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遗珠(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周錬霞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名的美女画家,但她多才多艺,文采风流,决非“画家”身份所能完全概括的。谭正璧一九四四年编选《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周錬霞以小说《佳人》入选,与张爱玲、苏青、施济美等当时正走红的女作家并驾齐驱。本书作者把搜集到的她的新文学小说和散文合为一帙付梓,作为对这位诗文书画俱佳的绝代才女的纪念。

内容推荐

周錬霞(1908—2000)系江西吉安人,生于湖南湘潭,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书屋”,又名“忏红轩”。她自幼聪慧,喜爱绘事,十四岁为名画家郑壶叟入室弟子;十八岁开始在海上鬻画(据一九二六年十月二日《申报》载《女画家周錬霞赠画》)。一九三四年六月加入冯文凤、李秋君、陈小翠、顾飞等创办的中国女子书画会,成为这个现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子书画会的骨干。周錬霞擅仕女和花卉,风格工细,设色明净,时人誉之为“古雅奇秀”。吴湖帆、张大千、陈巨来等艺苑大家都对她的画品和人品有很高的评价。

“以丹青名于时”的周錬霞,还“工吟咏收法”。她十七岁时从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缰村学词,又从徐悲鸿外舅、蒋碧薇之父蒋梅笙学诗。她的诗词在当时就广受称誉,后人也认为她的“诗名更胜于画名,功夫尚在画外”(引自包铭新《海上闺秀·周錬霞》)。且举她发表在一九四二年四月和十月《万象》上的“忏红轩近诗”两首,以略见其妩媚中见清奇的诗词造诣。

难得的是,周錬霞对新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作过可喜的尝试。

正如陈蝶衣所说,周錬霞这位“女艺人之(文)笔,毕竟是不同寻常的”(引自一九四二年七月《万象》第一年第七期《编辑室》)。谭正璧一九四四年编选《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周錬霞以小说《佳人》入选,与张爱玲、苏青、施济美等当时正走红的女作家并驾齐驱。谭正璧承认周錬霞的“小说不过是出于她偶然的写作”,但他强调《宋医生的罗曼史》“除了情节曲折外,文章也流利可读”,《佳人》“刻划诗人的性格颇逼真”,《秋猎》“写得极好”,总之她“老练的笔调,不是老作家是写不出的”(引自《(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叙言》)。特别是她抗战胜利前夕创作的连载小说《遗珠》,以女性主义立场写一个童养媳骤然转交为都市摩登女性。这篇“乡下人”进城的另类故事,是四十年代“海派”市民小说的上乘之作。

一九五六年,周铼霞应聘上海中国画院。为首批女画师之一。“十年浩劫”中,她受尽折磨,一目失明,却请人篆刻“一目了然”章,可见其豁达正气。她一九八○年移居美国,直至谢世。

今年是周錬霞逝世十周年,除了她的字画在拍卖场上不断飙升外,记得她的人还有多少呢?我把搜集到的她的新文学小说和散文合为一帙付梓,作为对这位诗文书画俱佳的绝代才女的纪念。

目录

宋医生的罗曼史

佳人

遗珠

女性的青春美

新年回忆

露宿——螺川小品之一

秋猎——螺川小品之二

试读章节

沿着迈尔西爱路,悠闲地向着自己的家踱回来,经过一带矮矮的围墙,疏疏的竹篱;呀!这分明又是“绿阴如海女墙低”的境界,我不禁对里面沉沉的绿阴,望了几秒钟。终于徘徊的脚步,还是按着青石块一样的水门汀,向前走啦!道旁排列着的法国梧桐,也一齐披上了翡翠的衣裳。穿过蒲石路时,一阵初夏的南风,迎面吹来,暖洋洋而又软绵绵地,还留着春天的余韵;好像带来了几许的醉意,不,与其说是醉意,毋宁说是睡意吧!其实呢?都不是的,假使要肯定的说,那应该说:南风吹来了十二分的“懒”啊!

回到了家里,本来想躺着休息一会,又怕弄坏了刚“做”好的头发,何况已经五点半钟?我得洗好脸,化好妆,换好衣服丝袜皮鞋,等着那急性子的洛珠一来了,就可以出门,免得听她一连串的催促的调子。嗯!说她急性子,也许有些冤枉吧?就是真的急,也该原谅她啊!她已是一位二十七岁的大姑娘。

我在房里,踱了几个圈子,反觉得有些无聊,就泡了一杯菊花茶,点了一支茄楠香,坐在摇椅上,慢慢地呷茶,看报。可是这报,大部分在上午都已看过,再看真有些不耐烦;毕竟是等人心焦吧?但是时钟已到了七点十五分,我把身子前后摇晃了两下,忽然一个转念,觉得她自己的事,她不急,倒要我急,真变了“皇帝不急急太监”了!这样一想,立刻感到眼皮沉重,伸了伸腰,决计打一会瞌睡罢!把刚穿好的旗袍,脱了搭在摇椅的靠背上,重披上了睡衣,似乎急不及待地倒到床上;脚,只轻轻的踢了两踢,皮鞋就飞开去了!这时,已忘记怕弄坏头发,眼睛只一闭,就朦胧起来。

