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说话办事一本通
内容
试读章节

有好人缘的人办事左右逢源,因此,平时我们都很羡慕那些善结人缘的人。那么如何才能赢得好的人缘呢?

清朝重臣张之洞就是一个高手。1884年5月22日,清廷任命张之洞为两广总督,张之洞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

而在当时情况下,要想做好防务工作,协调好粤省各方大员和军队的关系是当务之急。当时存在着满汉矛盾、湘淮矛盾、主客矛盾,而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则是“振雪不和”,即张树声与彭玉麟之间的矛盾。自“同治中兴”以来,清朝的主要军队为湘、淮军,两军素有门户之见。钦差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与前任两广总督张树声分别是湘、淮军的著名战将。朝廷调彭玉麟入广东的直接原因,正是认为张树声办理军务不善。张树声还曾经阻止彭来广州,所以两人关系紧张早已众所周知。

张之洞在奉命接署两广总督时,即致函彭玉麟,对他称颂备至,夸他以往屡辞高官不就,隐身江湖,过着逍遥闲逸的生活,可是一旦时局危难,他立刻挺身而出,丝毫也不计较职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精神矍铄地奉诏率军来到海防前线,从此南方边防多了一道可以凭倚的万里长城。在信中张之洞还对彭玉麟倚重有加,说自己来到南海,想让国防前线固若金汤,还必须依靠他的言传身教,希望他能传授机宜,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帮助自己做出裁断,并表示在某天一定前往拜访,亲耳聆听指教,不胜感激,等等。彭玉麟看了信后自然很高兴,对张之洞当然是倍加信任了。

张之洞笼络住了彭玉麟,就又开始安抚张树声了。而且张之洞抓住一个机会,成功地缓和并融洽了自己、彭玉麟、张树声三人之间的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张树声督粤时,有不少人参劾他,说他枉情徇私、巧取财物、玩视边防、贻误地方、名不副实、难胜重任……于是朝廷要求彭玉麟、张之洞查清复奏。张之洞知道,张树声虽已革职,但仍有相当势力,原领淮军各部自不待言,即便是各府州县官吏,也多有攀附,值此时危用人之际,不应自毁长城。因此,他在接到谕旨后,经过斟酌,向张树声通报了谕旨及各条参奏内容,准许他申辩。后来又与彭玉麟密谈,想方设法使彭不计前嫌,同意共保张树声,最后两人联合递上了一份“查复张树声参劾折”。

该折篇幅很长,折中对参劾张树声的各条一一做了答复,在许多方面,张、彭显然在为张树声遮掩,如张树声对彭玉麟“外忌内和”一条,原奏内称:兵端已起之时,张树声畏懦不前,而把彭玉麟推到战争一线,而且只让彭玉麟三干部下中的一千人前往琼州,而把另外的两千人全部留下。张树声把艰巨的任务交给彭玉麟,但是却不给他权力与兵力,这就使得彭玉麟即使是智勇双全,也难以施展身手。对此,张树声辩称:……法越兵端已开,树声两次奏请出关,身当前敌,但是并没有接到谕旨,因此是否畏懦不前,毋庸置辩。上年十二月初四日奉旨:“琼州预备空虚,著派彭玉麟迅速前往,择地驻扎等因,钦此。”于是马上与军臣长善、前抚臣裕宽会商,大家都觉得琼州在偏隅,是边防重地,自己身为总督应该坐镇指挥,不能轻易前往,否则会使军心无所依傍,于是大家一致认为派道员王之春等两营赴琼驻防,当时会同彭玉麟致电总署,并有记录记载当时的会奏情况。所以用千人的兵力来防守琼州,其余的兵力留下,并非是树声一人之见。

张之洞、彭玉麟也奏称:彭玉麟去年冬天到达广东海防前线之后,所有的筹议诸事,无不和前督商榷,至于出兵千人于琼州,实在是因为军饷不足,不能派更多的将士前往了,真的不是张树声故意牵制。至于身临前敌,挺身而出,为国出力,这是每一名将士的分内之事,彭玉麟应当尽心尽力而为之。彭玉麟率兵奉命督办粤防,军中之事,应当自主,不至于遭受张树声的忌妒而被驱遣,这是不言而喻的。

张、彭在奏折中不仅为张树声一一做着辩护,而且称赞他一贯做事谦虚谨慎,久经疆场,一直刻意自爱,在各地为官都是孜孜求治。至于被参原因,都是因为属僚妄生揣测,怀疑他排挤其他将领。由于人们不了解情况,各存成见,于是流言就多了起来。

