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特权者
内容
试读章节

隔了这许多年,总算有对新人要结婚了。新郎和新娘都刚过二十二岁,这年头算年轻的了。大多数亲友昨天就已经飞过来了。匹兹堡不算大,不过区区五十万人,可亲友们还是一副摸不着东西南北的样子。或许有点儿势利,可没坏心眼儿。一方面,他们来自纽约和芝加哥;另一方面,此时此地,他们最喜欢这种调调,幻想着自己身陷乌有之乡,新鲜、躁动,外加点儿神秘。不用说,孩提时代、少年时代,他们都参加过这个叔叔、那个阿姨的婚礼,有几位甚至还参加了自己父母的婚礼,都清楚婚礼上有什么,没什么。可这次不同以往。这次,他们是新人的朋友兼同龄人,这还是头一遭,感觉有点儿怪,有点儿乱,还有点儿怕,怕自己就此被扯进了事事讲究责任的成人世界,怕自己一走过那扇门它就在身后砰然关闭,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他们还可以满脸自豪地说,还没准备好。他们是扮孩子的大人,可也是扮大人的孩子。昨天搞了婚礼彩排晚宴,一直闹到经理嚷嚷要报警才结束。接下来这一天注定不会安宁,就像扎满了帐篷的大院,充满了喧嚣和躁动。从现在起,距教堂主礼还有九小时,他们中许多人都还没睡醒,可匹兹堡运动俱乐部那厚厚的墙壁已经在兴奋中嗡嗡低鸣。

正是九月中旬,自打劳动节以来,热浪席卷宾州西部,让人无精打采。辛西娅刚从妈妈屋里的床上醒过来,这张床至今一共也就睡过五六次,现在她只想知道气温到底是多高。她套上件T恤,以防撞见起得比她还早的人,客厅沙发上躺着她的烦人的异父异母的姐姐德波拉(才不叫她德比…呢),身穿法兰绒睡衣,只有半个身子还在沙发上。辛西娅从她身后走过,拉开滑动门,走上阳台,远处是福克斯小教堂的高尔夫球场,场上的旗子都耷拉着。还算凉爽,可以忍受,不过时间还早,到了白天会怎么样还很难说。应该还不到七点。辛西娅倒不是担心,一想到婚礼上姐妹们把冰啤酒放到额头上降温的样子,还有亚当边念誓词边抹眼角汗水的样子,就不禁莞尔。自己可不是那种事事讲求完美、小小瑕疵也不能忍受的女人,只希望这一天会永远留存在观礼亲友的记忆中,非但不会随着时间而磨灭,更能口口相传,成为一桩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个代代相传的传奇。转过身,辛西娅踏着清晨浓重的露水回到屋内,阳台上的雪松地板上留下几只脚印,不一会儿也蒸发得无影无踪。

辛西娅从来没想过会在匹兹堡,这个继父生活的城市办婚礼,想都未曾想过。可两年前,妈妈再婚,搬到了这里。要按照自己的规划,辛西娅一直觉得该回芝加哥,在茱莉亚公园办婚礼,可在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的最后一学期,学期刚过一半,她就得知父亲已经把旧房子给卖了,其实他在那个家里也没住过多久。两个月后,她宣布自己订了婚,妈妈露西当即开始唠叨起来,她说,辛西娅的继父沃伦也是家庭一员,谁也不能就此说半个不字,哪怕不直接说,只是话里有那么点儿意思也不行。辛西娅的父母都是那种性格刚强的人,难道还能强逼他们去茱莉亚公园,回到那个家庭破裂的伤心旧地吗?难道还要听二老为了婚礼上的座次安排而你来我往,或者是为了老朋友们在离婚后的忠贞问题做口舌之争吗?说不定俩人又谈起昔日老友,谁谁谁离了婚,又和谁谁谁搞在了一起,那关系还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实在令听者伤心。

得了!真要那样,到老了回想起来也会让人烦心!况且,又有什么意义呢?婚礼嘛,要说它意味着点儿什么,那就是未来。

也可以在纽约办事儿,毕竟辛西娅和亚当在那儿已经有了套公寓。实际上,这也正是亚当的想法,虽然只不过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越简单越好,典型的男性思维。可辛西娅觉得那样也太随便了,跟周末参加朋友聚会、彻夜热舞豪饮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衣服穿体面点儿,再请个二流乐队。她就喜欢听庄严肃穆的婚礼进行曲,看所有亲友为婚礼而长途奔波。为什么?说不清,况且自己也没有质问自己的习惯。匹兹堡就匹兹堡吧!亚当耸耸肩对他说,只要她开心就好。她父亲从现在的住处(鬼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寄来一张漂亮的卡片,言下之意,自己从一开始就与女儿英雄所见略同。沃伦也做出表示——掏出支票簿。说真格的,辛西娅还真不是对此不为所动。

P1-3

书评(媒体评论)

对这个再也没有真正的优雅生活可言的21世纪来说,《特权者》这本书或许是最好的生活指南。

——《芝加哥论坛报》

迪的小说很迷人,他告诉我们,在这个浸透着新财富观和道德观的故事中,委婉曲折、不动声色的暗讽远比大鸣大放、口诛笔伐要有效得多。

——《纽约时报》

迪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塑造人物的才能,他善于呈现人物的观点,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华盛顿邮报》

迪并不由自己之口去直接描写贪婪,而是借助于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让他们自辩、自欺,刻画出一幅引人入胜的图画。

——《出版家周刊》

内容推荐

《特权者》从主人公亚当和辛西娅的婚礼开始,这对魅力四射的年轻夫妇结婚后很快生儿育女建立了一个四口之家。夫妇俩鲜明、幽默的个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真挚情爱,构成了这部小说感人至深的基调。亚当作为一名对冲基金的经理通过风险投资发家致富,赢得了特权,又因为从事暗箱操作,将他的特权生活带入险境,作者乔纳森·迪建构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故事,使读者摒弃聚光灯般的道德评判,对亚当身陷黑色交易的过程感到顺理成章。涉身险境的不仅仅是亚当,也包括了他的子女,作者揭示了财富侵蚀下的麻木不仁所带来的危机:亚当的女儿艾普瑞尔对穷奢极欲的生活感到厌倦而沉溺酒精和夜店。《特权者》在亚当的子女面临死亡威胁时达到了高潮,尽管致命的危险一闪即逝,随后而来的即是清醒,正如艾普瑞尔所言:“我感到我似乎正在丢失我的感受力。

编辑推荐

《纽约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两种美国人——华尔街金主,以及其他人。乔纳森·迪所著的《特权者》是一本由后者写就的、关于前者的书。

年轻精英发迹大传,富豪家庭奢华生活及富二代生存状态全展示,引人入胜,惹人深思。

作者在接受兰登书屋采访时透露,书稿完成后,曾请银行业内人士审读关于金融暗箱操作的情节,力求准确且分寸得当。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塑造了两代特权阶层的人物形象。作为创业者的第一代特权者,从野心勃勃的青年,经历惊心动魄的商战磨练,最终成为行业大鳄;而坐享其成的年轻一代,在购物狂、夜店豪客、派对明星这些标签的背后,也有他们不为人知的悲哀的内心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特权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乔纳森·迪
译者 叶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76498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3180961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 In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