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庄子的快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汇通文史哲,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开掘《庄子》中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生命智慧和生活态度。

本书是最美的《庄子》白话文翻译。作者没有拘泥于训诂考据的束缚,而是以一个时代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注脚,用王氏长句恣意挥洒,畅解《庄子》!将道家思想誉为“丹药”,并将《庄子·外篇》与《阿凡达》、小沈阳及近、当代史等联系在一起。

内容推荐

当王蒙的大块文章、俏皮幽默遇到庄子的纵横恣肆、奇思妙想,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惺惺相惜、他们会尖锐辩难、他们会激情唱和、他们会由衷赞叹……王蒙自己说,他们会共舞翩翩!

晚年的王蒙回首往事,与同样文思飞扬、同样命运跌宕、同样看破世事但又淡然处之、悲悯红尘的庄子以《庄子·外篇》为引子,娓娓而谈,纵论天下。他们感叹小沈阳经典段子的一针见血;笑侃《阿凡达》的至美理想;探讨募捐的合理操作办法;反思人肉搜索的是是非非;剖析近年的高考作文题;甚至调侃、挖苦自己身在其中的知识阶层的种种毛病、把戏……

王蒙带着我们阅读《庄子》,也引领着我们通过《庄子》审视现实生活、反思历史文化;老王使千年庄周活了过来,也在与庄周共舞的现代节拍中展现了两位智者跨越数千年但却一脉相承的生命智慧和人生态度。

