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霆燕编著的《北京名片之颐和园》从东方园林传承数千年的造园艺术的角度,介绍颐和园皇家园林巅峰之作的独特手法。从人文的皇室文化、宗教信仰、民俗传说、戏楼街肆元素,到地理的借景、抑景、障景、象征、隐喻等手法以及山石、植物在建造颐和园中的巧妙运用,用东西方造园方式的对比,展示其虽为人造却似天成的皇家园林巅峰的艺术成就和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殊地位和魅力。
图书 | 北京名片之颐和园/北京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霆燕编著的《北京名片之颐和园》从东方园林传承数千年的造园艺术的角度,介绍颐和园皇家园林巅峰之作的独特手法。从人文的皇室文化、宗教信仰、民俗传说、戏楼街肆元素,到地理的借景、抑景、障景、象征、隐喻等手法以及山石、植物在建造颐和园中的巧妙运用,用东西方造园方式的对比,展示其虽为人造却似天成的皇家园林巅峰的艺术成就和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殊地位和魅力。 内容推荐 刘霆燕编著的《北京名片之颐和园》在吸收了建筑、园林、历史、绘画、诗词等专业研究的基础上,力求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超大的信息容量,展示颐和园中的人物与事件,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文化,活力与亲近。通过颐和园的古今变化,表现新北京的人文精神。 本书将我国的近代史与颐和园的命运结合;将园林布局与历史人物结合;将旧时景观与现实场景结合;将古代园林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将昔日皇家园林与今天人民乐园结合,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颐和园。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用镜头记录了百年一遇的颐和园日蚀,浓雾中飘逸的十七孔桥,瑞雪后晶莹梦幻的万寿山,奥运时流光溢彩的佛香阁,让颐和园的精彩瞬间成为永恒。 目录 世界文化的遗产 皇家园林的绝唱 颐和园中的故事 园林景观的经典 人民喜爱的乐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京名片之颐和园/北京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霆燕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6151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4 |
CIP核字 | 2013099070 |
中图分类号 | K928.73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0 |
宽 | 16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