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内容
编辑推荐

“乡村的夜,静谧、安详。我喜欢静坐在夜里,四周一片黑暗,只剩下黑暗中的眼睛,看流萤在夜空闪烁,也夹杂着些许风声。蟋蟀弹奏着温柔的曲子。那是在很多年之后,我再次回到乡村时,最乐此不疲的事情……”这是来自余君才专著的《因为经历所以懂得》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是一部散文随笔作品集。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作者余君才余君才以散文随笔的方式,记述了自己从童年到青年、从小学到大学、从西部偏远山区到广州繁华都市的生活经历、心路历程,对青春、爱情、婚姻、事业进行思考和感悟,告诉同龄人应该如何选择,如何珍惜。

目录

■第一辑

爱无尽,让人泪流满面

那些年。爱情

爱我的人请举手

不能和你白头到老

初恋

偶遇

渴望浪漫

私奔

不复当年模样

那种爱,原来也是爱情

爱是一切的答案

爱过一个人

以为你还在

■第二辑

亲情乡土,此情无法投递

父亲的手推车

乡村的夜

流泪的蓑衣

表妹

故乡的河没有名字

大河堤坝

怀念爷爷

我是那个独自放养的孩子

母亲的病

走向田野

最美的珍藏

我始终是一个乡下人

■第三辑

那一生,温暖如初的怀念

十八岁,出门去远行

回忆里的旧照片

可以擦亮的内心

诗人兄弟

不可以有悲哀

此情无寄

告别

青年依米

瞿永明与《白夜谭》

雨季不再来

■第四辑

南漂路上,欠你一个拥抱

迁徙

南漂路上,欠你一个拥抱

无所着落的心

南岸路:一个寄居者

’相恋七日

南国的秋

我曾有过这样的梦

幸福额度

美与距离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第五辑

那一刻,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

印记

地铁女孩

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

从未放弃飞翔

时间是最好的回答

未完成的诗

嫁衣

热爱与悲悯

■第六辑

那些年,无处安放的光阴

另一个城市

你也在这里吗

理想青年

邀约同行

异乡客

寂寞地下铁

恍若多年前

如逝

世界如此荒漠,我们总是以退为进

人生的学徒

大地上的事物

是有人迷路了吗

■第七辑

再回首,还有青春的时候

有着青春的时候

雨是天空的眼泪吗

一朵花的凋谢之美

那一次意味深长的掌声

青春絮语

爱是惩罚

秋以为期(组章)

一罐辣酱

这也是生活

闲暇人生

我的家在哪里

火车穿行在川西土地上

试读章节

乡村的夜

有一种说不清的理由,我对乡村的夜有着特别复杂的情感。

乡村的夜,静谧、安详。我喜欢静坐在夜里,四周一片黑暗,只剩下黑暗中的眼睛,看流萤在夜空闪烁,也夹杂着些许风声。蟋蟀弹奏着温柔的曲子。那是在很多年之后,我再次回到乡村时,最乐此不疲的事情。独自一人坐在乡村的夜里,静静地想一些事情,想自己的出生和去处,想这些年走过的路、经历的事。或者什么也不想,只听这夜的留声,听风吹草低的叹息,以及这静夜里一切沉睡、或者苏醒着的事物。我渐渐淹没于乡村的夜,成为这个乡村夜晚的一部分。

多少次.在城市的路灯下,街灯闪烁。我独自行走,汽车呼啸而过。但有那么一刻,我以为自己是走在乡村的夜里。闪烁的街灯是夜里的流萤,柏油马路恍若乡村土路。我想我一定是精神有些恍惚了,我以为我还是那个行走在乡村黑夜里的十二岁的少年。

我想那时是十二岁吧,或者更小。我提着油灯,独自一人走在乡村的夜里。我要到两里外的堰口村找赤脚医生谭医生,因为妈妈病了,病得很重。四周黑魆魆的,山脊顺着土路延伸而去,似怪兽般令人害怕。走在土路上,风从耳边吹过,呼呼作响.真害怕哪里会突然蹿出一个鬼来,似聊斋里的狐仙,让人心惊胆战。我一手护着油灯,不让风给吹灭,但这冬天的风冷飕飕的,似刀片般刮过脸颊。我另一只手紧握着拳头,掐灭这心里的胆怯念头。到堰口村的路,要翻过一座山,经过几道田埂,走过一片树林。年少的我走在路上,被黑夜席卷,落入黑夜无边的静谧和恐惧中。

