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见真相的男孩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部真人实事的作品,是一位小男孩的童年日记,讲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以及他看到的灵界。

这是一本欧洲灵修学经典,比《正见》更有启发性,比《遇见未知的自己》更具可读性。出版五十多年,在英国再版了14次。

本书自1953年出版后,重新定义了人们对“生命”与“灵魂”的观念,震撼人心长达五十多年。

书本封面由“世界最美的书”获得者朱赢椿倾情设计。

内容推荐

  起初,我以为自己见到的世界,就是别人眼中的一切;直到有人告诉我:“天啊,你有通灵眼……”

19世纪末期,一个英国小男孩用日记写下了他成长期的困惑。他生来赋有通灵的能力,能看见灵光和灵魂,能看见人身上死亡和疾病的颜色,能感应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

他成为父母眼中的“怪胎”,不断受挫,直到遇见家庭教师帕摩先生,才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师生两人在灵学上一起实验和探索,思考通灵的真相、人死后的世界,以及灵修的真理。

目录

引言

日记

补记

札记

后记

注释

试读章节

1月1日

我最好的朋友阿诺说,存新的一年里他要开始写日记。我说我也要写一本,希望有一天能把它印出来,就像爸书架上的那本佩皮斯先生的日记。我把这事告诉了蜜儿(我的姐姐),她跟我赌一便士的水果糖,说我写不了一个礼拜。可当我告诉爸妈时,爸说:“好啊,孩子,你写吧。记住:一什值得做的事,就值得做好。所以要好好写,要是什么词不会拼,就问问别人。”妈说:“是啊,别忘了你爸的话。”我就只好回答,不会忘了的。可是我很郁闷,无论做什么事,爸妈都要教育我……

蜜儿闷闷不乐的,因为爸告诉我们,礼拜二又要开始上课了。她说爸在学校放假时还要叫我们上课,太不对了。可爸说他不赞成小朋友放长假,他们没事做的时候就只会捣蛋。蜜儿说爸真是个严厉的老监工。要是被爸知道了,他会发多大的火啊……想不出还有什么可写的了。

1月2日

爸一早起床就心情不好,他的肝病又犯了。他对妈很凶,说培根太咸、蛋又煮得太老什么的。我听了很不舒服。这是苏珊(家里的厨子)不好,又不是妈的错,凶我妈是没道理的。

猫咪弄得屋子里臭臭的,爸也很生气。他说如果我们教不好宠物就不该养。蜜儿听了可不高兴了,她说猫咪拉肚子又不是我们的错。因为蜜儿对爸没礼貌,妈让她去背一篇祈祷文。我希望蜜儿不要对爸这样无礼。我知道爸的肝不好,因为他的光看起来脏脏的,蜜儿一定也知道。可是跟她讲也没用,她就只会叫我别吵。(“光”的涵义后文会提及。)

1月4日

妈说礼拜天只能在日记里写神圣的东西,比如教会之类的。要是我想写点别的,可以记在心里,隔天再写下来。

今天做完礼拜,我问爸“奸淫”是什么意思。爸抬头望了望天花板说:“这孩子!”妈的脸红了,说:“不要问那么多问题!”珍妮放了个屁就赶紧离开了房间,我们听到她在门外大笑。我和蜜儿咯咯地嘲笑珍妮放屁。妈皱起眉头,要我们规矩点。后来我问蜜儿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反应,她说不知道。我觉得他们这样很怪啊!因为“奸淫”是十诫里的词,牧师也在教堂里大声念过的。

1月5日

今天下午,妈带我去看牙医,医生往我的牙齿里塞了些像锡箔纸一样的东西。我问医生会不会不喜欢在人家嘴里拨弄呀,他说他不太在意。我说: “可要是人家吃了洋葱,一定会有点恶心吧?”他笑了笑,说: “是啊,那就不怎么开心了。”妈也笑了,可是她好像觉得我不应该说这些话,她说只有平民才会这么做。

到家后,我想出来一个扮牙医的方法,能赚些零花钱。我从吃完的巧克力盒里拿了点锡箔纸,揉成塞得进牙齿的小球,把它们装在瓶子里。我告诉苏珊,她牙疼的时候,给我两便士,我来帮她补牙。蜜儿骂我笨蛋,她告诉我苏珊装了假牙,不需要补牙。我可失望了……

1月8日

今天我跟蜜儿说我打赌赢了,她得给我水果糖。因为我没有像她讲的那样,一个礼拜后就厌烦写日记了。可是她回答,要我把日记给她看,才肯给我糖。我说这不公平,而且日记是秘密的东西。结果她一把抢过日记看起来,还边笑边说: “哎呀,你连单词都不会拼。我帮你挤牛奶好不好?”“挤你自己吧!”我气冲冲地说。(显然我当时并未意识到这句反击相当粗鄙。)“别那么粗鲁!”她喊了起来,“告诉你吧, ‘diary’才是日记, ‘dairy’是牛奶的意思。你真差劲!”她做了个鬼脸,把我漂亮的小本子扔了过来。如果是我大她四岁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对她吼“你干吗?”,就可以,可以……  P7-9

