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小学校长的学习札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包蕾所著的《一个小学校长的学习札记》以“初任校长的激情与困惑、北京师大的学习与反思、海峡两岸的交流与感悟、英国之行的见闻与思索”四个章节真实呈现了她学习期间的感受。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包蕾校长学习、探索的思维轨迹;身临其境般跟随她走进校园,走进北京师大,走进台湾,走进英国;分享她的教育思绪和教育情怀。

内容推荐

校长如何成长?

这个问题实在难以述说清楚。

校长可以这样成长——《一个小学校长的学习札记》能够给你这样的描述。

包蕾所著的《一个小学校长的学习札记》是成都郊县一个小学校长的成长学习札记。第一章展现了一个小学校长在初任校长工作时的激情和困惑,第二章描述了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习和反思,第三章记录了在“两岸四地”校长论坛上的交流和感悟。第四章叙述了赴英国亲历西方教育的见闻和感受。其间展现了一个小学校长与教师的沟通、与家长的连接和对一些教育现实的理解和解读,以及在学校建设上的理想与实践。原始而真实地再现一个小学校长如何建设和管理自己的学校。如何在学习和交流中逐步修正、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认识观点和实践行为:原始而真实地呈现了一个小学校长在当今教育改革中、学校发展中、教育的耳闻目睹中的思想冲击,情感跌宕,信念坚守的心路历程;原始而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学校长的学习境况和学习实际。透过本书,我们可以触及到小学校长的生存现实和他们的一些意识形态,可以感受到小学校长的内心世界和理想信念。这对于研究小学校长的培养机制和建设机制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教育走如此的步伐——初任校长的激情与困惑

 1 手执“接力棒”,激情于心

 2 足行“实践地”,期望引领

 3 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4 一本中国教师必读的书——读《陶行知名篇精选》

 5 浅谈有效德育的“四化策略”

第二章 教育竟如此的多维——北京师大的学习与反思

 1 走进北师大,走进“迷茫”

 2 教育危机闯进心中

 3 站上讲台信念坚定

 4 告别师大心存感恩

 5 “5.12”特大地震中叩问教育

 6 再进北师大压力和忐忑

 7 剖析现实在迷途中回归

 8 理性与感性

 9 坚定理想努力前行

 10 令我难忘的校长们

 11 给教师的信

教育急躁不得

尽可能让孩子快乐

科研就像吃苦瓜

老师,我们有良知吗?

老师,请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趁热打铁的联想——关于教育契机的寻找

关于信仰

超越无奈有所作为

 12 给家长的信

千万别和人家比孩子——写给一年级新生家长的信

感谢孩子

信任孩子

诚实的孩子更成功、更快乐

好教师是学校与家长共同培养出来的

成长岂能代替

“妈妈,我耍不住!”

第三章 教育有如此的关联——海峡两岸的交流与感悟

 1 走进台湾,走上论坛

 2 “情趣教育”,是否换名

 3 台湾教育,我的印象

 4 岛内礼仪,耳濡目染

 5 通过情趣教育化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践研究

第四章 教育是如此的相似——英国之行的见闻与思索

 1 “神马不是浮云”——题记

 2 在遗憾和期待中抵达

 3 别样的伦敦趣见

 4 神圣的牛津学院和剑桥大学

 5 别样的伦敦人

 6 让人艳羡的师生比例

 7 他们和我们如此相似

附 百年北小的情趣人生——大邑县北街小学情趣教育纪实

试读章节

当运动的“接力棒”交到你手中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毫无疑问,拼尽全力往前冲。当学校的“接力棒”交到你手里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做出怎样的选择?似乎难以用“拼尽全力往前冲”来回答了。当我手执这个“接力棒”,内心的激荡太多太多……

手执“接力棒",激情于心

2006年8月的成都平原,经历了五十年不遇的高温炙烤,天地万物仿佛都在喘着粗气散热。出生以来习惯于摇摇扇子,在树荫处坐坐,用冷水冲冲凉,便可消闲避暑的我们,开始奔向商场购买空调以消暑解热了。素来享受“天府之国”恩泽的我们,从未如此地强烈渴望秋天的到来。

就在这个月的11日,就在这酷暑炎热的时节,我正式接任成都市大邑县北街小学校长,内心的炙热丝毫不逊色于外界的炙烤。

大邑县北街小学时有师生2200多人,33个班级,97名教师,40名后勤工作人员,其中有450名住读学生,是“四川省省级重点学校”“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校”。民间称北街小学是大邑县小学里的最高学府——小学里的北大,可见北街小学在大邑县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县城职工家庭,家长大多数在各机关单位工作。学校所承载的社会期望值之高,也是不言而喻的。

北街小学从新中国成立后办校以来一直都是男性做校长,县城里其他学校也是男性校长。当北街小学的新任校长居然是一个三十几岁女性的消息不胫而走时,各种议论纷至沓来。一种不同于往常的格局让社会对北小的关注度突然间提高了很多。在关注中伴随着这样的质疑和怀疑:她有能力管理好北街小学吗?她有能力实现北街小学的新发展吗?