张之洞和彭玉麟的做法当然令张树声感激万分,就这样,张之洞抓住这一关键事件,不但消除了张树声对自己的猜忌,而且使张、彭之间的芥蒂顿然消除。三人关系因此融洽起来,张之洞内外调度就顺手多了,从而使广州的防务得以顺利进行。

张之洞通过化解淮军将领张树声和湘军将领彭玉麟之间的矛盾,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又赢得了湘淮两军的人心,可谓一举而两得!此可谓巧结人缘。

想拥有好的人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地苦练内功。好人缘的人应具有以下特点:①诚实待人;②深谋远虑;③理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④不得罪别人,懂得尊重别人;⑤具有诚实、守信的好习惯;⑥善于团结协作。人缘好的人,在社会上的形象一定很好,社会评价也高,因而在和别人办事中容易得到理解、同情、支持、信任和帮助。

所以一个人缘好的人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P11-14

目录

第一章 说话办事规则的取舍艺术

 上篇:必须遵守的说话办事规则

1.顺其自然,尊重规律办事

2.注重实际,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3.敬重别人,满足他人的心理需求

4.把握分寸,为自己留有余地

5.不揭人短,多给别人留面子

6.协调关系,人缘大于事缘

7.分清场合,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8.恭敬谦逊,多说润滑关系的人情语

9.了解对方,赞美要真诚

10.成人之美,复杂人生的立足基点

11.责人如责已,别用批评发泄心中的不快

12.打破常规,不走旧路子

 下篇:放弃那些让自己被动的说话办事方式

1.切忌交浅言深

2.避免说话不“过脑子”

3.对市侩小人不能缺少城府

4.如果超出原则的底线绝不能忍让

5.办不到的事别硬撑

6.拆掉沟通时的“架子”

7.杜绝不给别人说话机会的毛病

8.消除强迫剐人的“怪癣”

9.改掉优柔寡断的弱点

10.谎言使自己的信用打折

第二章 说话办事技巧的进退方略

 上篇:掌控以退为进的说话办事技巧

1.学会倾听

2.制造谈话中的共同话题

3.运用非语言传递信息

4.“含糊法”交际要诀

5.灵活运用沟通潜能

6.找到一位替你穿针引线的朋友

7.让别人心顺才能让自己事顺

8.拉近与陌生人距离:没话找话说的诀窍

9.出奇制胜,巧妙运用“激将法”

10.有礼有节,灵活应对非常场景

11.妙语反击无理的行为

12.了解对方的弱点

13.暗示比直接批评更有效

 下篇:远离“得寸进尺”的说话办事技巧

1.丧失本色:唯唯诺诺未必能讨好人

2.交际之患:好争论容易伤感情

3.急功近利:心急难吃热豆腐

4.兵高压帅:讲话不会察言观色

5.心平气静:小地方让步无碍大雅

6.旁敲侧击:换一种批评方式

7.不气不恼:求人碰钉仍争取

第三章 说话办事心态的增减算法

 上篇:增强积极健康心态

1.难得糊涂

2.培养开朗的性格

3.适应周围的环境

4.做战胜困境的强者

5.培养冷静自制的心理习惯

6.好马照吃“回头草”

7.挨骂是有效的“收益点”

8.从容应对压力

9.正确对待冷遇

10.顺境中也要广结善缘

 下篇:减掉功利是非之念

1.改掉投机取巧的观念

2.摒弃自卑的灰色心态

3.扔下完美主义标准

4.消除嫉妒之心

5.化解嫉妒之念

6.不宜强求别人的回报

7.仇恨的烈焰会烧伤自己

8.自我挽回: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糟

9.适当冒险:凡事求稳并非良策

10.“经验”误事:没有所谓的想当然

11.拓宽胸襟:让不满消于无形

12.化敌为友: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四章 滴水含光:说话办事细节的把握标准

 上篇:在说话的环节上展示自我素养

1.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平时积累你的口才

3.自我介绍要得体

4.清楚地表达出自已的想法

5.社交中巧妙提问

6.注重细节:消除沟通中的障碍

7.抑扬顿挫:让你的声音更有魅力

8.快慢适中:控制自己的语言

9.遣词造句:运用手中的“调色盘”

10.摆正心态:像对平常人一样与名人交谈

11.消除距离感:用平常心与富人交谈

12.互通融合:以请教之心与老年人交谈

 下篇:丢掉有损个人魅力的不良小节

1.对人不满不必形于言辞

2.空头支票开不得

3.客气话太多招人烦

4.幽默不能太随意

5.不要当面揭人短

6.改掉不良的谈吐习惯

7.用语得当:避免你的赞语引起误解

8.真诚不敷衍:夸人要夸到点子上

9.因人制宜:赞美应区别不同的对象

第五章 纵横捭阖:掌控职场中的“与”、“得”方法

 上篇:遵守职场规则

1.主动向别人打招呼

2.说好各种即席发言

3.避开拍马的嫌疑

4.掌握说“不”的艺术

5.不做办公室的“末等人”

