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文江南
内容
试读章节

祖母

祖母总是穿着那种老式的湖蓝色或黑色的衣服,总是在午间,在回廊的竹椅上打盹,那时候,空气里还回荡着水草、油树、柳树的气息。而在屋前屋后,那些小狗、小鸡们悠闲地在草丛间觅食。她15岁那年坐着船,摇啊摇,从很远的村庄摇到了这个村庄,然后,就是一辈子。童年时代,我喜欢跟在她的后面,从这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或者,从这个小镇到那个小镇。那时候,还没有“噪音”这个词。阳光里的乡间小道或者小镇的石板路。是多么安静。

祖母裹着小脚,走路晃悠悠的,每天去河边洗菜、淘米。那条河向三个方向流去。我一直以为她浩浩茫茫,很多年后,才发现她只不过是小小的水湾,很小。现在连那些绿汪汪的水也经常在干枯着。而那时候,每当雨季的时候,水就溢上来,望出去,像是置身在水的国度。我们用一些麻袋堵着门口。那些潮湿的日子,在回忆里也散发着潮湿的味道。雨雾中许多双眼睛在看着远方,有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河边的柳树下钓鱼。

总是荡漾着一些往事的氛围。情节变得如此模糊。只是我祖母叙述的语调如此清晰。推算起来,祖母生于1907年。在大学上现代文学课的时候,听老师讲五四文学,想着五四那年,祖母12岁,是一个江南的少女。在太湖边的一个村庄。在干什么呢?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徐志摩等等一串名字,意味着那个时代。而这些名字,是我祖母完全不知道的,当然也不会知道五四,然而,她知道许多光绪皇帝和长毛的事情,知道许多戏文里的故事,比如许仙和白娘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仿佛在时代之外,寂静地在雕花的屋子里,唯一的一次例外,是我听到她和我的堂姐悄悄地议论林彪的事,那应当是1970年吧。一晃,已经30多年了。最近,遇到许多人,他们都喜欢这样感叹:真快啊,10年过去了或者5年过去了。然后,他们继续吃喝以及工作,继续着那些蚂蚁似的烦恼,或者蝴蝶般的快乐。这个世界上,到处是快乐的人,也到处是不快乐的人。其实,你又何须感伤。

1990年的冬天,她离开这个变动不已的世界,永远地安宁。她的坟在桑树地里,那是童年时代的我们在夏天经常游荡的地方,有着许多隐秘的快乐。然而,现在是冬天,那里一定很寂寞。

会馆

《伤逝》里的涓生和子君住在会馆里。我读小学的时候,也住在一个叫作宁绍会馆的地方,是我父亲单位的宿舍。据说,解放前曾做过殡仪馆。现在想来,并不是殡仪馆,而是在此地的宁波人或绍兴人去世后暂时把棺材寄放在这里。那时候很热闹,有许多孩子。在晚间,大人们都去开会,孩子们在曲折的会馆里玩着各种游戏。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叫做“中国一美国”的游戏,分成两个阵营,然后用弹弓打仗。所有的孩子当然都要加入“中国”,而不喜欢美国(那时候我们怎么能够想到,十多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年轻人会疯狂地“到美国去”、“到美国去”)。那些木楼梯在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声里吱吱作响。

邻居的小男孩得了什么癌症,被锯掉了一条腿。他每天拄着拐杖站在会馆的院子里看着别人跑来跑去。不久,他站不起来了。几天后,就去世了。那个女孩子每天还是拉小提琴,她长得很好看,走路时手指微微地在动,像是在弹琴。后来她考上大学了。再也没有见过她。有一个老婆婆戴着一顶黑色的绒帽,经常在院子里喊她的孙子回家吃饭,说的方言我们听不懂。奇怪的是,我祖母在我家里的时候,常常和这个老婆婆聊天,她们说着完全不同的话。另一个女孩子,总喜欢坐在竹椅上看书,我记得她看过的小说里,有浩然的《金光大道》。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后来嫁人了。多年后,在街上见到她,是一个少妇,还是很安静的样子。 会馆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夫妻,就像北方的大杂院。1976年,我们搬到了新房子。那房子的新在于里面有自来水。在会馆里,是公共的水龙头。2000年,再次回到那条街道,发现宁绍会馆已经完全消失了。她旁边本来有一片蔬菜地,不远处有一长段残缺的城墙,也完全消失了。是繁华的街道和高楼。穿过那些精致的建筑物,恍惚之间,觉得眼前只是一片空白。

