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空军武器图鉴/青少年百科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1903年12月17日,当奥维尔·莱特进行他划时代的第一次飞行的时候,他恐怕不会想到:当时那些在木制主梁上蒙上帆布,手工组装起来,在大风中被吹得东歪西倒,随时可能散架的玩意儿,除了供非常大胆的人满足“像鸟一样飞行”的欲望外,会有什么大用途。仅仅过了几年,飞机就成了军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当体会到飞机对于地面兵器的优势以后,各强国都建立了强大的空中武力。

本书将回顾军事航空史,讲述那些著名机种的故事,考察它们的得失。

内容推荐

本书是青少年百科系列丛书之军事科普文库,相信是一本很好的国防知识教材。

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铺天盖地,再到现在的主宰战局,空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军种,军用飞机也逐渐成为了真正的战争之鹰。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航空武器更是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

本书主要回顾军事航空史,讲述那些著名机种的故事,考察它们的得失。对于各种航空武器,书中也进行了介绍,希望读者对于世界空军武器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目录

最初的飞机和航空兵——蓝天不再安静

早期军事航空的尝试——空中争霸拉序幕

机枪协调器与福克式灾难——蓝天响起枪声

“红男爵”对抗“骆驼”——冤家路窄

齐柏林飞艇与“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最初的雷霆

Me109战斗机——德意志游隼

“喷火”战斗机——希望之火

“零式”战斗机——从天堂到地狱

F4F舰载战斗机——坚持就是胜利

Fw190战斗机——福克的伯劳

拉系列歼击机——苏联的空中精锐

雅克系列歼击机——飞机的海洋

P-47驱逐机——威力惊人的“大奶瓶”

P-38驱逐机——日本航空兵的噩梦

F6F战斗机——无敌的舰载精兵

F4U——二战最快的舰载机

P-51驱逐机——不是最强,却是最好

“台风”攻击机——战场多面手

二战后期的日本战斗机——注定不能实现的梦想

Me262——喷气机的第一次呼啸

二战夜间战斗机——“鹗”和它的“同类”

JU87俯冲轰炸机——斯图卡之灾

伊尔-2强击机——飞行装甲盒

二战日本攻击机与轰炸机——长腿的飞龙

SBD俯冲轰炸机——一击定乾坤

“蚊”式飞机——木质的杀人武器

图-2——二戏中最好的中型轰炸机

四发轰炸机——飞行的屠城者

B-29轰炸机——人类噩梦的制造者

F-80与F-84——朝鲜上空的喷气凶神

米格-15歼击机——悲剧性的领先者

F-86战斗机——米格的天敌

米格-21歼击机——落后的强者

F-4战斗机——可信赖的“鬼怪”

歼6战斗机——它是否可靠?

“幻影”系列战斗机——法兰西的骄傲

“鹞”式系列飞机——英国航空业的最后荣光

米格-23歼击机——悲剧性的落后者

米格-25——粗糙的快跑能手

F-14“雄猫”战斗机——绝对空中优势的开创者

F-15重型战斗机——为空战而生

F-16战斗机——小不等于弱

米格-29——虽败犹荣?

F/A-侣舰载战斗机——“大黄蜂”的第二春

苏-27重型战斗机——兼顾国土防空和夺取制空权

JAS39轻型战斗机——小国的“马路天使”

“台风”与“阵风”——欧洲乱流

F-22“猛禽”战斗机——空战终结者

F-35轻型战斗机——天生大赢家

A-4轻型攻击机——轻巧实用的天鹰

A-6重型舰载攻击机——舰载攻击机之王

A-10攻击机——皮坚牙利的“疣猪”

