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梳理和勾勒了130多年间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的发展历程。该既提供了从1875年中国第一本少儿刊物在上海创办的历史线索,也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少儿报刊及其创办者的个案,还介绍和分析了21世纪上海乃至全国少儿报刊的繁荣局面与存在问题。全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晰、叙述简洁,是一部研究我国少儿报刊和儿童文学的重要专著。
图书 | 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简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梳理和勾勒了130多年间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的发展历程。该既提供了从1875年中国第一本少儿刊物在上海创办的历史线索,也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少儿报刊及其创办者的个案,还介绍和分析了21世纪上海乃至全国少儿报刊的繁荣局面与存在问题。全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晰、叙述简洁,是一部研究我国少儿报刊和儿童文学的重要专著。 目录 导言 上海少年儿童报刊发展概述 第一章 初萌与发生(1875~1915) 一 《小孩月报》:勾勒少儿报刊基本形态 二 《蒙学报》:开国人自办少儿报刊先河 三 革命派与《童子世界》 四 “商务”“中华”并驾齐驱 第二章 觉醒与崛起(1915~1937) 一 《新青年》:儿童文学的摇篮 二 《儿童世界》:推进“儿童文学运动” 三 《小朋友》:儿童文学的一朵奇葩 四 兴盛繁荣的“杂志年” 五 “开明风”与儿童文学收获期 第三章 坚持与进步(1937~1949) 一 《好孩子》、《少年读物》:抗战的强音 二 《儿童故事》、《童话连丛》:光明的追求 三 《新少年报》、《学生报》:迎接新曙光 第四章 高潮与低谷(1949~1978) 一 《儿童时代》:劲吹新时代风 二 《少年文艺》:铸就一个“黄金时代” 三 五十年代少儿报刊浏览 四 “文革”十年:喧嚣背后的沉寂 第五章 繁荣与发展(1978~2009) 一 繁荣的盛景 (一)多元的报刊格局 (二)文学的半壁江山 二 前进的步伐 (一)持续创刊 (二)扩大规模 三 文学的贡献 (一)《儿童文学选刊》:与新时期儿童文学同行 (二)《巨人》:最可宝贵的文学的坚守 (三)《少年日报》:小百花和紫风铃 (四)《故事大王》:给文学再添翅膀 (五)《童话报》:童话复苏和振兴的标示 (六)《好儿童画报》、《小青蛙报》:幼儿文学的推动者 (七)《小朋友》、《儿童时代》、《少年文艺》:新世纪的新贡献 (八)《哈哈画报》:“读图时代”的新阅读体验 四 希望的未来 (一)问题和不足 (二)调整和创新 附录 一 上海主要少年儿童报刊名录(1875~2008) 二 2009年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目录 三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简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简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4822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6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19.2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