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学与艺术研究(第2辑)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美学与艺术论文集《美学与艺术研究》的第二辑,主要内容包括中西美学和环境美学、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等具体门类的研究和探讨,除对传统思辨美学论述外,也对书法、音乐、绘画、舞蹈等问题作了研究。

目录

中国美学

 宗白华与中国现代美学

 会通中西的美学研究——刘纲纪美学思想散谈

 从差异到延异——中国美学的后现代语境

 《诗经》山水意象及其审美文化价值

 孔子的生态情怀及儒家在气韵美论生成中的作用

西方美学

 里尔克的象征主义诗论

 美的规定:从理念、灵魂到上帝——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中世纪美学的影响

 论席勒审美教育的结果

 近代西方美学的心理学倾向

 心理学与美学的相互生成

 海德格尔诗意语言思想的演变及限度

环境美学与设计美学

 环境审美与中西美学的发展

 荒野:我们的灵魂之所

 公共交通景观: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论公共交通景观化的可能性

 现代设计的转变——由“物”到“事”的展现

 传承传统创新时代——传统服饰的创新设计问题

造型艺术研究

 “震电惊雷之字”——简论郑板桥书法、篆刻的艺术审美特征

 限定与创造——书法转型的定位与选择

 有意味的形式——从美学角度看中国书法艺术的流变

 作为风格概念的“黄徐体异”

 “逸品”画的风格及其成因

 西方色彩的中国言说——赵无极作品解读

表演艺术研究

 《溪山琴况》中的琴音之美

 梅特涅钢琴奏鸣曲《回忆》oP.38,No.1之曲式分析与演奏要点

 多维中心点训练——论舞蹈教学中的表演性训练

 试分析舞姿Arabesque及其情感表现

 心灵的血色浪漫——论悲剧感动

 元代神话剧两题

 京剧《望江亭》传播探微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样板戏”观众心理:间离效果抑或乌托邦心态?——与韩毓海先生商榷

 周贻白与中国剧场母体之思考

 浅谈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典范意义

 《建筑大师》:艺术家的灵魂自审与神性探求——兼析索尔尼斯从艺术转向宗教的内心历程

 论布莱希特戏剧中的辩证思想

 把握剧本感受角色——《死囚的梦》及《伊库司》排练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感受

 走向“崇高”之境——曹禺的悲剧意识与奥尼尔剧作

 非职业电影演员成功奥秘探析

 一样的英雄不一样的传奇——夏伯阳和李云龙形象之比较

 小津世界中的父与子

 对劳拉·马尔维电影理论的反思

短论

 数据库美学与全球化世界

 情生天真美在自然——从训诂学的角度论情境之美

 庄、玄、禅自然观的内在转化及其美学效应

 王弼“圣人有情”的美学意蕴

 弗洛伊德的美学观念述评

 美学:感性的政治学——读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

 中国山水画论中“平远”概念的美学分析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中的“意象”

 高校舞蹈教育的和谐化

 论文化遗产的审美教育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学与艺术研究(第2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明华//彭万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077836
开本 16开
页数 4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7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53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1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