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弄堂里的大历史/老上海城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大约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居民来自外省,上海弄堂作为上海最主要的民居汇集地,接纳了这些来自外乡的民众。在这些人中,有创业者,有淘金者,有冒险者,也有革命者,形形色色带着不同目的在上海弄堂里生活的人,演绎了一幕幕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

内容推荐

城记是汇集、梳理、展示那些标识城市生命历程的文化符号。推出《老上海城记》丛书,是梳理、展示近代上海城市记忆若干元素的一种尝试。

《老上海城记》聚焦近代上海精彩超群的瞬间,透过纷繁庞杂的错综叠影,以独特的视角梳理、检视、再现近代上海城市生命旅程的亮点。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 老弄堂的变奏

 “里弄”的来历

 弄堂建筑的演变

 弄堂房产建造和经营

 五花八门的建筑投资商

 弄堂名称的命名

 散布在弄堂里的行当

二 石库门里的民主火种

 鉴湖女侠与《中国女报》

 创办四种革命报纸的于右任

 渔阳里的曙光

 声名远播的“弄堂大学”

 韬奋与《生活》周刊

三 弄堂里的大秘密

 弄堂里开展的反清活动

 普庆里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陋室里的秘密电台

 特殊的地下档案库

四 里弄“金凤凰”

 鼎兴里起家的三友实业社

 安仁里的中国化学工业社

 亭子间诞生的“味精大王”

 唐家弄闯出的中国灯泡之父

五 社会生活万花筒

 中等市民的安乐窝

 平民的栖身之地

 名声在外的二房东

 石库门里的异国房客

 弄堂里的罪恶

六 深藏的文化名人

 从小弄堂起家的内山书店

 居住在日晖里的田汉与南国社

 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尚贤坊之恋

 文化巨人瞿秋白与鲁迅

 左翼文化将士夏衍

 亭子间走出来的文学青年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上海弄堂的名称,一般以“里”、“弄”、“坊”居多,也有以“邨”、“村”、“新村”、“花园”、“别墅”等称呼。其具体命名,可以说令人眼花缭乱,但也有规律可循。探寻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命名方式。

一种是以弄堂产权所有人的姓名或相关元素命名。投资者在建造了弄堂后,为了表示这条弄堂产权同自己的关系,就用自己的姓名或相关的元素来命名。如幸福路269弄,由罗某人出资建造,为了表示这条弄堂同他的关系,就将“屣”字上下拆开,命名为“四维新村”。又如今南京西路450弄,因由荣业地产公司建造,就命名为“荣业新村”。狄思威路(今栗阳路)上的浙兴里,由浙江兴业银行投资兴建,故以银行名称命名。福履理路(今建国西路)祁齐路(今岳阳路)转角处的一条弄堂住宅,因由万国储蓄会下属的中国建业房地产公司投资所建,故命名为建业里。协隆公司在平凉路建造的几条弄堂房屋,就以公司的一个“隆”字起头,分别命名为隆仁里、隆义里、隆信里。晋城公司建造的弄堂,就命名为晋城坊、晋城村。四明银行建造的几条弄堂,其名称都带有“四明”两字,如“四明里”、“四明邮”、“四明别墅”,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四明银行的地产。

一种是建造者以这条弄堂本身的特征或附近事物之名来命名。老上海在一些弄堂里开设了一些行当,弄堂就以这些行当来命名,如陆家浜路278弄称为“混堂弄”,因为弄内和附近集聚了不少澡堂(混堂),万航渡路1152弄,被称为典当弄,成都北路1912弄,被称为杀猪弄。今中山公园原名兆丰公园,其附近的弄堂就有称为“兆丰新村”、“兆丰别墅”、“花园村”的。也有以弄堂附近的道路来命名,如愚园路上的“愚园新村”,淡水路上的“淡水村”,宝山路上的“宝山里”,桑园街上的“桑园村”等。

再有一种是以荣华富贵、昌盛兴旺、吉祥平安、和睦通顺等为中心意思来命名的。这类弄堂的数量最多,如宝康里、宝昌里、普庆里、协成里、顺德里、万宜坊、天祥里等。中国古代经典《大学》中有“明德”一词,于是以此命名的弄堂有17条。调查发现,有230条弄堂命名以“德”字开头,有279条弄堂以“福”字开头。“永”字代表恒久,它跟其他吉祥的字组合,成为许多弄堂的名称。据统计,以“永”字起首的弄堂,在上海有365条,其名称有永仁、永升、永丰、永乐、永平、永安、永兴、永吉、永利、永和、永顺、永昌、永胜、永祥、永泰、永益、永康、永盛、永富、永福、永善、永嘉、永德等等。

