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宾和李琪益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峨山卷)》的出版,是峨山县民族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良好开端,也是彝族文化品牌优势化的一次探索。希望峨山县文学艺术创作者,再接再厉,继续收集、整理和出版更多更好的民间故事,为峨山县打造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文化品牌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图书 |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峨山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洪宾和李琪益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峨山卷)》的出版,是峨山县民族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良好开端,也是彝族文化品牌优势化的一次探索。希望峨山县文学艺术创作者,再接再厉,继续收集、整理和出版更多更好的民间故事,为峨山县打造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文化品牌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内容推荐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在收集、整理张洪宾和李琪益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峨山卷)》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认识到这仅仅是一朵散发着彝乡醇厚泥土气息的奇葩,不少珍珠般璀璨的优秀民间故事,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发掘,精心采集。 目录 神话 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 传说(彝族) 火种起源(彝族) 妮白皮莫(彝族) 太阳和公鸡(彝族) 太阳和月亮 水漫山(彝族) 牛的来历(彝族) 猫的来历(彝族) 传说 风物传说 大塘子的传说 笑龙的传说(彝族) 大西山火把节的由来(彝族) 花鼓的传说(彝族) 如是神钟 花围腰的传说(彝族) 压岁钱的传说(彝族) 海味湖泊的传说(彝族) 彝家祭祖灵位的由来(彝族) 美丽的花腰彝传说(彝族) 爱之树(彝族) 哈尼岩(哈尼族) 红椿树与剌槟榔 甸尾城的传说(彝族) 天子庙 “武主”与火把节(彝族) 彝族的斗牛节(彝族) 塔甸瀑布(彝族) 小街“三匠”的由来 县宫划界线 阿依村温泉的由来 大龙潭的传说(彝族) 彝族姑娘的喜鹊帽(彝族) 大西山头泉水多(彝族) 烧草席(彝族) “睡美人”的传说(彝族) 红石岩仙人洞(彝族) 杏子村的传说 龙家人不吃水牛肉 谷出双穗的传说 瀑布水仙(彝族) 山苏人不烧村旁的 野蜂(彝族) 麂子肚子上的白带(彝族) 妖精塘(彝族) 小石缸(彝族) 蜂窝塘 浑水塘(哈尼族) 大鱼洞 他达红水塘(彝族) 怀珠村(彝族) 登云莲花池 绿汁江边雨朵洞 金鸡寨(彝族) 水牛山和黄牛山(彝族) 卧龙山 金鸡山(彝族) “小高城”与“沙家营头” 鱼塘寨的来历(彝族) 姑娘岩的由来(彝族) 大石马山的来历(彝族) 神链山(彝族) 人物传说 石阿鼾(彝族) 李取皇帝游哀牢 伙嫫姑娘(彝族) 太阳姑娘 仙义与龙马 疯姚城收徒 岩香与雪郎(傣族) 神童和宝刀(彝族) 进士老祖 失学 赶考 落榜 省亲 赐谥 江西老祖(彝族) 芭蕉树 祖坟地 挖断肋 彝家花木兰(彝族) 故事 生活故事 骑马寻亲 好花要绿叶配 一个二姑爷(彝族) 清和桥(彝族) 怀孕草 生死之婚(彝族) 麻子姑娘(彝族) 狮子大王与小偷大王 两个生意人(彝族) 学礼性(彝族) 三兄弟买礼争亲(彝族) 红南瓜(彝族) 长工方秀(彝族) 考媳妇(彝族) 永远不栽秧鸟 白鹤香(彝族) 做梦先生(彝族) 事从猪起 找玉玺 小桃装在御盒里 哈尼人为什么没有 文字(哈尼族) 神爷抛粪 地师(彝族) 学爹妈(彝族) 财主和风水先生(彝族) 宝峨惩罚店老板 不嫁的姑娘(彝族) 一手好针线 取名石二海 为儿买龙马 葬身滇池底 造福咱拉黑 杀年猪 稗子和秧的故事 大年初一抢水(彝族) 父子献神 土雪十兄弟的故事 大黑天神 聪明的媳妇(彝族) 水坝爷爷的故事 鼓里公案 农夫抗捐记 鸳鸯为什么都是双的 梦里寻物(彝族) 酒胆 人物故事 陈凤仙的故事 茂罗的故事(彝族) 普丕系列故事选(彝族) 放猪 烧蜂 拉鱼 爬青树 剥棕枇 吻姑娘 撵麂子 打靶 卖梨 长工吃白酒 耙田 犁田要用油 修树枝 蚂蚁嫁女 平分秋实 巧骗茶壶 算命惹祸 做客 干巴见火熟 祖传宝物 偷羊 换眼珠子 只喝了两碗“米汤” 起火了 我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害人终害己 打猎 结局 各雪大力气(彝族) 大石条 背甘蔗 捡牛犊 挑刺 顶石臼 聪明的二福(彝族) 爬树尖 吃晌午 落汤鸡 幻想故事 棺,变(彝族) 蛤蟆仙子 花花蛇与三姑娘(彝族) 千里马万里羊 割茅草 老毛人 穷人娶媳妇 赵老道修仙(彝族) 不识宝的人(彝族) 嫁姑娘(彝族) 石头咬人的故事(彝族) 瞎子兄弟(彝族) 一幅神奇的画(彝族) 金猪龙(哈尼族) 施黛姑娘(彝族) 破石岩的故事(彝族) 水龙爷爷 小三哥的故事(彝族) 动听的三弦 好客的彝家人 神农的故事(彝族) 大米的故事 宝葫芦 蛙女(彝族) 动物故事 穿牛鼻锭的来历 螃蟹斗天鹅(彝族) 鸡的故事(彝族) 水点点请客(彝族) 公锦鸡借衣裳 虾巴虫的故事(彝族) 穿山甲为什么没牙齿(彝族) 虾和蚯蚓 猫为什么会吃耗子 老鼠为什么咬东西 老虎不容猫长大 狗为何来到人间(彝族) 野猫和豹子 老虎的故事(彝族) 偷蜂蜜的猴子(彝族) 野猴戏哥俩 乌鸦为什么怕踢力巴(彝族) 公鸡和水牛 猫狗偷宝 会抬大米的鳖虱(彝族) 神奇的野猪 燕子家中住 狗、猫、羊为什么合不来 狼背狐狸的故事 人与狗的故事 燕子的故事 狼与羊的新生活 豺狗妈妈 水牛为什么没有上牙 不走大路的牛 狗吃水只能舔 鸡吃水怕打雷 虱子肚皮上的黑花纹(彝族) 笑话 簸箕歪歪背 攀枝花 全家一条裤(彝族) 村姑巧戏浪荡子 憨姑爷 打赌 伯乐须 秀才献丑 捉斑鸠 试读章节 远古时代,大地上先后出现了独眼人、圆眼人和横眼人,独眼人与圆眼人只有一只眼,独眼人长一只三角眼,圆眼人长一只椭圆竖眼,都长于鼻粱之上。