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学崛起于明代。在这块耸立着崇山峻岭,奔流着滔滔江河,鲜花盛开,百鸟欢唱的土地上,一代文学家以地域色彩浓郁,人文底蕴深厚的创作成就,在中国明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走过的足迹,闪耀着云南文学既往的光辉,也昭示着云南文学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们何不在步履匆匆奔向未来时,也在某一刻停下脚步,回顾彩云之南这片精神的家园,领略云南文学与华夏传统的血脉相连?
图书 | 明代云南文学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云南文学崛起于明代。在这块耸立着崇山峻岭,奔流着滔滔江河,鲜花盛开,百鸟欢唱的土地上,一代文学家以地域色彩浓郁,人文底蕴深厚的创作成就,在中国明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走过的足迹,闪耀着云南文学既往的光辉,也昭示着云南文学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们何不在步履匆匆奔向未来时,也在某一刻停下脚步,回顾彩云之南这片精神的家园,领略云南文学与华夏传统的血脉相连? 内容推荐 本书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昆明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从历史语境与文学发展、个案研究与综合阐述、传统内涵与当代视角、文学交流与地域特色等角度,把文本分析、史料考辨和理论概括作为三个重点,立体地呈现了明代云南文学的基本风貌。最后以二十首绝句作为结束,对重要文学现象和作家的人格与风格,进行了简明形象的概括。从全国明代文化的视野出发,比较清晰地概括了这一时期云南文学的基本内涵,并相对真实地描述了其基本风貌,展示了明代云南文学绚丽多彩的风姿,及地域文学的独特风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明代云南文学的崛起 一、云南文学崛起的多元因素 二、全国视野中的明代云南文学 第二章 宦滇职官的咏歌 一、洪武以来之渐兴 二、万历以来之盛衰 第三章 宦游诗人的心声 一、“水木心悬三十年”:安宁籍诗人杨一清 二、“忧国忧民意自深”:其他宦游诗人论略 第四章 隐逸文学的兴盛 一、“志不在干禄”:隐逸作家概况 二、“洗空势利一生心”:昆明郭文 三、“杨林两隐君”:兰茂和贾惟孝 四、“留与西南壮颜色”:晋宁唐尧官 五、“满山空翠淡忘机”:各地州隐逸诗人论略 第五章 谪戍文士的吟唱 一、《沧海遗珠》考论 二、杨慎的滇云岁月、文学思想和创作 三、杨门诸子与嘉靖云南诗坛之繁荣 四、程本立等谪戍诗人论略 第六章 明季遗民作家考论 一、高应雷创作行实系年 二、文祖尧创作行实系年 三、明季第一诗僧苍雪 四、从俗世到僧侣的担当 五、陈佐才等诗人的风骨 第七章 文学家族摭论 一、永昌府张氏:张志淳、张含、张合 二、丽江纳西族土知府木氏:木公、木青、木增 三、宁州土知府禄氏:禄厚、禄洪 四、大理府白族何氏:何邦渐、何鸣凤、何蔚文 第八章 余编 一、“平居陈郭”考 二、王锡衮创作行实系年 三、论明代云南文学绝句二十首 附录 一、本书主要参引书目 二、按《新纂云南通志》编制别集简表 三、重要论著论文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代云南文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秋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20653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