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曾几何时,它不仅是农业活动的主要参照,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节日风俗、生活宜忌、养生保健无不与它息息相关。
为了让二十四节气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传统文化,编者编撰出版了《一本书读懂二十四节气知识》。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是您居家必备的工具书、健康书、休闲书。
图书 | 一本书读懂二十四节气知识(经典珍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曾几何时,它不仅是农业活动的主要参照,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节日风俗、生活宜忌、养生保健无不与它息息相关。 为了让二十四节气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传统文化,编者编撰出版了《一本书读懂二十四节气知识》。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是您居家必备的工具书、健康书、休闲书。 内容推荐 为什么会出现“两头春”和“无春年”?你知道偷莱节吗?二月二为什么又叫“龙抬头日”?“春雨似油,春雪似毒”这句谚语代表了什么意思呢?伏天为何要“吃面”?哪个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你知道什么是“公秋”和“坶秋”吗?秋季食疗的“八人禁忌”是什么?为什么说“男不圆月,女小祭灶”?南方和北方在立冬食补上应有哪些差异?“人寒三候”显示了怎样的物候现象?……《一本书读懂二十四节气知识》对二十四节气知识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是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经典读物。 目录 历法·节气 春季六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六节气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六节气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六节气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试读章节 动物纪年是怎么回事? 动物纪年最早起源于东汉以前。古代的术数家用十二种动物搭配十二地支,叫十二肖或十二属。先是用此纪分每天的十二时辰。后来才发展为用此法纪年。王充的《论衡》中就记述了以十二禽兽配十二地支的说法: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成狗,亥猪。为何子配鼠呢?一说是子时为半夜,老鼠出没之时;一说是十二动物的足趾有单有双,唯独鼠趾是前四后五,无处可放。所以排列第一时辰。这种十二肖纪年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产物,它通俗易懂易记,使用简便,因此一直流传到今天。 什么是“十二生肖”? 生肖即属相,代表一个人出生的年份。古人把地支与某些动物相配,组成十二生肖。如鼠代表“子”。牛代表“丑”,依次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成狗、亥猪。每年都以一种动物为代表。作为这一年出生的人的生肖。依此类推。生肖的使用约在夏商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了明确的排列顺序。 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吗?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测量太阳位置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把一年划分为若干“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小暑、大暑、处署、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它象征春天的开始。此时气温回升,万物苏醒。大地回春。 雨水:意味着气温逐渐转暖。中国广大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并且雨量开始逐渐增加。 惊蛰:雷鸣开始,惊动万物,气温、地温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 春分:春分、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白昼与黑夜相等。春分是春季3个月90天的中点。这天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是白昼与黑夜平分日。 清明:天气清澈明朗,气温转暖。草木萌发,万物欣欣向荣。各地有扫墓栽柳等习俗。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雨水逐渐增多,适时的降雨对谷物生长极为有利。有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夏天的开始。气温显著增高,万物将借温暖的气候而渐渐生长。 小满:满指籽粒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逐渐饱满,开始结实成熟。 芒种:“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种是种子的意思。芒种表示麦、大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割。而这时也正是忙于播种晚谷、黍、稷作物的季节,故又称“忙种”。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古称日长至,日影最短。 小暑:“暑”是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 大署: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小暑之后就要入伏了(中国习惯上是按干支纪日决定伏的日期,即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俗语说“热在三伏”,而初伏、中伏都集中在大署附近。所以这段时期天气十分炎热。 立秋:“秋”是作物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天的开始,这时起炎热的气温逐渐下降,属于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时候。 处暑:“处”是“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到此终止。 白露:白露前后,气温一天比一天低,气候逐渐转凉。昼暖夜寒,更易达到成露水的条件。因此时节露较多、较重,呈现白色,故称白露。 秋分:在秋季3个月90天的中间,这天太阳光同春分一样直射赤道,白昼与黑夜又长度相等。 寒露:气温已经很低,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露华渐浓。草木枯萎。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 霜降:“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表示这一天是冬天的开始。 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表示已到下雪的季节,但雪量不大。 大雪:气温继续下降,降雪量将由小而大,地面出现积雪。 冬至:表示寒冷冬天到来的意思。这天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时称日短至,日影最长。中国民间习惯以冬至日进“九”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共有九个“九”,计81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此时进入寒冬,但还未达到最冷的时候,故称小寒。 大寒: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当“数九寒天”的“四九”期间,在数九歌里有“三九四九,冻破缸臼”之说。 节气的性质类别有几种? 季节类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根据天气气候暖热凉寒的变化定位,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降水类节气: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根据降水的时节及降水量的大小而定,表示降水的性质和程度。 物候类节气: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表示在天气气候的变化及其影响下,动物、植物、作物所发生的候应现象,及其相应的农事活动。 天文类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圭臬所观测到的日影的长短所定,分别表示昼夜的长短。春分、秋分昼夜等分。夏至白昼最长,冬至黑夜最长。它们是二十四节气的开端。 气温类节气: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根据气温的高低程度而定,表示天气气候的炎热和寒冷程度。 水汽类节气:白露、寒露、霜降。表示近地面水汽随着气温下降的程度及产生的凝结状况,主要表示气温的下降程度。 节气的“节气”和“中气”各指什么? 二十四节气分布于历年的12个月中,常年每月有两个节气,一个在前半月,一个在后半月。在前半月的主要在月初,俗称“节气”;在后半月的主要在月中,俗称“中气”。 在和阳历配合时,“节气”是在每月的上旬,其规律为:上半年4~6日,下半年6~8日。“中气”是在每月的下旬,其规律为:上半年18~22日,下半年22~24日。通常的记述口诀为:“上半年六、二一,下半年八、二三。” 在与农历配合时,农历的常年每月也是两个节气。前者称“节气”,后者称“中气”。农历闰年的闰月只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 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有: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P7-1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本书读懂二十四节气知识(经典珍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晓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045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162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9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