初恋

是有过那么一个女孩子的,是在杭州西湖吧。周作人好像写过一篇《初恋》的文章,写自己初到杭州,在旅馆里见到一个叫阿毛的小女孩,有了少年人的那点心动,那点牵挂。但这也许并非真正的初恋,只是情窦初开罢了,一点淡淡的感伤罢了。罗兰·巴特分析《少年维特之烦恼》,写成了《恋人絮语》。“迷醉了”,是初恋的状态吧。当然,初恋的状态还带点迷失,带点憧憬。男孩子和女孩子依偎在一起,想象着以后的日子。当然,以后的日子他们大抵不能在一起。偶尔,他们会邂逅,从彼此的皱纹里去猜测彼此缺席的日子是怎样的颜色。不过如此罢了。

即使真的在一起,又会怎么样呢?这样的问题其实很无趣,也很残忍。所以,关干初恋,还是不说的好。

季节

吉田兼好说:“万物因季节之嬗变而靡不具有各自之情趣焉。”离开江南先后居住在东北和华南,这两地前者有着漫长的冬天,后者有着漫长的夏天,四季的流转极其模糊,一年四季,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似的。偶尔回到江南,才重新感受季节的自然律动。

有一次在春天回去,一下火车,满眼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风中摇曳,满耳是蜜蜂嗡嗡的声音。骤然苏醒的感觉。从前江南的士人和女子,在春天去郊外踏青,或者从乡间赶到杭州、苏州去参加什么香会,那种场面一定有着无限的春意和魅惑。才子和佳人一定相遇在春天,但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秋天寂寂地老去?

在夏天,走过村落,走过淡白的梨花与粉红的桃花之间,走过草紫田,还有桑林。在夏天的正午,在修竹的阴影下,打盹做梦。在泻满月光的夜晚,在临河的路边,或桥头,听人讲狐谈鬼,讲从前的盛衰荣辱。

秋天是容易感伤的季节。城市的街道洒满了枯叶,而在乡间,一片萧瑟的气象。冬天大约是容易看破红尘的季节吧。纷纷扬扬的雪,覆盖了一切,一切都成白茫茫。想起从前的江南,有红泥小炉,温一壶酒,在雕花的窗内闲闲地喝着,一任帘外的雪悠悠地飘着。

渐行渐远

过了嘉兴,过了上海,过了无锡、苏州,又过了镇江,过了南京,列车在黄昏的暧昧里越过长江,驶入江北辽阔的大地。窗外是渐行渐远的江南。那是近20年前的镜头。转眼从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到了中年的平淡萧索。在京沪线或浙赣线上来来去去,窗外的景色有些永远如此,有些似曾相识,有些面目全非。至于江南,则永远在遥想之中了。

至于从云端里往下看,天堂般的江南只不过是一些模糊的轮廓,甚或只是一片迷雾。从飞机场沿着高速路向着杭州奔驰,突然想起一个写小说的女孩子的问题:劳驾,天堂的路怎么走?

此刻,你是在西湖的堤岸,如果正好有斜风细雨,正好有女子款步而来。你是否会觉得这一切很江南,很杭州。当然,那个女子会问:要不要导游?100元一天。当然你的口袋里会有许多张100元。只要拿出其中的一张,一个女子就会带着你去游览西湖。然后,就会发生一些春天的故事。

P196-201

后记

这是一本记忆的书

关于记忆,可以谈论许多,比如冒辟疆的《忆语》,说到回忆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我们最熟悉的是普希金的说法,无论多大的痛苦在回忆里都会变得甜蜜。记忆属于人类,是人类抵御时间的手段。记忆的反面是遗忘。我们在记忆和遗忘交替的岁月里消磨生命。

