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围观时代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兰和编著的这本《围观时代》真实记录了笔者所代理的药家鑫之父名誉权案的全过程。该案被《南方周末》评为2011年度十大案之一。

《围观时代》不仅完整记录了著名司法事件,而且还真实呈现了国家法治的每一寸进步。

《围观时代》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推荐

技术革命的勃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鲜活的声音。

每一个我们正在经历的事件都将成为历史,每一人都有成为历史事件中主角的渴望, 这是一个全民围观的大时代。

《围观时代》一书真实记录笔者兰和代理药家鑫之父名誉权案全过程。透过本案,笔者认为:这个在一种单向的不实信息引导下的狂躁,曾经对一条生命消逝狂欢的社会需要一种反思。在打破主流话语垄断的草根自媒体时代,话语权得到无限延展的今天,网络暴力、言行边界以及公民权义问题。

网络无疆,言行有界。

《围观时代》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目录

生死药家鑫

风云张显

二十街坊

深渊万丈

瞒天过海

伪正义

看见柴静

三不原则

失控的正义

网络黑帮

虚拟的尊严

暗度陈仓

索款门

笔仗之一:“索要20万元赠款”情理法无据

笔仗之二:管好自己就是对中国教育最大的贡献

笔仗之三:王辉的房子和网友的票子

药家鑫案“捐款门”疑云

网友起诉张显要求公布捐款明细和款项去向

“民间慈善第一案”的立法意义

大社会小张显

被矫正的正义

做客新浪谈药案

做客3G门户

试读章节

在很多人眼里,药家鑫永远是个谜。他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没解决问题,解决了自己。

“农民难缠”这句将他推向深渊的话,其实有两个版本:媒体剪辑版和完整版。社会上引发众怒的流传甚广的版本是:“一转念就想了害怕她以后不停地来找我,害怕撞到农村的特别难缠。”实际上,在媒体的素材带里,有一个完整的表述:“一转念就想了害怕她以后不停地来找我,害怕撞到农村的特别难缠。我怕他们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家人。”

文人无杀器,纸笔如刀戟。

青春期的时候,曾梦想自己能像李太白那样,文章一纸风行,还仗剑天涯,青丝盘顶,白襟飘飘,夜雨江湖,十步一杀,端的一身好功夫。但事实是,很多文化人都难以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手无缚鸡之力,全凭口舌和纸上功夫。

刀和笔的区别在于,前者机械与冷酷,杀一个是一个;后者却显得很艺术,藏血雨腥风于纸熏墨香之中,笔走龙蛇间,乾坤挪移,千军湮灭。

考虑到笔杆子杀伤力太大,所以,文人落墨前须慎之又慎,不能仅凭书生意气,动辄挥斥方遒。但实际上,很多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所谓文化人把这当作话语霸权,独门秘笈,技必用尽,话必说绝,唯恐不能快意江湖、威震四海。

殊不知,笔锋所向,或天堂或地狱。

对于药家鑫这段话的剪辑,于职业本身而言,本无大雅之伤,但区区数字之差,于药家鑫本人的命运而言却天渊之别。剪辑出来的效果强化了他作为杀人犯的自私和冷血,助推了社会情绪的跌宕与波澜。事后,回顾原话,似乎从中也能看出他作为儿子的温情与惴惴。

被药家鑫不惜以一种如此极端的方式进行保护的父母到底是谁,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对父母?对此的坊间猜测,犹如对药罪行的迷惑一样,扑朔且迷离。

猜疑源于神秘。不知何故,在药家鑫案中,他的父母和大众传播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交互,与对死者家属曝光密度和频率相比,关乎药家鑫家庭的报道鲜见报端,可谓冰火两重天,二者的话语空间极不对称。

不能生在新闻联播中,必将死在微博里。

官媒的羸弱,丰满了坊间的传说。在微博里,关于这个家庭的“内幕消息”铺天盖地,多维如海陆空的现代传媒真的是气势如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所过之处,瞬息焦土。一起刑事案件,描眉画眼地演变成一条娱乐新闻:道听途说、无聊八卦、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脱离低级趣味,其实并不是很多人的追求。权威如张显者,审时度势,急人之所急,应人之所需,时不时地爆出夺人眼球的“衙内信息”:

“这个军代表的家庭到底是什么背景?药家鑫的外公原来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一般一个退休的外公,外孙考上大学了,奖励1万元,不可能让他用5000元买手机;拿5000元去臭美(搞双眼皮和拉嘴角,去美容院搞美容)。不一般!!!”