独眼人蛮横无理,不祀天地,不敬祖先,吃肉不供天,饮酒不敬地,偷盗拐骗,做尽不法之事。各种恶行劣迹激起天地神祗的愤怒,于是天降十年大旱之灾,鼠年不起云,牛年不生雷,虎年不下雨,兔年不涨水,龙年水枯绝,蛇年水昂贵,马年不插秧,羊年遭虫灾,猴年粮绝收,鸡年米昂贵,一升卖三钱,一斗银三两,儿哭没食喂,死尸遍原野,白骨露青天,让人惨不忍睹。十年大旱后,独眼人灭绝,大地上的人类换成了圆眼人。然而,圆眼人和独眼人一样,依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 于是,天帝策格兹招来地君黑朵范、水神龙塔叽商议,决定先派遣三仙童到世间考察人心,然后再降洪灾惩罚人类。三仙童骑着飞龙马到世间后,首先来到东方之地的一个富人家里,这家人用金子做柱子、银子做屋瓦、绸缎做地毯。三仙童以天帝策格兹的坐骑脱了骨节、断了翅膀,只有人的肉才能接骨节,只有人的血才能治好伤为借口,向东方富人乞讨人肉和人血。东方富人回答:“我们喝美酒,我们吃好肉,身穿绸子衣,绿缎做地毯,金银满箱柜,不是天恩赐。别说人的肉,人屎不给你;别说人的血,人尿不给你。”三仙童听了这些话,骑着飞龙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南方之地的一个富人家里,这家人银子装满罐,牲畜满厩圈。三仙童以同样的借口,向南方富人乞讨人肉和人血:南方富人回答:“别说人的血,人毛不给你;别说人的肉,污垢不给你。” 天庭三仙童接着来到西方和北方两个富人家里,继续以夭帝策格兹的坐骑脱了骨节、断了翅膀,只有人的肉才能接骨节,只有人的血才能治好伤为借口,向西方、北方两个富人乞讨人肉和人血,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三仙童在东、南、西、北四个富人家没有乞讨到人肉和人血。 准备返回天庭时,在一个“崖高接天地,赤土连石崖”的偏僻地方,遇到一个正在挖地的千瘦老人,他就是阿普笃慕。阿普笃慕生于圆眼人种末代,因他生来有两眼,长在鼻梁两侧,被称为横眼人,即今世之人。 三仙童见到阿普笃慕,恳求地说:“老人家,我们肚子实在饿极了,有没有一些冷饭让我们充充饥?” 阿普笃慕回答:“家中冷饭倒没有,还有几升米,回家我煮给你们吃。”于是,阿普笃慕领着三仙童回到了他家里。 回到家里,阿普笃慕正要生火煮饭,三仙童又说:“老人家,我们好久没有吃过肉了,你有没有剩余的肉给我们尝尝味呀?” 阿普笃慕回答道:“我没有什么剩余的肉,有一只半大的小母鸡,我杀了给你们吃。”阿普笃慕就这样把家中仅有的那只半大的小母鸡杀了招待天庭三仙童。 饭熟了,三仙童又对阿普笃慕说:“老人家,现在有饭有肉了,可我们好久没喝过酒了,有没有一点剩余的酒给我们解解馋呀?” 阿普笃慕答道:“我是穷人家,没有什么好酒,只有刚刚捂了三天的一小坛白酒,我取来给你们喝。” 三仙童喝完酒、吃饱饭后,对阿普笃慕说:“我们是天上神仙,你是世间人,天帝策格兹的坐骑脱了骨节、断了翅膀,只有用人肉才能接骨节,只有用人血才能治好伤,我们来到世间是向人类乞讨人肉和人血的。” 阿普笃慕对三仙童说:“请把你们腰间的小匕首、发髻上的簪子取下来给我,我割小腿肉、戳手指尖血送给你们。” 到了这时候,三仙童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心人,就实话对阿普笃慕说:“我们来到世间,不是真的向人类乞讨人肉和人血的,是天帝策格兹派来考察人心善恶的,不久的将来,要天降洪水惩罚世间人类,只有好心人才能躲过这场灾难。”三仙童送给阿普笃慕一颗神葫芦种子,并嘱咐阿普笃慕:“到了春天就将神葫芦种种下去,到夏天给它搭棚架,秋天就会结葫芦。”说完便返回天庭去了。 三仙童回到天庭,把下凡间考察人心善恶的情形如实禀报了天帝策格兹,他们说:“世间人类中有一个叫阿普笃慕的老人家,有道德、知礼节,有金子般的好心肠,应该让他生存下去,我们给了他一颗神葫芦种。” 天帝策格兹听了禀报后,下旨道:“这样的人应该让他生存下去,你们再下去世间看看,神葫芦种种下去没有,帮助他躲过这场灾难。”P3-4 序言 峨山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在这片以彝族为原居主体民族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到处山脉纵横,江河环绕;竹林青青,溪流潺潺。自古以来,生活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的彝、汉、哈尼、回等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耕耘着美好的生活,并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独特而神秘的彝山风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孕育发展起来的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沉淀出了特有的一方人文景观,交织形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滇中地区彝族特有的风情山水画。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土地上的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风俗民情。