朦胧中,被洛珠一阵推醒,催我快些起来,我翻了一个身,问她为什么说好六点钟来,却过了七点才到呢?她拖我坐起,说是陪母亲买东西送一个就要动身离沪的亲戚,又怪我不该瞌睡。我笑着说:“世界上只有痴汉等老婆,我又不姓林,为什么要呆坐着等呢?”她把手里的皮夹,拍地一记封住我的嘴不许再说;我移动一下身子,两只脚挂下了床沿,看见自己的皮鞋,掼在老远,就用手点了一点,意思叫她拾给我,那知她却用脚踢了过来,一边咕哝着:“躺着就躺着好了,为什么要掼脱皮鞋?”我点点头说:“掼皮鞋倒不要紧,只要我不‘掼纱帽’就行!”

当我将要穿鞋的时候,先把丝袜拉一拉挺,大概她嫌我这样的动作太迟缓了,忽然双脚一跳,喊道:“哎唷!时候已经晏了,你还这样慢条厮理?”我抬起头对她瞟了一眼,忍不住笑地说:“你这样急,就不用我介绍罢!你去和姓林的进行速成科,连喜酒也可以省省,直接了当请我吃红蛋……”冷不防她把个头,当胸撞了过来,撞得我仰面一交,我禁不住捧着胸口,大声叫起来:“反了反了!世界上那有这样的道理?不用媒红来谢我,反而打起媒人来。”我说着,爽性赖在床上,她这才向我道歉认错,扶我起来,帮我把旗袍拿过来,可是浅蓝色的睡衣,前襟上已印上了一小块鲜红的她的口唇脂。

新华酒家的一室,除了两个穿西服的男宾是陌生人之外,其余全都熟识。主人张先生张太太,笑容满面地招待着;坐席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把洛珠和林銶排在一起。张先生介绍之后,才知道那白面孔有胡须的是刘医生,黑而带红的方脸,是宋医生;同时,这两位医生,各人递给我一张卡片。张先生又对我说:“你的身体不好,假使有什么医药问题,尽可请教他们,一定有忠实的贡献。”张太太又补充着说:“这不是希望你生病,因为希望你胖些,譬如打补血针吃补药等等的问题。”我忙点点头说:“是的!最近一年,时常闹病,身体尽不得健全,朋友们常常给我介绍医生,这原是关切我的好意,我是应该感谢的呀!”

这一席酒,最高兴的要算张太太,不住地帮着她的表弟林铼说话,而林铼反是斯斯文文地不大开口。洛珠今天的发言,似乎比平常更多了!散席的时候,我和她到盥手室。她很兴奋地向我眉毛一扬说:“霞!你看我今天的态度还好吗?”我笑了笑说:“好当然好啰!不过说的话,似乎略为嫌多了一些。”她把正照着的小粉匣,“嚓”地一声关上,伸长了脖子说:“你说我言多必失吗?”我说:“倒并不一定是这样,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第一次相见时的印象,是最最深刻,最最不会忘记的。印象好,后来纵有不如意的地方,一想到初见时的印象,总会存着一种谅解的潜力,减少许多烦恼。万一印象坏,漫说根本不会发生好感,即使意外地能够感情融洽,一旦有了误会,那初见的印象,就会乘虚而入地扩充起来,甚至能抹煞全部的感情。所以我的主张,对于生朋友面前,态度应该温文谦让,说话应该要言不烦,等到大家厮熟了,那就瞎三话四开顽笑,也是无所谓的;刚才桌面上,除了我之外,张太太你也只见过一次,其余的人都是初见,所以你问到我,我就要说你话太多,何况林銶……”这时董太太和金小姐也走进来了,洛珠用手臂碰了我一下,看她眼色的示意,我就把话咽回喉咙里去。走过扶梯边的穿堂时,她使劲握了一下我的手说:“你说得很对,以后我要留心,改变自己的作风!”