有的弄堂命名别出心裁,但效果却出人意外的好。1934年,浙江兴业银行在镇宁路上建造了一条弄堂,弄堂造好后,恰逢当时电影《渔光曲》上映,在市民中引起很大反响,银行主管灵机一动,便将新造的弄堂命名为“渔光邮”,由此这条弄堂变得众人皆知。

P19-21

序言

上海的弄堂,从她最初出现之时算起,至今已有156年的历史。在这156年里,小弄堂里演绎出数不清的大历史,让人惊奇,使人回味无穷。

从早期的老式石库门弄堂、新式石库门弄堂到新式里弄、花园里弄,从典型的中国弄堂,到带有日本风格住房的弄堂、布满欧美住宅的外国弄堂,上海的弄堂可谓千姿百态。笔者从小就出生在市中心一条极普通的弄堂里,在那里生活了整整40年,积淀了深厚的“弄堂情结”。弄堂里的房子,高大漆黑的石库门,简洁的花岗石门框和进门后的小天井,都具有上海最普遍的石库门弄堂的特征。在笔者的记忆中,弄堂里的每个门户里至少居住着三户人家,整条弄堂,独家居住的仅有一家,那家的男主人好像是在银行工作。笔者小学同学的父亲开着一爿小煤炭店,沿街的客堂就是店铺,一家三口就住在亭子问;另一位同学的父亲是一家大酱园店的职员,一家几口就住在石库门的底楼。相对密集的居住状况,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一条弄堂里的人,差不多都互相认识。狭窄的弄堂,也因此成为人们活动的公共空间。特别是在夏天,弄堂里坐满了乘风凉的人,有家庭主妇拉家常的,也有我们一帮少年围着大学生听讲故事的,从弄堂里进出的妙龄男女,往往也成了人们闲聊的对象。一条小小的弄堂,没有惊天的动响,却也会听到令人惊奇的传闻。听大人们说,当年弄堂里第一幢房子一号里,曾经住过朝鲜革命党人领袖金日成。直到若干年后涉猎研究韩国临时政府历史,才知道20世纪20年代在一号里曾经由韩国临时政府开办过一所韩国侨民学校,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我的小学同学都是居住在附近的老式石库门弄堂,因此没有机会见识高级的弄堂。读中学时,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曾经到同学家去玩,感受到了不同弄堂的差别。像陕西路靠近复兴路的陕南邮,绍兴路上的金谷邮,这些弄堂的房子打蜡地板、钢窗,尤其是进门后的小花园,齐全的煤卫设备,让人感到新奇,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弄堂发展的高级阶段——花园里弄。这些点滴的记忆,只不过是笔者对弄堂直观而粗浅的感受,其实弄堂的内涵远比我们的想象要丰富。

20世纪50年代有人作过统计,上海弄堂总数有9000多条,弄堂里的住宅超过20万幢,在上海所有的住房中占了60%,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弄堂,居住了上海约70%的居民。老弄堂是上海城市特有的名片,也是上海城市的历史印记。难怪有远见的香港企业家,看中了与老弄堂息息相关的石库门,在上海太平桥营造了一个“新天地”,其外观构造,同老弄堂的石库门一模一样,只是内部完全变了样。就是这个外表多是典型石库门的“新天地”,成为了来上海旅游老外的必游之地,成为了新上海的一大景观。

上海弄堂有她极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上海弄堂的千姿百态,反映了上海城市发展演变的历程,也反映了上海人生活方式和心态的变化。上海人的许多习俗,甚至性格,都随着在弄堂里的生活而逐渐形成。上海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大约有超过70%的居民来自外省,上海弄堂作为上海最主要的民居汇集地,接纳了这些来自外乡的民众。在这些人中,有创业者,有淘金者,有冒险者,也有革命者,形形色色带着不同目的在上海弄堂里生活的人,演绎了一幕幕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

往事如烟,弄堂里发生的许多故事正在湮灭。随着不少老弄堂被拆除,尚存的不少弄堂外表经过整修,历史遗留的陈旧痕迹被遮盖,其丰富的内涵,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消失。此时此刻,我们对上海的老弄堂作一次寻访,拂去历史的尘埃,挖掘出那些与老弄堂有关的动人故事,以使我们对上海这座正在日益变化的城市的历史,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弄堂里的大历史/老上海城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长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7033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