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八重樱/浙东作家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迟疑了一下,接着晃晃悠悠地返回地面……

它在空中打了一个趔趄,像是留恋这无限春光似的,硬币舞者金线,射出炫目的光芒。

人生就像一部电影,玉龄的电影,已远离了令人感动的高潮,就像海里的潮水,急急地向后退去,等不及观众站起来为她谢幕。

《八重樱/浙东作家文丛》收录杨卓娅的《八重樱》、《今晚没有月光》、《何音的黄金假日》、《纸风筝》、《黑眼睛》、《蝴蝶飞飞》六篇文章。

内容推荐

《八重樱/浙东作家文丛》是杨卓娅的一本小说集。

《八重樱/浙东作家文丛》收录了《八重樱》、《今晚没有月光》、《何音的黄金假日》、《纸风筝》、《黑眼睛》、《蝴蝶飞飞》六篇文章。作者独特的叙述语言和所表现的生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叙述方式、语言风格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个性。

目录

八重樱

今晚没有月光

何音的黄金假日

纸风筝

黑眼睛

蝴蝶飞飞

试读章节

姜怡青往手上打第三遍肥皂时,手机响了。手机设的是振动,在白大衣口袋里麻成一片。姜怡青不理,依旧不紧不慢地涂肥皂,一丝不苟地完成三次流水冲洗常规。

擦干手,拿起手机一看,是于晶的。按下回拨键,于晶在那边心急火燎地:喂,干什么,手机都不接。怡青笑眯眯地说:我在洗手嘛。于晶的嗓门就大了:洗洗洗,人都还没老呢,倒把手洗成个老太婆。就不能少洗一遍吗,不可理喻!怡青好脾气地说:老就老嘛,人都老了,还心疼手了?两人就笑。笑过,于晶这才说今晚请她吃饭。怡青看了眼时间,五点十分,丈夫正好在回家的路上。便说:好,我给大伟打个电话。

邬大伟果然在路上,怡青说不吃晚饭,他马上体贴地说:行,我带斌斌到妈妈那里吃去。

于晶一身“韩流”,马尾扎得翘翘的。怡青说:钱多了,又想败家?于晶操着不伦不类的港台腔:大姐喂,不是偶买单啦,是一个大大的大帅哥耶。怡青停下脚步,警觉地问:谁?于晶圆目怒睁:喂,看什么!我额头写着“坏”字吗?还会害了你吃了你?一把扯过发呆的怡青,出了医院。

怡青跟于晶的老家在同一个村。怡青参加工作时,于晶还是个初中生呢。怡青一点也没防备,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片子,悄悄地念了护校,紧跟着分配到她这个医院。怡青自叹跟这个小姑娘有缘,打从第一眼起,就被她一副没心没肺的坏坏模样迷住了,更别说还有个同乡因素在里头。于晶呢,本来就是个自来熟,听说村里的女状元怡青在万象医院,早就仰慕不已。也真是缘分,她跟怡青一见如故。打一开始,于晶就在怡青面前怨嗔娇痴,丝毫没个收敛。对这个小老乡,怡青还真拿她没办法。全医院的人都知道,有什么在怡青这里说不圆通的,找于晶就行。于晶把小柳眉一皱,还未开口,怡青就举白旗投降了。

去了才知道,真有那么个帅哥等在那里。帅哥要了有德火锅店的一个雅间。怡青一看,桌上摆的是个鸳鸯火锅,显然为她准备的。人家咋知道怡青喜欢素锅呢,肯定是这鬼丫头送的情报。怡青礼貌地向那人笑笑,这才发现帅哥其实并不帅。瘦长身条,马脸,狭长眼,眼珠子异常灵活,穿套藏青色西服。帅哥向怡青点头哈腰,满脸都是谄笑。怡青看到他身边的黑色大背包,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果然,于晶介绍说,这是她的表哥,叫郑仙虎,做药的,辽宁一家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怡青便觉得喉咙里卡了一根刺,笑容僵在了脸上。