从新华出来,还有余兴,是张太太提议到百乐门去“消化消化”,那两位医生去邀来了一双女伴,刘医生介绍了一番的胡小姐,是瘦长的身材,最使人注目的,这样热的天气,还背着一只毛茸茸的白狐狸,一条大尾巴,摇摇晃晃地拖在左肩上。再听到她的姓,对于这不合时令的尾巴,几乎要失笑起来。坐定之后,她说着一口苏白,可是扭头摆颈,让一对长耳环不住地打着秋千,这副派头,实在有些“那个”。

宋医生的女伴姓沈,相当美丽,服装也很相称,但是宋医生反不及刘医生那么兴高采烈,老是默默无言的静坐着。

看过两场表演,我们也觉得有些倦意,于是,大家预备走了!沈小姐拈着一只白手套,头侧到宋医生的肩旁,似乎低而实在不低的声音说:“弟弟!我戴不上,你帮我戴一戴罢!”这语调听到耳膜上,简直有说不出的感觉,是一种带有黏性的鼻音。我和洛珠都为之一怔,而宋医生却是无可无不可的接过她的手套,连同桌上的一只,握到掌心里,毫无表情地催她走;在门口等车的时候,我看看沈小姐,至多不过像洛珠那样的年龄,再看看宋医生,显然有四十岁光景,怎么她反叫他“弟弟”呢?P1-7

序言

知道周錬霞的名字已有很多年了。但只知道她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名的美女画家,对她的生平和创作不甚了然。后来读《万象》杂志,始知她多才多艺,文采风流,决非“画家”身份所能完全概括的。

周錬霞(1908—2000)系江西吉安人,生于湖南湘潭,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书屋”,又名“忏红轩”。她自幼聪慧,喜爱绘事,十四岁为名画家郑壶叟入室弟子;十八岁开始在海上鬻画(据一九二六年十月二日《申报》载《女画家周錬霞赠画》)。一九三四年六月加入冯文凤、李秋君、陈小翠、顾飞等创办的中国女子书画会,成为这个现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子书画会的骨干。周錬霞擅仕女和花卉,风格工细,设色明净,时人誉之为“古雅奇秀”。吴湖帆、张大千、陈巨来等艺苑大家都对她的画品和人品有很高的评价。

“以丹青名于时”的周錬霞,还“工吟咏收法”。她十七岁时从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缰村学词,又从徐悲鸿外舅、蒋碧薇之父蒋梅笙学诗。她的诗词在当时就广受称誉,后人也认为她的“诗名更胜于画名,功夫尚在画外”(引自包铭新《海上闺秀·周錬霞》)。且举她发表在一九四二年四月和十月《万象》上的“忏红轩近诗”两首,以略见其妩媚中见清奇的诗词造诣:

过旧居有感归写海棠双燕即题

山河仍在事全非,惆怅东风燕子飞。

回首已无王谢第,海棠花外又科晖。

采桑子

当时记得曾携手,人醉花扶,

花醉人扶,羞褪红香粉欲酥。

而今只是成相忆,灯背人孤,

人背灯孤,千种思量一梦无。

前者寄托家国忧愁,后者状写闺秀恋情,均清新可诵。当然,一阕《寒夜》更为传诵一时:

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

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

丁宁后约毋忘,星华滟滟生光;

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难得的是,周錬霞对新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作过可喜的尝试。我见到的周錬霞最早的新文学创作是发表于一九四一年七月《万象》创刊号的散文《女性的青春美》,此后,接连在《万象》上刊出小说《宋医生的罗曼史》、“螺川小品”《露宿》和《秋猎》等。接着又应《万象》主编陈蝶衣之邀,担任一九四二年五月创刊的《万象十日刊》编辑委员,负责《万象十日刊》编务,这大概是她唯一的一次参与文学刊物的编辑工作,虽然为时仅三个月。

正如陈蝶衣所说,周錬霞这位“女艺人之(文)笔,毕竟是不同寻常的”(引自一九四二年七月《万象》第一年第七期《编辑室》)。谭正璧一九四四年编选《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周錬霞以小说《佳人》入选,与张爱玲、苏青、施济美等当时正走红的女作家并驾齐驱。谭正璧承认周錬霞的“小说不过是出于她偶然的写作”,但他强调《宋医生的罗曼史》“除了情节曲折外,文章也流利可读”,《佳人》“刻划诗人的性格颇逼真”,《秋猎》“写得极好”,总之她“老练的笔调,不是老作家是写不出的”(引自《(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叙言》)。特别是她抗战胜利前夕创作的连载小说《遗珠》,以女性主义立场写一个童养媳骤然转交为都市摩登女性。这篇“乡下人”进城的另类故事,是四十年代“海派”市民小说的上乘之作。

一九五六年,周铼霞应聘上海中国画院。为首批女画师之一。“十年浩劫”中,她受尽折磨,一目失明,却请人篆刻“一目了然”章,可见其豁达正气。她一九八○年移居美国,直至谢世。

今年是周錬霞逝世十周年,除了她的字画在拍卖场上不断飙升外,记得她的人还有多少呢?我把搜集到的她的新文学小说和散文合为一帙付梓,作为对这位诗文书画俱佳的绝代才女的纪念。

庚寅四月初七于海上梅川书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遗珠(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01115
开本 32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3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9
12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