为了记忆,我必须结束文字,留下空白,为的是绵延更多的记忆。但在结束之前,我想交代一下这本书,这本记忆的书产生于2000年,20世纪和21世纪的交叉点,旧的仿佛在消失,新的仿佛在来临。最早她以《我的江南》这样一个名字出现。名字透露了作者内心的企图,想在这个遗忘的时代为自己留住一段江南的时光。现在因为某种因缘以这样一个名字再次出现,不仅里面的文字有所修改和增加,作者的心境也已经有所改变,不变的只是对于江南这个意象的无限眷恋。谢谢康静、刘志松等朋友促成了一段隐私的江南记忆,浮出水面,以印刷的文字把时间凝固。

2004年8月7日夜于广州

目录

开篇:源流江南

 水乡

 吴越

 美学江南

 日常江南

 美丽与悲哀

篇一:路过城市

 南京:同里秀N次历史剧

 杭州:策划一次完美的偷情事件

 苏州:过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

 绍兴:醉意朦胧的复仇

 扬州:赴一次官能的幽会

 无锡:迷失在街头的琴声里

 镇江:吃醋的滋味

 宣城:如何诱惑一张古典白纸

 宁波:关于海上丝绸的记忆

 常州:篦梁灯火

篇二:悠游小镇

 同里:退思心境

 周庄:适志心境

 南浔:阅读心境

 塘栖:漫游心境

 诸葛村:怀旧心境

 锦溪:痴恋心境

篇三:恋恋风月

 梁祝:蝴蝶梦里的青春哀怨

 白蛇:隐蔽的性感魅惑

 苏小小:风尘中的百合

 朱淑真:尘封的闺怨

 柳如是:华美的绝唱

 陆小曼:星光里的罗曼史

 唐伯虎:第一风流才子

 李渔:生活艺术家

篇四:随着流水

 横塘:流水声里的刹那惊艳

 白苹洲:流水声里的绵绵等待

 苕溪:流水声里的夜行人

 钱江潮:流水声里的豪迈与沧桑

 新安江:流水声里的神秘与惆怅

 富春江:流水声里的隐者

 楠溪江:天下一水

 白马湖:流水般的清雅

 河姆渡:流水声里最初的冲动和憧憬

 瓜洲:流水般的旅愁

篇五:约定断桥

 二十四桥

 枫桥

 断桥

 春波桥

 环桥

 宝带桥

篇六:踏遍青山

 从双龙洞到烂柯山:南柯一梦

 雁荡山:活泼泼地

 天台山:一念三千

 普陀山:坦坦荡荡

 东西洞庭山:飘飘渺渺

 芙蓉山:无心之得

 天平山:云自无心水自闲

篇七:闻香识庙

 妙喜寺

 天宁寺

 大明寺

 灵隐寺

 茅山

篇八:徘徊小园

 拙政园:守拙归园田

 留园:长留天地间

 网师园:悠扬于竹烟波月

 桑园:采桑径里逢迎

 竹种园:千竿万竿清影远

篇九:韵味生活

 货郎担

 茱萸

 荠菜

 曲水流觞

 过年

 梧桐

篇十:回到江南

 欲话因缘恐断肠

 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

 只为等我到此一聚

余篇:记忆江南

 祖母

 会馆

 初恋

 季节

 渐行渐远

 这是一本记忆的书

内容推荐

江南有诗性、有记忆。

这是一部关于江南人文旅游的地图书,内容有源流江南、路过城市、悠游小镇、恋恋风月、随着流水、约定断桥、踏遍青山、闻香识庙、徘徊小园、韵味生活、记忆江南等。

游江南,品江南,在行走中玩味江南的一切景象!

编辑推荐

本书从文化、历史与自然等角度展现江南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并配以精美彩图。

烟波浩渺的江南水乡,浓墨淡彩的江南古城,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闻名遐尔的江南园林,精致风雅的江南景物等交相辉映,呈现了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诗意江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文江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费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39057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2
出版地 广东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