“他爸2003年转业,她妈退休在家,根据药家鑫的消费水平,可见这个家是不一般的。”

“怀疑药家鑫律师所谓药父打工说,在药家鑫还上初二的时候(2003年),药父就转业了(50岁),那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转业离开这个美差(军工单位的军代表),要将药家鑫培养成音乐学院的学生,仅凭打工挣钱供养得起吗?药父不但将药家鑫培养成了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而且还给儿子买了车,这个药父够牛的。”

“据称:药庆伟2003年转业,那时药家鑫才上初中二年级,药家鑫就读艺术院校,大学期间还这样奢侈,让人疑问颇多。”

“联想到出事之后药父母始终不敢正面示人,药父必有重大隐情,药父身居我军军械采购要职,利益纠葛颇多,望中央军委彻查此人经济问题,肃清军械采购环节蛀虫。”

“而据媒体披露,在房价颇高的西安,药家在市区内居然有四处房产,结合药家鑫平时生活之奢华,买五千块手机,花巨资整容,开十四万元的私家车,药家资产超出药父母收入水平数倍。”

“任何人不管他权有多大,官有多高,背景有多深,家里多么殷实有钱,只要他撞了法律这根红线,那他在正义和法律面前都会变得苍白无力的。”

……

在富人的世界里,钱是玩物;在穷人的世界里,钱是怪物。

自古至今,曼妮(money)始终没能回归到其作为流通物的经济学实质属性层面,不断地异变,被文艺化、妖魔化。我始终认为,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辜的,极高贵又极卑贱,犹如穿着异彩华服满足一夜情的风尘女子,不停地被享用又不停地被转手。人世的一切贪婪淫欲和寂寞高深,都在她的身上找到了原罪与皈依。因此,浓妆艳抹的金钱无辜地承担了俗世的一切亵渎、意淫和责骂,从而将人与体制的罪恶转嫁并洗刷得一干二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唐诗在阶级仇杀的年代里被奉为葵花宝典。其实,朱门的酒肉与冰天雪地里路旁的尸骨间本无必然的逻辑关联,在一个正常国家里,仅牵涉社会福利和税收杠杆对财富分配的协调或者医疗就业问题,就像黄世仁与杨白劳,双方仅是一个简单的债权债务纠纷,而非敌对阶级间的搏杀。但常识和真理在中国的普及往往变得如此魔幻。数千年以降,我们始终在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窠臼里打转。人成了政治的玩物,一直被玩弄于股掌之间。

P19-22

序言

这是一个对过往不怀念,对现实不抗争,对未来不展望的围观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置身度外,却又深陷其中。技术革命的勃兴,让人们充分体会到前所未有角色的自我认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突破了话语权的绝对垄断。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鲜活的声音。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并会随着时日的迁移彰显得更为真切。

现实世界的身份、境遇、地域、能力、性别等差异带来的角色封闭、谨小慎微、精神压抑,在虚拟空间里得以全面释放。虚实之间,达成一种默契的平衡。由此,关乎减压阀理论,不无道理。

现实与虚拟间,很多人都会有一种错位和人格分裂的感觉。现实中,各司其职,明哲保身,坚壁清野;网络上,反客为主,家国情怀,纵横四海。

虚拟空间似乎成为自由的富矿。现实中满足不了的尊严感、自信心、物欲情求统统能在虚拟世界里找到,那怕只是光影般的闪现。犹如盛唐玄奘西征,历经磨难,终极探求依然是中土大唐子民的精神皈依和自由。千年以后,这一切都能在键盘敲击间瞬间实现。

每一个我们正在经历的事件都将成为历史,而每一人都有成为历史事件中主角的渴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构想,虚拟世界得以填平。毫无疑问,一切均处于肇造阶段,虚拟空间的秩序感和公民意识尚处于萌芽状态。蜂拥而至地介入,同时浪潮般地退后,拒绝责任的担当。

实质上,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民围观的大时代。

时间就是如此的残酷。任何纷扰激荡的事件,通过她的洗礼,终将沉寂并湮灭进历史的长河。这个围观时代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一起经历过和经历着,也必将与我们一同老去。

司法事件成为社会主流事件,法律人成为社会热点的主角,这的确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质。这也是中国人在仓廪实之后,对秩序、尊严和免于恐惧的必然追求。法律人作为这个社会最理性的群体,他的鲜明存在和发声,对整个国家走向文明和理性至关重要。

我作为一名律师,有幸能亲身经历药家鑫之父名誉权案和李某某等轮奸案等必将载入司法史册的重大案件,并亲自操刀掌舵,实属荣幸之至。

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将自己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大事件真实记录下来,给自己留个记忆,给社会留下思考,且将书名定为《围观时代》,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每一个激荡的瞬间。这也是文人著史的小夙愿。今已尘埃落定,悲欣交集。

本书真实记录我所代理的药家鑫之父名誉权案全过程。该案被《南方周末》评为2011年度十大案之一。我由衷地感谢这个大时代,让我能亲身体会到他前行的脉搏。我重申,在这个时代里,最需要的社会品质是宽恕与爱。

人世间最大的慈悲,就是给生命一个赎罪的机会。

兰和

2013年9月21日于京

后记

本书是药家鑫之父名誉权案的终结,亦是本人全新的开始。

《围观时代》将作为本人所创立的一个文化品牌,以记录当下发生的著名司法事件为内容,真实呈现国家法治的每一寸进步。

李某某等轮奸案作为2013年度最著名的一个案例,我作为李某某家庭法律顾问,有幸亲自经历了该案跌宕起伏的种种瞬间,亦将写入《围观时代2》。

向法律出版社,药庆卫夫妇、柴静、SUE女士以及所有朋友谨表谢忱,感谢我自己的坚守,并对一路相随的侮辱、谩骂、诋毁、攻击和构陷表达谢意。一切的一切,使得人生如此多彩。

我由衷地感谢,我所生活的这个大时代。愿我们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尊重道德和法治,保有宽恕和敬畏的理性社会。

兰和

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围观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兰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853714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3216575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