郑仙虎双手捧着名片,恭恭敬敬地递给怡青。怡青生着于晶的气,阴着脸接过。于晶涎着脸嬉笑:大姐,汤滚啦,赶紧放料理吧。看明白了,这里是楚河汉界,没人污染你,绝对卫生啦。

这顿饭,怡青吃得很不自在。这几年,医药代表多得就像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可以说,哪里有医院,哪里就有医药代表。哪里有医生,哪里更有医药代表。利润,,利润是最大的利益驱动。它驱使那些大学毕业暂时找不到工作的,那些梦想一夜暴富的,一些没受过教育走投无路的,甚至是赋闲在家的家庭主妇,都像叮臭鸡蛋的苍蝇,叮上了医药这块大蛋糕。对医生来说,医药代表一方面是讨厌的苍蝇,走到哪跟到哪,嗡嗡的没个消停;一方面又是大财神,回扣红包自动送上门,一本万利财源滚滚。药物回扣做得太明目张胆太猖獗了,不整顿不行了,卫生系统就开一次会,整顿一回,医药代表们暂时销声匿迹,稍后就又风起云涌,卷土重来。

郑仙虎吃得不多,好像他自己原本就没打算吃,是专门请怡青的。怡青吃得更少,她怕这饭吃了,咽不下。对于医药代表,她向来是严词以拒、避之唯恐不及的。如果早知道,她绝不会赴这个饭局的。这个,于晶应该了解。怡青心里生于晶的气,但碍手郑仙虎,又张不开嘴,只得饱着肚皮。郑仙虎见怡青不动筷子,很关切,要帮忙青夹料理。于晶忙拦他:喂,你别动。别人夹的菜她不吃的。她呀,有洁癖。表哥讪笑着收回手,尴尬地说:是,不卫生,不卫生。在陌生人面前说自己有洁癖,怡青更来气,瞪了一眼于晶,拉下脸。于晶咯略地笑了:大姐呀,这儿说说没关系,表哥自己人嘛。

主题还是出来了,郑仙虎打开黑色大背包,掏出一叠资料,恭恭敬敬地递给怡青:姜主任,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一只新药,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很有效,价格也公道。吃人家的嘴软,怡青只得接过资料,装出认真看的样子。原来是新阿奇霉素针剂,医院早有的,不过不是他们公司的。怡青就说:这药我们医院早有了。郑仙虎满面笑容:我知道早有了。现在不是讲竞争嘛,只要价格公道,谁都愿意用利润空间大的。我们这药,效果确实是好,您一用就知道。怡青淡淡地说:我知道。这药副作用蛮大,小孩子长期使用会抑制骨髓生长,将来个子长不高。我个人是不常用的。郑仙虎忙不迭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今天来的目的主要是向您介绍一下,让您有个印象,并不强迫一定用。您要用就招呼一声,不管什么时候,我随叫随到。

怡青暗暗松了口气,看来这表哥还好。大多数的医药代表都是蚂蟥,一见你就紧叮住不放,直叮到你答应用药为止。怡青遭遇过这样的医药代表,那感觉已不是讨厌,而是害怕。因此当郑仙虎收起资料时,怡青几乎是友好地向他笑了笑。

这时于晶起身说,她去洗手间。于晶一走,表哥迅速打开黑包,从里面拿出一只信封。这个动作,怡青太熟悉了。还没等怡青作出反应,表哥已把信封重重地按进她的手中。怡青惊道:哎,你这是干什么?表哥眯缝着眼,满脸都是笑:姜主任,没什么,一点小意思。怡青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是说了,你这药医院早有了,我帮不上忙的。表哥说:我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希望有机会,姜主任能帮忙推介一下。是金子总会发光,我相信一只好药,最后总会被大家认可的。怡青推还信封,表哥又塞回来。三下两下,怡青突然生气了,起身要走。于晶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喂,干什么,这么快就结束了?都吃饱了?怡青冷冷地说:饱了。表哥面不改色地说:既然姜主任已经饱了,我们就搞点别的节目吧。唱歌怎样?旁边有家天籁OK厅,音响效果挺好的。于晶拍手叫好。怡青冷冰冰地说:你们去吧,我不会唱歌。说完拿起包就走。P1-4