就在那一刻,我被黑夜淹没。我看见黑夜从山那边缓慢笼罩下来,那黑色的山脊像怪兽般恐怖万分。一个人走在这乡村的夜里,一切的事物都安静下去了,偶尔听到蛐蛐的叫声。我的油灯闪烁着,前面的路茫茫的一片,见不到光点,我只知道路的那头是谭医生家。

但我不敢放慢脚步,因为,有一个信念在催促着我,妈妈病了。我要去找医生给妈妈看病。这是一个怎样的念头啊,一个不满十二岁的孩子,在这暗夜里,要鼓足多大的勇气才可以抵抗这无边的黑暗和恐惧?在田埂上行走的时候,几次差点掉进水田里,灯好几次被风吹灭,我得重新用火柴将灯点燃。在灯熄灭的那一刻,我冒出了一身冷汗,被黑夜吞噬。我将煤油灯重新点燃,继续前行,所有的恐惧都抛诸脑后。我只剩下一个念头了:妈妈病了,我要找医生给妈妈看病。我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不是十二岁,我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敲响谭医生的家门时,已经是深夜了。谭医生去给村里的农民看病了,还没有回来。直到谭医生回来,我那颗悬在心里的石头才落到地上。我跟谭医生说明了来意,便和谭医生一起往我家赶。如果说去的路上充满着胆战心惊,那么回来的路上,又充满着急切与担忧。害怕路太远了,妈妈病得更严重了。

不管怎样,终究是请来了谭医生。他给妈妈开了一些药,打了止痛剂,妈妈的病情才得到了缓解。那时候,在黑夜里,妈妈显得多么孱弱,妈妈用她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什么也没有说,或者……

P35-36

书评(媒体评论)

记得美国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许多作家回答,之所以选择写作是受老师的影响。所以一个教师进行文学创作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文本上,他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精神氛围,一种尺度,一种观察事物的方式,给生命和心灵以滋养。朴素、自由、真情的表达,无疑可视为范例。

——著名诗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编审。

中国“第三代实力派诗人”

杨 克

余君才的文字,自然朴实,温润亲切。很像他课余和同学们的聊天,有新鲜的感悟,有即兴联想,有特别适合青春中人汲取的人生哲理。

——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元胜

余君才的散文在现实层面播种着形而上的思考,俯瞰经历与仰望理想构成了同一个主题:活在当下,心在远方。也就是说,他的足迹里面有心灵的温度。他从不缺少鲜活的人生经验,并远远高于这些。他更富有智慧的眼光,把当下的苦难,变成了远行的资粮。

——著名诗人、《诗潮》杂志执行主编 刘 川

作为青年作家、诗人,余君才的才情和热情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思想表现力。一路下来,他的文字功底,他的艺术感觉,都成为他无形的推进器。余君才似乎天生有一种相当好的语感,这种语感让语言显得敏捷而流利。沉浸在青春灵动、浪漫、唯美与温情的气氛里,所到“煽情之处”与读者产生共同的心灵震撼。

——80后代表作家、书法家、出版人,千卷传媒总编 施 晗

青年作家余君才用心灵书写,真实、温暖、直抵内心的文字,让人感动,更让人铭记于心,是青少年读者的心灵鸡汤!

——《意林》杂志副主编 刘世佳

君才兄诗人出身,时尚之人,故其散文亦打通了诗与散文,甚至是阅读等之间的界限,所以读余君,你会发现,收获亦将是多元的。

如此智慧的充满想象诗意化的神来之句像一粒粒珍珠,散见于《因为经历,所以懂得》这个集子里,给人以无限惊喜。在浮躁扰人的现世,或清晨或傍晚,曲肱捧读这样一本接地气的散文集,诗文共赏,余情甚欢。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 欧阳国胜

读余老师的文字,我快乐地享受着,也深深地感动着。我想起几句话:

一个不热爱写作的老师,不论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的尽职.也不论他的学生在他的教育下取得怎样骄人的成绩,他都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

写作和阅读是一件漫长的事,如果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的生命会妙不可言。写作不一定要成为职业,或者让你过分热爱,但是它一定可以改变你的气场。如果你是写作的植物,你的叶片与经脉会有着与众不同的芬芳。

余老师就给我这样的感觉:他的文字,他的人,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芬芳。教师作家,我想,这和特级教师一样,也是一项伟大的荣誉。我要把它送给我的朋友。

——人大附中特级教师王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君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08627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201325691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