手执“接力棒”,我既激动紧张,又清醒冷静,而且还伴随着一种自信。对于一个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讲,担任校长一职不仅是自己价值的体现,还是实现自己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怎能不激动呢?相信每个人遇到这样的事都会激动的。我又怎能不紧张呢?因为我接受的是这样一所名校,每天我都能感受到家长期待的目光、领导关注的信息、社会议论的声音。当我望着校门口顶上时任副省长徐世群题写的“北街小学”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时,我深切体会到什么是“如履薄冰”。在激动与紧张中,我冷静而清醒地思索着:这所学校我太熟悉了,因为我在这所学校工作了十六年,担任了四年的副校长。我了解学校,了解我的教师,我能带好这所学校,想到这儿,内心的自信油然而生。

我充满激情地忙碌着,像一艘充满劲风的帆船,不停地航行着;像一个充满动力的车轮,不停地旋转着;像一个充满士气的战士,不停地战斗着。按捺不住想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冲动,变成了心中呼呼燃烧的激情火苗,不断地拍打着我,激荡着我。

丝毫不敢懈怠的我在2006年8月24日上午九点,首次以校长身份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作了充满激情洋溢的讲话。老师1门:

五十年来首次最高温的夏天已渐行渐远,可还是让我们心有余悸,秋凉的味道让我们感到如此的珍贵。8月11日,那是酷热正烈的一天,教育局邹明宏副局长代表教育局党组到学校宣布了我的任命书,并安排了新旧校长的交接工作。从那个时候起,杨元彰校长就正式将“北街小学”这面耀眼的红旗交到了我的手里。按常理,我应该感到兴奋,但我深深感到的却是如泰山般的责任,而且切肤地感受到“高山旁边就是绝壁“的压力。老师们,我需要大家一如既往甚至比过去更大的支持。

这十多天来,我一边忙于开学前的相关具体事务,一边思考着我校应该怎样实现新的发展?我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下面,我将我的一些思考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考。我相信,我们在以后的合作中能够逐步达成共识,并最终构成我们共同的学校发展愿景。

首先,我向大家提一个问题:我校教职工之间应该构成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假期里我翻看了一本书,书里记载了我国大文学家、第八任文化部长王蒙先生的二十一条人际关系准则,看看它能给我们些什么启示。P2-4

序言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优秀校长应该智、仁、勇俱全。

智是指有智慧。校长不能做墙头草,东风来了随着东风倒,西风来了随着西风倒,没有自己的主见。不管改革风云如何变幻,校长对教育有一种朴素的心态,教育本来很简单,我们把它搞得太复杂、太花哨了。智慧主要体现为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真正有作为的校长和平庸的校长,他们的区别不是细节上的区别,他们从根上就不一样,他们看问题的视角、角度不一样,看问题站的高度不一样,这是最根本的差异。有智慧的校长该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他心里清楚,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很清楚,不迷惑。很多校长总是犯经验主义,他的前任怎么当他就怎么当,或者看别人怎么干他就怎么干,这是导致今天教育被人诟病的因素之一。  。

仁是指有爱心。学校应是首善之地,有爱才有教育,教师要有爱心,校长更需要有爱心。校长对老师对学生应该充满爱心,善待老师和学生。教育是道德的事业,变革型领导的高级形态是道德型领导,我们手中硬权力可以压服一个老师,但是永远不能感动一个老师,能感动人的永远都是我们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在管理老师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用制度管校,还要以德治校,法和德要结合起来,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

勇是指有勇气。校长要勇于创新、创造,勇于否定自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校长这个身份非常特殊,他可以通过管理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文明的进步,所以,无论校长身处何地,都应该有所革新创造的抱负,有所作为成就的意志,而这是需要勇气的。

本书呈现给我们的是包蕾校长追求智、仁、勇的心路历程,其间,有深刻反思,有痛苦的求索,有欣然的获得。

校长不仅仅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校长要乐于并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校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决定着其工作方式和管理水平。立德、立功、立言三位一体,相得益彰。从本书之“立言”,可以窥见作者对于立德、立功的反思,以及作者立德、立功所达到的境界。

本书以“初任校长的激情与困惑、北京师大的学习与反思、海峡两岸的交流与感悟、英国之行的见闻与思索”四个章节真实呈现了她学习期间的感受。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包蕾校长学习、探索的思维轨迹;身临其境般跟随她走进校园,走进北京师大,走进台湾,走进英国;分享她的教育思绪和教育情怀。

宁静致远。现世风浮躁,能够静心写作的校长目前并不多见,能够言之成文、启迪他人的就更值得珍惜和鼓励。写作是校长专业学习、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路径。本书作者以一个校长的身份、以真诚的情感、隽永的笔触,真实地展现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文笔间吐露喜怒哀乐的率真,直抒胸臆情怀的率性,呐喊教育信仰的率直让人感动。相信本书能为广大中小学校长以丰富的启迪。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围绕“培养教育家型校长”目标,开办了“全国优秀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包蕾校长是本班的第二期学员。作为培训中心主任看到学员的学习成果,专业成长,学校发展,颇感欣慰和欣喜。故作此序,并为大家广为推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小学校长的学习札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包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709242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27.1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