目录

序诗 共舞的感觉

骈拇:人类为何如此多事/001

一 仁义道德的规范与说教,当真是这样多馀吗/002

二 不合常情必然会多忧多事/008

三 不认你的规矩,也就不受你的制/012

四 不要为了后天的目标而为难自身/015

马蹄:东方古典的阿凡达乌托邦/019

一 伯乐恰是害马的罪人/020

二 治理精明,仁义高唱,天下从此多事/022

三 圣人之过,文明之罪,呜呼/02

胠箧:圣人究竟为谁效劳/031

一 加锁又有何用,他偷走了你整个箱子/032

二 庄子戳穿了一个秘密:盗亦有道,道亦可盗/137

三 庄子的惊世之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043

四 是智巧与知识造成了乱局吗/050

在宥:治理的限度与虚位有国论/057

一 一些一心求治的人,其实是在乱天下/058

二 治天下者多么愚蠢,多么狼狈,多么害人/066

三 堂堂黄帝,最后还是要向广成子学道/072

四 去智去虑,解心释神,同乎浑沌,你得道了/076

五 什么样的境界才称得上高/080

六 怎么办昵,没的可做也还得做一点/os4

天地:登高四望,满目珠玑还是满目垃圾/089

一 原于德而成于天,妙语东方不败/090

二 智力、目光、迅捷,硬是体悟不了抽象模糊的道性/098

三 好事令人忧,真正的圣人不忧/101

四 德衰刑立乱始,庄子的警钟长鸣/103

五 回到泰初,回到本原,这个世界要不要重新格式化一次/104

六 儒家的说教是螳臂当车/108

七 正因为大道太高明了,便也能令人走火入魔/111

八 俗言常胜,至言难出,智者无奈矣/119

九 失性论,对于所谓成功者的警示/122

天道: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与传授的大道/125

一 虚静恬淡,天道无积,天也乐来人也乐/126

二 纵向分工思想的萌芽:上无为,下有为/132

三 仁政是不是装模作样/143

四 太精明的人是不受信赖的/145

五 永远不使自己的精神陷入重围/147

六 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糟粕而已/149

天运:天地与生命的乐章/153

一 庄子的天问/154

二 将仁义虚空化,然后是一片光明纯素/156

三 大道与自然的宏伟交响/160

四 人不该作茧自缚/167

五 仁义可以临时借居,不可久宿/172

六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176

七 六经不过是先王之陈迹,除了庄子,谁敢这样说/181

刻意:高论怨诽还是淡然无极/j85

一 不要刻意打造自己/186

二 恬淡虚无,若浮若化,不虑不谋,养神之道/190

缮性:拯救你自己/197

一 反潮流的夫子自道/198

二 警惕人类文明的下衰可能/203

三 破除官迷心窍的最有力的说法/207

秋水:灵性与思辨的一片汪洋/211

一 望洋兴叹,伟哉/212

二 河与海进一步讨论大小、内外、让争、精粗、贵贱、盈虚、为不为、然不然……/219

三 腿再多,无需策划举步先后;包围再严,无需劳碌解围招法/232

四 庄子的高论能将小打小闹的公孙龙彻底摆平/235

五 宁愿在泥泞中摇摇尾巴/239

六 向往庄子还是向往秋水中的白条鱼/240

至乐:超越得失、生死、变易的最高端的快乐/245

一 什么是至高的快乐,世俗的看法太糊涂/246

二 通达易变,超越死生/253

三 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可照搬与攀比/257

四 生有死,死有生,虫生豹,马中再牛出人来/260

达生:醉汉不伤与操舟若神/265

一 与天地合一,就能千秋不坏/266

二 实现与自然与大道的融合,接受天道的护佑/269

三 凝神者百粘百中,忘水者操舟若神/274

四 牧羊对于养生的启示:注意弱项与病灶/277

五 为什么有时候人为自己打算不如为猪打算更明白/280

六 思霸成病,白日见鬼,/282

七 呆若木鸡幻想曲/285

八 从能工巧匠的长技怎样升华到对于大道的体悟/286

九 修养到了家,该忘的自然就都忘了/292

山木:哑雁的尴尬、黄雀的教训与空舟的浩荡/297

一 急中生智的答复:有与无之间,/298

二 知道的多了,难免会犯蠢/301

三 空船论当真是千古绝唱/304

四 募捐的关键是真正做到自愿,这个提法很先进也很普适/307

五 不要自我膨胀,不要塑造自己,不要自讨苦吃/309

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22

七 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325

田子方:牛啊,庄生/327

一 田子方两句话,温伯雪子一露面,就把魏文侯、孔丘等摆平了/328

二 颜渊从孔子那里学“忘”的哲学/333

三 老子的终极关怀当然能摆平孔子/338

四 摆平鲁哀公,然后一个又一个、一堆又一堆地摆平/342

五 周文王既有眼光又能玩花招,接着摆平下去吧/345

六 真人当然不将官职放在眼里/350

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353

一 道是可知与可言的吗/354

二 从伟大的美丽出发,探求万物的道理/361

三 一谈就入睡,这才是道吗/364

四 汝身非汝有也/366

五 没有足够的陶醉与向往,你怎么可能体悟大道/368

六 道亦在屎溺,同时又是无问无应,无法问答/373

七 从有个无到连这个无也无了/381

八 在森林和原野是多么逍遥/385

后记/389

试读章节

四 不要为了后天的目标而为难自身

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

再说把自己的天性、本性规定为仁义的讲究与践行的人,哪怕做到了如曾参、史鳝一样彻底,我也不认为那有多么好多么高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五味烹调,虽然精通如俞儿,我也不认为那有多么好多么值得称道;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五声音乐,哪怕高明到与师旷一样,也不是我所信服的耳朵功用的极致;把毕生的精神献给五色美术,虽然高明到离朱那个样子,我也不认为那是眼目本性的极致。

这里庄周又碰上了一个现代性的麻烦,发达的社会带来了分工的细化,传送带、生产线就更加细细分割了劳动过程,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与成果的同时,造就了人的畸形。例如许多艺术家、大明星,他们的生活品质极端扭曲。某些学者的呆气,某些高级知识分子的矫情,某些政客的手段,某些商家的经济动物习气,都令人震惊。故而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将保证与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张。而早在庄周时期,他已经看出了分工化、专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可能。烹调料理,做得太过了,如俞儿那样,对他本人,不会有好处。音律乐声,精通到了师旷那样,其实违背了人的天性。还有离朱,精通美术,从庄子的观点看,对自己也并无益处。庄子的认识没有达到提倡全面发展的程度,他要的只是正常、逍遥、天年、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为了某个后天的目标而扭曲自身。而仁义的事情与此类事情同理,一辈子只知道仁义,和只知道韵律一样地不正常不全面。

但一部《庄子》中也时有自己与自己抬杠的地方,例如他描写的庖丁、做带钩者,其专业化、单一化,都达到了不亚于师旷、离朱的程度。

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

我所讲究的美好,并不是什么仁义的标榜,而是指自身天性的完满;我所讲究的圆满,并不是仁义的教训,而是对于人性与生命的自然而然的放手态度;我所讲究的耳聪,并不是指善于听到外物,听到万籁,而是指能够倾听自身的需要与呼声。我所希望的目明,不是指能够看得清外物与万象,而恰恰是指能够认识你自己,看见你自己。

那种看不见自身只看得到外物的人,只羡慕别人而不能自我欣悦的人,是不知道自己应该珍惜属于自己的一切,不懂得自身的内在需要,而只盯着别人的需要与别人为你所作的规范的人啊,是自己不适应自己的已成就、欲成就、自然会成就的角色,而专门去适应别人要求的角色啊。一个是盗跖,一个是伯夷,做事都很过分,为人都太别扭。唉,我面对大道玄德,深感惭愧不足,所以我是上不敢奉行仁义的节操,下不敢有别扭的行为啊。