6.克服升职路上的阻力

7.为升迁的机遇做好热身

8.消除同事间的误会

9.求同事办事有讲究

10.做办公室中的“受欢迎者”

 下篇:规避不成体统的说话办事方式

1.工作场合莫谈私事

2.玩笑不能开过头

3.别在背后议论别人

4.勿干扰同事的生活

5.管好自己的嘴巴

6.不可贸然向上司进谏

7.勿和上司称兄道弟

8.建议想好才能提

9.同事间聊天的禁忌

10.别在他人之上出风头

11.功劳面前先说低头话

12.打开客户的话匣子

13.重视电话沟通

14.正确应对客户的“不”

15.用软话平息客户的怒话

第六章 栉风沐雨:懂人情世故,说话办事才有底气

 上篇:采取灵活处世的为人之道

1.察言观色:通晓人情世故

2.礼尚往来:保持联系是强化感情的“催化剂”

3.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对方意图

4.以“硬”碰硬:扮“恶”保护自己

5.未雨绸缪:在感情的账户上多存些钱

6.“退”即是“进”:凡事退让三分

7.低头认错:自责换来谅解

8.谦让随和:勿得罪小人

9.曲尽其妙:提高自己的“语商”

10.难得“征服”:笑容是一种武器

 下篇:去除不合时宜的做人做事方式

1.做人不可一味傲慢

2.亲戚“常走常新”

3.能言善辩不是强词夺理

4.凡事想好再做

5.提升效率,增强时间观念

6.理清顺序,按条理办事

7.机敏果断,分清轻重缓急

8.示假隐真:关键时刻要懂得保护自己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说话的目的是为了办事,所以解决具体问题是说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一个人的说话能力,是获得社会认同、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同事喜欢、朋友帮助、恋人亲密的必要条件。

近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说话的重要性因此可见一斑。

纵观中国历史,因为会说话而成功者比比皆是。苏秦推行其论,而身配六国相印;诸葛亮舌战群儒,而使孙刘结为战略联盟。“一言以兴国,一言以丧邦”,这些都显示了语言艺术不可思议的魅力和无坚不摧的力量。

追古思今,我们面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代社会,说话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时刻离不开说话,而且在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中,更少不了好口才的推动。能说话和会说话,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成为成功者不可或缺的素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说话,非常容易;但要学会说让别人爱听的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后者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是不容忽视的。难怪台湾著名成功学家林道安说:“一个人不会说话,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对方需要听什么样的话;假如你能像一个侦察兵一样看透对方的心理活动,你就知道说话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了!”

的确,“说话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生活中,有些人本领极高,他们精通业务,才思敏捷、学识渊博、文采飞扬,但是就因为不会说话,或者总是说让人别扭的话,结果总是让自己活在气喘吁吁的感觉之中;相反,有些人本领一般,但是就是有一张好嘴,结果做什么事情都顺顺利利。这种结论,不是简单得来的,而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金科玉律。

如何让说话成为你生活中做事的助推器呢?这其中就涉及一个取与舍的问题——取让人感觉舒服的话来说,做让人感觉愉悦的事;舍弃那些让人尴尬的话,以及让人揪心的事。当然,这其中有许多技巧需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本书即是以实践为蓝本,经过提炼而列出的说话办事中的取舍之道,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总之,说话的水平有多高,在一定程度体现出做人做事的水平有多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话的高手必定也是一个会做人善做事的高手。

编者

2010.4

内容推荐

说话办事的能力是获得社会认同、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同事喜欢、朋友帮助、恋人亲密的必要条件。

说话办事的表现是左右逢源、滴水不漏,是能上能下通融达变。

在人们日常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则,虽然没有人强迫你去遵守它,但一旦违背,说话办事的效果就会打了折扣。

从细节入手提高说话办事的水平,就能成为说话办事的高手。

编辑推荐

如何让说话成为你生活中做事的助推器呢?这其中就涉及一个取与舍的问题——取让人感觉舒服的话来说,做让人感觉愉悦的事;舍弃那些让人尴尬的话,以及让人揪心的事。当然,这其中有许多技巧需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本书即是以实践为蓝本,经过提炼而列出的说话办事中的取舍之道,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总之,说话的水平有多高,在一定程度体现出做人做事的水平有多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话的高手必定也是一个会做人善做事的高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说话办事一本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893085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19-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6: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