F-111轻型轰炸机——炸弹卡车

F11-117轻型隐形轰炸机——隐形震撼

B-52重型战略轰炸机——老而弥坚

图-22M中型轰炸机——航母编队的大敌

B-1B重型轰炸机——生不逢时

B-2隐形轰炸机——一次出击毁灭一个国家

歼10战斗机——中国飞机告别仿制

预警机——空中的魔眼

侦察机——更高、更快、更安全

军用运输机——军队的空中桥梁

军用无人机——无人即无恐惧

航空电子战——电磁空间的争斗

GPS制导武器——又便宜又好

航空武器之航空枪炮

航空武器之炸弹与火箭

航空武器之空空导弹

航空武器之空地精确攻击武器

尾声献给一切未知的军用飞机

试读章节

早期军事航空的尝试一空中争霸拉序幕

从飞机进入军队开始,感觉敏锐的人就已经联想到:魔鬼也是长翅膀的。其实,早在1899年的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上,就已经通过了《禁止从气球上或用其他新的类似方法投掷投射物和爆炸物宣言》(即1899年海牙第一宣言)。宣言经1907年重订后成为公约,法律效力一直保持至今。虽然宣言要求各缔约国禁止从飞行器上投射武器,但残酷的现实却跟人类的美好愿望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最初,飞机只能用于侦察。用肉眼观察地面敌军的动态,落地以后报告,这没有任何技术难度。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的强度提高了,因此可以在上面装一些更可怕的东西。

19lO年1月19日,美国人保罗·贝克和路易斯·鲍汉驾驶飞机在洛杉矶郊外的上空投下了模拟炸弹的沙袋;同年6月30日,著名航空设计师寇蒂斯亲自乘机,从15米高度向一个湖中的船形浮标投掷了模拟炸弹;1911年1月7日,莱特公司在圣佛朗西斯科附近,首次完成了飞机空投爆炸物的试验;同年,意大利海军的法尔芒飞机成功地进行了投放鱼雷试验……

这一切都意味着飞机军事使用的可行性。然而,如果没有战争的实践,所有的设想都只能是猜测,所有的试验也都只能是试验而已。但是,1911年发生了这么一场战争。

土耳其帝国衰落已久,早已沦为欧洲列强轮番蹂躏的目标。到20世纪,新兴的意大利王国决定从它身上捞取一些好处。北非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今属利比亚)土地贫瘠,没有大的经济价值,但正因为如此,列强对它的兴趣不大,不会招来激烈的竞争。这两地与土耳其本部之间被英国控制下的埃及切断,当地土军不多,而且北非人和土耳其人之间也存在矛盾,是容易夺取、有利于“弘扬国威、振奋民气”的绝好目标。

1911年,恰逢发生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意大利认为再不动手,恐怕会被列强抢先,遂决定以两地意大利侨民受迫害为由,发动战争。

意军此时已经建立了隶属于陆军的第一飞机连,决策层决定利用战争检验一下飞机这种全新的武器。10月15日,9架飞机和11名飞行员乘船抵达的黎波里塔尼亚。经过组装和适应后,23日凌晨正式遂行侦察任务。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专用的防空武器,土耳其也没有飞机,更重要的是,人们头脑中完全没有什么“空战”或“防空”一类的概念,因此意大利飞行员们压根没考虑安全问题,他们有的只是跃跃欲试的兴奋心理。

飞机在历史上第一次战斗出动的光荣,落到了队长皮亚扎上尉的头上。他于6时19分驾驶法国造的布莱里奥Ⅺ型飞机起飞,很快飞到了土军战线后方。他在那里安全地盘旋了近一个小时,迎接他的只有初升的朝阳。7时20分,飞机平安返回。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侦察飞行渐渐多起来。意大利人借助飞机可以看到飞行员肉眼所能看到的一切,这是从没有过的事情。从前,陆军侦察员只能看到敌方战线内最多1000米内的事物,飞机把侦察员的视线扩大了几十倍。

但被侦察的人们并不是傻瓜,他们看到飞机在头上天天低飞,慢腾腾地盘旋,内心的愤怒自然要通过武器发泄出来。10月25日,当意大利航空队副队长莫伊佐进行飞行侦察时,遭到地面步枪射击,降落后发现机翼上有3个弹孔,这是历史上飞机第一次遭到地面火力杀伤。从此飞行员们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驾驶了,一切空中规避和进攻的战术也从此萌发。