这一段话说得简古,但含义深刻,联想的空间极大极宽。什么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可以有许多解释s首先,已有这样的解释:不按自身的性情、自身的需要、自然的趋势办事,而是按他人的忽悠、他人的规范、他人的诱引行事,于是出现了过分清高的矫情的伯夷,过分卑下的同样是矫情的即不近情理的盗跖。也可以解释为:看得到别人的毛病与责任,看不到自己的毛病与责任。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有牢骚,有不负责任,有堕落,直到今天谈起社会风气来,差不多仍是这样,一起痛骂旁人。还可能是看不到自己的幸运与成果,而只知道羡慕嫉妒别人的运气与成果,叫做“人比人,气死人”,也俯拾即是。这种人对自己缺乏了解也缺乏信心,老是拿别人作自己的目标、标杆说事儿。如与你一起同学的,他当上博士了,你没有当上;和你一起参加工作的,他当上老板了,你没有当上,便愤愤不平,便怨天尤人,却看不见自己已有的一切的珍贵与来之不易。不认同自己,不珍惜现有,总是认定自己冤屈倒霉,这样的感受本来可以理解,可以同情,但人人如此了,未免无益而且讨厌。你不是西施,你是东施,如果你健康阳光,你也会有快乐的生活,比充当美人计的主角更自然更幸福的生活;然而不,你非得以东施的形象谋西施的待遇,你可笑不可笑?可悲不可悲?我们说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我们说的 “生活在别处”(语出法国诗人兰波),我们说的异化,不是庄子早就指出来了吗?

不能说人类不需要这样的反省:人类费了那么大的劲,为自身的美好生活创造积累了那么多观念、理论、知识、技术,然而这一切都是必要的与聪明的吗?有没有多馀,有没有骈拇与枝指?有没有自找麻烦,自寻烦恼?不想不知道,也许会一想吓一跳。而庄子那么早就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了。你能不佩服他吗?

老王说:以畸足与畸指为例讨论仁义道德,有趣,但没有说透。第一个含义:骈拇枝指是儒家的仁义说教,外加多馀,自找麻烦,人为地把人生与社会复杂’化、艰难化、空谈化、作秀化。远了不必提,我们想想“文革”期间的讲用与灵魂一深处爆发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就很明白了。第二层含义,有人仁义上好一点,有人仁义上差一点,这也是自然的,就是有人很不对头,也如长了骈拇枝指一样,只能容忍,无劳大动干戈。道法自然,人有天性,各不相似,顺乎其常,第一你不要搞骈拇枝指,第二你不必急着去剪骈拇枝指。那么,我应该做什么呢?我到底能够做什么呢?仅仅一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太贫乏了吧?

P15-18

序言

共舞的感觉

蓬猜、蓬猜、蓬蓬蓬猜……

可见过思想的狐步?

可见过探戈舞者亮相时的冷面?

击打的鼓槌,

嘲笑的双簧管,

另类的身姿、挪动、飞旋,

信手拈来,花落如雨,

随机滚翻,惊人惊天!

天上鹏飞,地上风旋,

魔法师文章,精灵思辨。

气势汹涌,话语闪电,

野马奔驰,明星璀璨。

好不心惊胆战——

看这厮扫荡庸凡!

鬼哭狼嚎——嗷嗷嗷……

蓬猜猜,古往今来,猜猜蓬,

谁能跟上你华丽多姿的急转?

哈哈哈哈哈……

后记

本书讨论的对象是《庄子·外篇》文本,尽管对外篇的来历与著者有不同的说法,其内容与文字仍然是极有兴味与深度的,是值得为之写一本或不止一本书的。

本书在结构上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楷体字排印的,是《庄子》原文。另一部分仿宋字的,是笔者老王的现代汉语转述。再有宋体字排的,是老王的读后感、借题发挥、质疑与切磋。为什么不讲什么白话翻译而讲转述呢?我深感亦步亦趋地译下来,即使都译得“对”,仍然给人以文似断简、字如天书的感觉。读过白话译文,常常不是明白了,而是更加莫名其妙了。文言与白话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字对字、词对词、句对句的对应关系,需要有所分析,有所连结,有所破解,乃至不可能完全没有猜测。我最喜欢的是庄子对于古书好比古人的鞋印的说法。鞋印不是鞋,更不是脚丫子,离活人很远。但庄周的最大魅力是他的超级活性。老王追求的不仅是考察鞋印,而且是恢复庄周这个大活人,比活人还活百倍的智者,让我们一起去号他的脉搏,去听他的心跳,去与他抬杠,去给他鼓掌,去与他推推搡搡,也搂搂抱抱,说得更好一点就是与庄共舞。与庄共舞,其乐何如!

2010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庄子的快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75106
开本 16开
页数 3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55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