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特别版)/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除前言和绪论外,共有九章。正文部分以时间为序,大致阐述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亨利·卢斯的《时代》、《财富》和《生活》三大杂志对蒋介石政府及抗日战争初期战况的报道;美国联合援华会的成立及1941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筹款的情况;美国参加二战前联合援华会和时代公司对中国的宣传;蒋介石夫人宋美龄1943年轰动美国朝野的访问;1944年史迪威被召回后美国媒体对蒋介石政府内幕的揭露;二战临近尾声、盟军胜局已定时美国对国民党的乐观看法;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占上风后美国的悲观论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媒体对“丢失中国”谁之罪的问责。

本书的中心论点是:1931—1949年美国的中国形象是一种不顾中国实际、由传教士激情和卢斯媒体误导的幻象,而美国的对华政策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一幻象之上。

内容推荐

本书描述了20世纪上半期美国公众的中国形象及其成因。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是基于传教士激情,由卢斯媒体误导、赛珍珠小说强化,再由宋美龄推向高潮的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形象,是美国人按自己的理念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反映了美国人的希望和梦想,其背后是美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不过这种中国幻象在当时对中国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促使罗斯福政府采取制裁日本、帮助中国的政策,并最终废除了带有种族歧视性的《排华法案》。

目录

译者的话

致谢

前言

绪论 美国传教士及其创造的中国观(1890-1931)

第一章 亨利·卢斯和时代公司的崛起

第二章 时代公司和它的中国赌注

第三章 美国联合援华会及其塑造的中国形象

第四章 中美同舟共济:光荣的战争年代

第五章 宋美龄和中美关系的人格化

第六章 二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内幕

第七章 “美国世纪”的曙光

第八章 “美国世纪”的倾塌

第九章 与浪漫化中国观的悲情告别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特别版)/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
译者 姜智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62024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3.094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0-2008-383
版权提供者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