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在语言学上的主要著述是《字诂》和《义府》,《字诂》先出,据《字诂》『麐暴』条『圣人在上、考文之典,安可缓乎』的话,又紧接所注云:“《正韵》未尽当”,可知《字诂》一书,大致作于入清以后。
图书 | 字诂考识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生在语言学上的主要著述是《字诂》和《义府》,《字诂》先出,据《字诂》『麐暴』条『圣人在上、考文之典,安可缓乎』的话,又紧接所注云:“《正韵》未尽当”,可知《字诂》一书,大致作于入清以后。 内容推荐 《字诂考识》作者:(清)黄生,《字诂考识》在综述汉语语源问题研究史的基础上,结合黄承吉按文,全面考论了《字诂》,所见不同处频出,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研究着重《字诂》的很好参考读本。 试读章节 今读之粥,即督声也,即曲声也。其口读不同者,皆由方音流转所致。凡字如此,此特其一。非流转则不能成口舌声音文字,而口舌声音文字皆根于道而出,道纲维于曲、直、通。非曲无以成其直、通,故凡字大半皆为曲声。如粥字,徐铉云『今俗音之六切』,公《义府》亦以之六切为俗音,其实并非是俗,乃声音彼此流转适然如是,则相传如是。若以曲声贯穿而纲维之,斯无不喻。公于此既以督为底之方音,至《义府·督亢》一条,又谓督即是尾,以督亢为燕地之首尾,诚千古未明之精义。又云,督为尾间之脉,而尾之声义正即是底,故尾脉即是督脉。此则尾,底、督之为一声,公不啻既已明之矣。歙语谓凡物之尾皆曰督,乃声音文字之精蕴流传于妇孺之口者。各方之音,皆有精蕴,而人动辄以俗语土音鄙之,何怪声音不通以致文字不明。不知声音文字,乃合九州岛岛之口舌言语凑会而成,犹水之汇集众流而后成川,故声音一本于水土。若后世之执一指字专为中州音者,犹之执一指水专为中州之水。其水虽在中州,而不知其乃先已汇合众流而至也。是在喻之者矣。 考识:古韵支、腊、真、文、鱼、模、屋、沃之转,可谓脱逸广阔,既有今之旁转,亦有今之对转,然统之于声下,诸端皆见于方音口语之间,其成立也无可否认。如此条督、底之见于皖歙方言,黄生以为证明『抚尘』之义,颇能启人之益。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字诂考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黄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866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3 |
丛书名 | |
印张 | 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