去,为什么人不能过去?P20-22 序言 到2010年7月为止,行走40国其实已经走了63个国家,他以前更常用的笔名是“黑剑”。 初识黑剑的时候,这家伙头戴海盗巾(用自己的魔术头巾折的),手提红酒瓶(仔细看才明白是一把雨伞),加上一抹酷似托洛斯基的胡子,不由得让人心中一凛。 后来才明白他是怕我们找不着他,才打扮成这个样子。每次出门,黑剑的打扮都比较个性,这是因为出门时走散了是常事,而他这个样子一旦走丢了,同伴很容易把他找到。窃以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萨曾和一个体重300磅的大胖子一起出门,在街角上只要一比划超大号的面口袋,马上有人出来激动地告诉你这家伙往哪个方向去了,百试不爽。黑剑没有300磅,所以他只好用这种个性的打扮减少朋友找人的麻烦。 我问他,你干吗叫黑剑呢?后面的话我没出口——黑,似乎不是个很吉利的字儿。 他笑笑,说:“浓到极处便是黑。”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两眼闪闪放光。 黑剑的眼睛里有一种表情,仿佛孩子般的纯真。不过,仔细看去,又总觉得这份纯真有着别样的意味。 过了好久才恍然大悟——孩子眼里的纯真如石缝中涌出的泉水,长者眼中的沧桑是飞落红尘的黄沙。黑剑的眼睛里,是洗净黄沙后的清澈。 黑剑有一本相册,是他在走过的每一个国家交下的朋友。我曾对黑剑说,这本相册足以换来任何人的信任,因为你的每一个朋友,在相册中都笑得如此开心。不信任你,要冒暗讽63个国家的人都缺心眼的风险。 对这个说法黑剑不置可否,他说正是这个相册让他产生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高兴? 他的相册里的朋友,有的穷,有的富,有的辛苦,有的忙碌,很多人没有自己的房子,有的人走在街上都要提防炸弹的风险,可是,他们都在笑。 而这让他仿佛骤然发现,自己所住小区的电梯里,每个人都沉默而面无表情。他的很多朋友觉得自己快活不起来。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 想一想,似乎真的是这样,超高的房价,巨大的工作压力,教育问题,医疗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这一切,让我怎么快乐得起来?我总不能傻乐傻乐的吧? 因为最近在研究日本的当代史,我的感受是,任何一个国家大发展的阶段,都是人们难以承受的阶段,大发展中,人是最脆弱最难以适应变化的一环。 不过,看行走40国的眼睛,我觉得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忽然想起,这个今天快快乐乐的家伙,当初可是从忧郁症的边儿上爬回来的。 他说,他不想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但是阻止不了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其实快乐有时候就在你的脚下,可是人们宁可踩着它烦恼。 既然如此,干吗不告诉大家那些快乐在哪里呢?我问他。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题目似乎有一点儿张扬,我想其实这并不是他的本意——想一想,这只是一个走了60多个国家的人,拍着你的肩膀温言问你:朋友,你为什么不快乐? 全中国大概也找不到几个走了63多个国家的人,尤其这家伙还没多少钱,还不大会外语,还拿的是经常让某些签证官故意刁难的中国护照…… 所以,听听他说的话,我想,总是会有收获的——至少,你是在听一个快乐的家伙在讲故事。 萨苏2010年7月于日本神户 后记 看我博客的博友们和学我旅行方法的“梦走族”们都预计我会出书了。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我出的第一本书既不是驴友们盼望的实用攻略“行走40国省钱出国妙招”之类,也不是我在全国多所高校演讲过的励志话题“追逐生命的宽度”,而是一部关于快乐的书。 也许有人会说,你不是心理学家,你没有资格谈快乐!也许是这样,但是我自己发现,在我10年的周游世界的旅途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一个抑郁的人变成了一个知道怎样让自己摆脱烦恼快乐起来的人。 63个国家和地区的63段旅途,就像63面镜子,映在里面的尽管也有比我们中国人还不快乐的忧郁表情,但是在我的眼中出现最多的还是不同民族的笑脸。而且,越是多难的国家,我看到的笑脸越多,于是我开始去探究这些人保持快乐心情的原因。 在与不同民族的人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自己也越来越快乐了。尤其是这几年,旅行时我会把找快乐看得比找美景更重要,不仅要自己找乐,还要把快乐带给对方,为了让陌生民族的人见到我就会笑,我制作了一个秘密武器带在身边,那就是方便携带,百试百灵的“行走40国多功能魔术头巾”。头巾原有的几个用途被我开发出12种用法,而且它还是一本布制的快乐书,上面印了我写的快乐外语,以及我发现和总结的省钱妙招。在我演示的时候,神奇的效果总会令对方发笑。 我不是心理医生,我不是药物,我不能医治烦恼,但是我可以通过找乐减少烦恼。在与外国人的对比中我发现了学会找乐是多么的重要,并一直傻傻地实践着。 记得妈妈还在世的时候,她就一直不快乐。她从小喜欢唱歌,喜欢唱戏,但是为了爸爸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从重庆去到她一直都不喜欢的北大荒中俄边界。加上爸爸早逝,她独自带我们姐弟艰难生活,在我的记忆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她的埋怨,看到最多的就是她抑郁的表情,我知道我的妈妈不快乐,因此,我不想复制妈妈的人生。在我生病的那段时间,我发现妈妈那些抹不去的忧郁开始在我身上出现、蔓延。这是很可怕的。 随着在旅行中慢慢学会调节自己,我也更希望让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装一部永不停电的快乐发动机。也许你没有条件走出国门,但是你可以走出家门,或许只是换一个陌生的环境,换一种心情,你就会有新鲜的发现。而在这些发现中,静下心来,慢慢咀嚼,就会品出快乐的味道。 说实话,因为忙于准备去斐济、瓦努阿图和新西兰几个太平洋岛国旅行,这本书从酝酿到全部完成只用了2个月时间,中间一定有很多瑕疵。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王刚老师、徐滔老师、董路老师、卞祥老师的帮助,在此特别感谢。 另外,书中的画外音点评,来自旅日作家——萨苏老师。他不仅为书写序,还在我创作的过程中,回国帮我现场点评。真的很感谢! 终于完稿,在这本书诞生的时候,行走40国已经在太平洋岛国的旅途中了,这又是一次提前很久就预定的省钱行程。为了新书的筹划和出版,我的出发时间一推再推,都推到了斐济的旅游旺季了,搞得航空公司一再要求我加机票钱,还好,联程的最后一站——新西兰还是冬天淡季,我以此为由没有让商家加价的伎俩得逞,我仍然可以享用低廉的票价开始旅行。关于我常使用的打折机票网站,蓝色款的“行走40国多功能魔术头巾”上有印制,希望可以帮您省下几百到几千的旅费。 机票打折,但快乐不打折。但愿这一次的太平洋岛国之旅,又是一次发现快乐、拥有快乐、分享快乐的旅程! 独乐不如众乐!读者们,也请你带上你的快乐发动机,加足马力,让它永不停电! 行走40国 2010年7月20日于香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行走40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198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395.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66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