也许是出于报复心理,也许是本来就有计划,意大利人于11月1日采取了战争史上第一次轰炸行动。当天,加沃蒂少尉驾驶奥匈帝国生产的“鸽”式单翼机,在塔吉拉绿洲和艾因扎拉地区,向土军人员聚集的地方投掷了4枚各重2千克的手榴弹。这种手榴弹由炮弹的弹头改装而来,装有触发引信,放在座舱里,由飞行员用手解I涂保险投下。最初的炸弹成功地爆炸了,爆炸的震动、硝烟和巨响清晰地传到了飞机上。不幸的是它炸错了目标——击中医院。

对北非人民来说,信仰基督教的意大利比同宗的土耳其人更可恨。他们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使意军一再增兵后也只能控制在沿海地带。单纯暴力行不通,就要采取攻心之策。1912年1月10日,意军飞机向内地居民区投下了数千张传单,这是飞机第一次被用于心理战。

2月23日,意大利航空队队长皮亚扎上尉又将照相机固定在飞机上,尝试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空中照相侦察。受当时技术的限制,照相机在空中只能拍摄一次。这种侦察效果还不如目视侦察,不过毕竟开辟了空中侦察的新领域,后来的侦察机无论多么先进,照相仍是它们获取情报的基本手段。

由于战争的持续,意大利一再增兵,除庞大的陆军外,还调来了35架飞机。新来的飞行员们的创造力,一点儿也不亚于先到的同行。5月2日,意军第二航空队队长马连戈上尉进行了军事史上第一次夜间侦察,飞行时间约30分钟。在仪表极其简单、除了眼睛以外没有任何空中导航装置、机场没有夜航设备(其实当时的所谓机场,本身也不过是个有地勤人员和几辆补给车的小平地而已)的情况下,实施夜间飞行是需要极大勇气和很高技术以及不可缺少的好运气的。

马连戈并不以夜间侦察为满足,6月11日凌晨日出前,他进行了军事史上第一次夜间轰炸。而他的设备不过是将电筒固定在飞行帽(当时不过是一顶普通皮帽)上而已,当时没有强力电筒,很奇怪这样的“夜战装置”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

因为内无补给,外无援兵,土耳其不得不屈服。10月15日,土耳其与意大利签订了耻辱的割地和约,将包括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在内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了意大利。意大利将两地合并,称为利比亚,就这样结束了意土战争。

意军航空兵的战争历程到此也圆满结束,但这仅仅是军事航空的开端。同年爆发的巴尔干战争中,双方都进口了飞机,聘请了飞行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双方都动用航空力量的战争。

空中争霸的时代从此开始了。P4-6

序言

当1903年12月l 7曰,奥维尔·莱特进行他划时代的第一次飞行的时候 当1911年10月23日,皮亚扎上尉驾机对土耳其军队阵地进行窥探的时候:甚至到了1914年10月5日,凯诺中土创造了空战史上第一次击落记录的时候,他们恐怕都不会想到 当时那些在木制主梁上蒙上帆布,手工组装起来,在大风中被吹得东倒西歪,随时可能散架的玩意儿,除了供非常大胆的人满足“像鸟一样飞行”的欲望外,会有什么大用途。当然,它可以窥探一下数十里外敌军的部署,顺便丢下几个小炸弹吓唬一下他们。但似乎也就仅此而已了。

很少有人会想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飞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能够骤然来去,从上百千米外对地面部队进行密集不问断地侦察,发起有力地攻击。而地面部队对它们却只能被动地抗击。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飞机对地面部队来说有三个根本的优势:在空中飞行,只受空气阻力影响,因此速度比地面的车辆、人员快很多,二、空中飞行没有各种地形地貌的限制,无需回避,因此可以直来直去,无需在道路上行驶,三、飞机可以在空气中上下翻飞,自由升降,而不是只能在地上行走。

简单地说,飞机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机动性。

因此,当早期飞机的可靠性缺陷被克服以后,它们就日渐发挥其长处,逐渐成为了真正的战争之鹰。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铺天盖地,再到现在的主宰战局,空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军种。

本书将回顾军事航空史,讲述那些著名机种的故事,考察它们的得失。尽管它们彼此间差别巨大,但有着共同的名字:军用飞机,而且——请再次注意——与地面和海洋兵器相比具有机动性上的巨大优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空军武器图鉴/青少年百科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35599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926-6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