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由总论和分论两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阐述、理清了跨国并购的内部架构,分论部分则就跨国并购的各类业务展开精要分析。本书集作者的权威性和内容的可操作性于一体,作者是一名知名资深律师,历经3年完成书稿,对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形势与政策的分析和把握均已成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书不仅可供相关领域的律师、金融专业人士、学者参考和借鉴,也可为国家立法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图书 | 跨国并购法律方略与财税金融政策问题探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由总论和分论两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阐述、理清了跨国并购的内部架构,分论部分则就跨国并购的各类业务展开精要分析。本书集作者的权威性和内容的可操作性于一体,作者是一名知名资深律师,历经3年完成书稿,对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形势与政策的分析和把握均已成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书不仅可供相关领域的律师、金融专业人士、学者参考和借鉴,也可为国家立法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内容推荐 跨国并购并不复杂!但是基于中国人与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顺序,即价值链正好相反,对于今天强调“走出去”的中国来说,如不转换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按照法律的思维去编织和安排跨国并购相关的交易结构和交易流程,则跨国并购的交易结构和流程与中国人传统的“价值链”相加,就很可能是一个“圈套”,在交易双方博弈或转嫁风险时陷入被动,并使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被“网住”,相关“价值链”的选择及其契约安排也就变成“枷锁”和不可拆解的链条。 跨国并购确实复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的这首描写庐山的诗,或许能够比拟跨国并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境,笔者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力争求真务实,揭示跨国并购的真容。 目录 第一编 跨国并购总论 第一章 跨国并购中的并与购 第二章 跨国并购的时机与目标的选择 第三章 跨国并购的主体 第四章 离案公司跨国并购 第五章 跨国并购的客体 第六章 跨国并购方案 第七章 跨国并购的监管 第八章 跨国并购中的对冲性安排 第九章 新形势下跨国并购的新型政治风险的管理与规避 第十章 外资并购在我国的立法与制度安排 第十一章 我国对海外并购的立法与制度安排 第二编 跨国并购分论 第一章 并购中的估值及其方法的选择 第二章 跨国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及重大问题的处理 第三章 要约收购 第四章 反收购及其策略和措施安排 第五章 协议收购 第六章 并购与股东利益保护 第七章 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 第八章 跨国并购方案中的税收管理与方案策划 第九章 跨国并购中的融资我问题 第十章 收购后的资源整合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跨国并购法律方略与财税金融政策问题探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段爱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082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8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12.290.4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