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爱本临王羲之十七帖
二、王羲之十七帖原帖
图书 | 王羲之十七帖(古今对照原著首版)/王爱本研习历代草书经典名帖墨迹选 |
内容 | 目录 一、王爱本临王羲之十七帖 二、王羲之十七帖原帖 内容推荐 《十七帖》是“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由一组书信汇帖,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绝无狂怪怒张之态,故风规自远。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似斜反正。《十七帖》用笔以圆笔为主,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道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正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故历代都把《十七帖》推崇为习草的首选范本。 《王爱本意临十七帖》,基本保持了原帖的风貌,将个别笔画的方笔改为了园笔,个别字结体作了适度改变,牵带较原帖略有增加,通篇气韵较原帖有所强化。本卷《王爱本意临十七帖》与《王羲之十七帖》原帖采用单页对照编排,以方便读者与原帖对照,洞察古今两帖字画的微妙不同。 编辑推荐 《十七帖》是“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由一组书信汇帖,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狂怪怒张之态。 王爱本临《十七帖》,基本保持了原帖的风格。将部分字个别笔画的方笔改为了园笔,个别字结体作了适当改变,连笔略有增加,通篇气韵较原帖有所强化。《王羲之十七帖(古今对照原著首版)》中王爱本意临《十七帖》帖与王羲之原帖单页对照编排,习草者可与原帖对照使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王羲之十七帖(古今对照原著首版)/王爱本研习历代草书经典名帖墨迹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爱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3480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 |
CIP核字 | 2014172464 |
中图分类号 | J292.28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5 |
宽 | 215 |
高 | 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