为赞美历史功业,表达民族理想和斗志,他们还创造并传承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 这里奉献给读者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峨山卷》,收集了峨山县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间故事,以顺应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历史潮流。这些优美的传说、神奇的故事等,富有地域色彩和颇具趣味的民族风情,都起源于一座座巍峨的高山,一个个幽深的山谷,一条条银色的瀑布,一块块嶙岣的山石…… 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相对而言,都存在情节简单、口语化突出的情况,从艺术角度来看,似乎过于口语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语言容易流于俚俗。然而,这些故事经过一代代民间口传艺人的不断加工提炼,又经过基层文艺工作者的收集、整理和修正,如今已具备了基本完整的结构、曲折的情节和浪漫的想象。其主题突出,思想内容丰富,人物性格刻画鲜明,细节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对话明白流畅,既保留了传说故事的原貌,又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就是峨山彝族人民世世代代流传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多少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将成为今后峨山县文化工作的一个重点。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听到了来自苍莽彝山的呼唤,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展示出了精神家园守望者的无限风采。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在收集、整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峨山卷》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认识到这仅仅是一朵散发着彝乡醇厚泥土气息的奇葩,不少珍珠般璀璨的优秀民间故事,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发掘,精心采集。 本卷的出版,是峨山县民族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良好开端,也是彝族文化品牌优势化的一次探索。希望峨山县文学艺术创作者,再接再厉,继续收集、整理和出版更多更好的民间故事,为峨山县打造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文化品牌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编者 2014年5月 后记 彝族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彝族文化也同样神秘得令一般人难以深入了解。浩如烟海的峨山彝族民间故事,是千百年来峨山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又是峨山彝族人民奉献给人类艺术殿堂的一朵永不凋谢的思想之花。 民间故事是通向地方传统文化的一道窗口,它生动地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明史纷繁瑰丽的图景。例如,流传在峨山彝族民间的具有代表性的普丕故事系列,就是反映彝族孤儿普丕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地与财主作斗争的典范,集中闪耀着彝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光芒。 在本卷的编辑过程中,我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业余作者,对故事的收集、整理、录像及插图的设计、安排,都做了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和精力给予了关心、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敬意和感谢! 本卷所收录的民间故事,多数是近年来收集整理的,有的曾在《嶍峨山情》第一、二集和《峨山民间文学集成》上登载过。在收入本卷时,收集整理者和编者又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以求行文更规范,语言更简洁生动,情节更丰富,故事更优美,同时还增加了注释、附记,以便读者从中更好地品味久远而又芳香的峨山民间故事韵味。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一并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指正。 编者 2014年5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峨山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洪宾//李琪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296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1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4 |
CIP核字 | 2014205429 |
中图分类号 | I277.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