序言

在我身兼作曲人和超自然作家双职期间,收到过很多希望我作序的书稿,大多是女士寄来的。他们认为由我写序能增加作品的影响力。有些作者甚至希望我把他们写成名人转世,我自然拒绝了。因为他们的这类书稿本身就足以证明,这种说法仅仅是出于虚荣。这些描写灵体和通灵的书,让质疑灵魂存在与否的人去看可能还饶有兴味,可那些相信其存在的人读来便味同嚼蜡了。

然而《看见真相的男孩》却与众不同,和我读过的数百本灵异类书籍有本质区别。实际上没有一本书写得如此有趣、天真直率、时庄时谐,透着不经意的幽默。还有,正因为这本日记的小作者未曾想过说服别人相信他,反而才极具说服力。这是一个早熟的小男孩,他生来赋有通灵的能力(就像有些孩子有音乐天赋一样),能够看到灵光和灵魂。他以为别人也能看到那些,于是常常受人误解,遭到侮辱。尽管如此,这本日记仍然写得趣味横生。作者成长于维多利业时代,日记展现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情感和困惑——尽管他坚持删玄原日记多处,只保留那些让人读来愉悦或有益的部分,我对此颇感遗憾。也有人怀疑作者这样做是出于日记的不真实件,但很多借阅过原稿的朋友都强烈反对这种说法。鉴于这些对立的观点,我只能说,我一生中认识至少三十个人(有些相当熟识),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个小作者写到的通灵能力。此外,我相信今后也会有很多同样天赋异禀的孩子遭到误解。我能体会这样的心情,我也记得自己童年时的闲惑与情感。出于对占星学的兴趣,顺带一提,我和作者的太阳星座都是天秤座,所以我们有些共同的特质。但他的上升星座与我不同,这或许可以解释他的通灵能力。

作者遗孀告诉我,她在作者去世前,说服他将日记出版。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些条件:必须在他去世数年后方可出版,而且须换掉其中一些名字,他不想给在世的亲朋好友带来困扰。(作者自得其乐地用一些同样具有谐趣的化名来替代真名,这也充分表现了他的幽默感。)另外,他坚持改进日记中的标点问题,“医好”一些有拼写和语法错误的段落,免得影响读者阅读的心情。而在有些地方,他则保留了拼写错误,并非印刷或校对的问题。他拒绝采用夸张的书名,也不愿透露身份。妻子建议请一位超自然作家来写引言,对此他没有异议,只是觉得可能找不到这样的人。

关于作者:他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父亲是个商人,爱好阅读。作者似乎遗传了这一点,自小就热爱读书,也因此他的日记充满了诙谐幽默。他小时候会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看书。母亲却总是把书没收,她说:“这些书一点也不适合小孩子看。”的确如此,但我也觉得,正是看了那些书,才让这个早熟的小家伙写出了如此趣味十足的东西。

在日记结尾,我会补充更多作者生平相关之事。

西里尔·斯科特

1952年12月,于伊斯特本

后记

笔者为日记做了一些拙劣的注解,详见附录。现在我想补充一个简短的后记,给那些想法尚可变通的人。我知道你们愿意相信,在人世与天堂之间,有着唯物主义者无法想见的东西。

这本日记的作者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他从未滥用自己的天赋谋取钱财,或做任何不堪的用途。的确,他也犯过一些小错——可人谁无过?这反倒使我们的作者更具魅力了。

至于日记中多次出现的“长老”,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是神智学会的一员,而比较为人所知的神智学会导师有:古印度的大圣人(Mahatmas)和瑜伽行者口中的“玛赫西”(Maharishis)。这些伟大的灵体已到达了灵魂进化的很高阶段,远高于“世俗百姓”,也早已抛却了所有利己之念。他们尽力指引、教诲那些有良好意愿及一定资质的人,借此间接影响和提升人类整体。为达这一目的,伟大导师们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向“心灵空间”(mental-space)投射强大的念相(thought-form)。有能力回应这种振动的人,就可以用自身特有的表述将之描绘。因此,研究神秘学的人会稀松平常地发现,有些作家虽彼此相隔千里,写作主题、意图和角度全然不同,表达的想法却完全一致。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根本不了解神秘学知识,但他们本身却回应了伟大导师长久以来传达给门徒的内容。

比如,他们提出,尽管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法制,但国与国之间却存在混乱状态。这个想法由哈佛大学的斯特拉顿教授作了有力的阐述。在其著作《国际骗局》(International Delusions)中——正如伟大导师们所说的——斯特拉顿教授写道,任何企图通过各种“欺瞒、诡诈、盗窃、杀戮”来统治世界的尝试都会无一例外地导致灾难。事实证明,这说法再正确不过了。长老有句话极为贴切:“人类是一群桀骜不驯的孩子”,因为只有孩子会打架、会斗嘴,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应该彼此友爱……在此有点不太适合谈及我自己的论文——《以人为题》,很久之前写的。其中我谈到,这本日记以及作者信件的出版颇受争议,而我个人认为,是伟大导师们试图通过多种渠道向我们传播知识,这本书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例子。我的话并不能证明什么,唯有那些具一定灵力的人可以与伟大导师取得联系,证明这些崇高的灵体确实存在,并知晓他们的各种行动。其实那些纯净的灵魂,如同日记作者那样充满奉献精神的灵魂,他们应证了一句古老的神秘学格言,那就是:“当你准备好了,导师就会来到。”

西早尔·斯科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见真相的男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西里尔·斯科特
译者 冯倩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98836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