序言

我与杨卓娅见面是在几年前。那是《小说选刊》杂志社举办的一个笔会,也叫改稿会,邀请全国各地一些有潜力的而且是新涌现出的作家到贵州贞丰县一个叫“三岔河口”的地方。那里风景很美,是一个苗族聚居地,有许多当地的民间歌手,唱歌很好听。当时我和《人民文学》副主编宁小龄,还有《当代》杂志的编辑石一枫,被邀请来为大家看稿。由于那一次去的作者很多,稿子也很多,所以水平就有些参差不齐。在分到我手里的稿子中,我一下就被一篇小说吸引住了。当然,一篇小说吸引人,因素是多方面的,题材、叙述方式、语言风格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个性等等。

我觉得,这些因素这篇小说都具备了。

时隔几年,当时这篇小说的内容已经记不详细了,大约说的是与医生和医院有关的故事,但作者独特的叙述语言和所表现的生活,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我是一口气读完那篇小说的。读罢之后,我立刻断定,这篇小说的作者将来能成大气候。这就像看植物。我们在一个植物园中看秧苗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都是一样高的秧苗,但我们可以分辨出,哪一株是草本的,哪一株是木本的,哪一株再过若干年仍然只有这样高,而哪一株却会长成参天大树。我记得读过这篇小说之后,又看了一下小说作者的名字,然后就记住了。

这个名字,就是“杨卓娅”。

若干年后,我又一次看到杨卓娅的小说。这一次是她的这本小说集。她给我发来短信,想让我为她的这本集子作序时,我正在江西的宜春参加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一个华文作家笔会。说实在话,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我是不大愿意为别的写小说的人作序的。我认为,大家都是写小说的,你有什么理由说别人的小说这里写得如何,那里又写得如何呢。但是,杨卓娅除外。我曾在若干年前读过她的小说,所以,如果现在再说一说,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发言权的。于是,我当即应允了她,并让她将这本集子的书稿发到我的电子邮箱。

我有些意外。

尽管我已经想到,凭着杨卓娅的天赋和功力,她这几年肯定已将小说写得有些气象,但是,当我打开文件,读这些小说时,仍然感到很吃惊。我确实没有料到,杨卓娅的小说已经写成了这个样子。可以这样说,从她的这些作品看,她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作家了。

杨卓娅的小说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格。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这种生活气息不仅来自于她所描写的生活本身,同时也产生于她的叙述语言。我一直认为江浙一带的作家,小说的叙述语言都很有特点。这大概是因为他们由方言转为普通话式的叙事语言的缘故。杨卓娅的叙事语言特点则更加鲜明。她的文字不像有的女性作家那样忸怩、做作、矫情、偏狭,或者说任性,而是非常的大气,同时节奏感、跳跃感、色彩感以及语言的软硬度都掌控得恰到好处。小说至关重要的不仅在于说什么,更在于怎样说。这就像面对一份食材,要将它变成一道菜时,其价值和意味不仅来自食材本身,更在于烹调方式和过程。从这个角度说,方式和过程应该也是这道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记得杨卓娅曾告诉过我,她做过医生。而且是一个妇产科医生。作为一个作家,这应该是她一个得天独厚的写作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比参与一个生命的降生过程更有文学意味乃至哲学意味呢?显然,医生这个职业以及当医生的经历,对杨卓娅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她的笔下,才经常会出现医院、医生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活。我们可以感觉到,杨卓娅笔下的医生并不是“从外向里写”,而是“从里向外写”的。她所描写的医生的情感和心理,是只有当过医生的人才能写出来的。我相信,当医生的这段经历,在今后,也必将成为杨卓娅一个重要的写作资源。  在今天,当医生的人很多,写小说的作家也很多,但是曾经当过医生,而且是妇产科医生,今天又是写小说的作家,这样的人就不多了。一个作家的价值,就在于其不可替代性。而这种不可替代性,又往往来自于她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杨卓娅作为一个已经成熟起来的作家,一定还会写出更好的作品。

2011年秋

写于中国宜春·明月山第二届国际华文作家写作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八重樱/浙东作家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卓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38892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0
15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