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地震预报》是作者刘正荣多年研究成果的汇集,涵盖了作者在地震预报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h值预报研究、转移地震研究、启动力理论等。书中理论阐述结合了大量震例,内容充实,论证严谨。具有较大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价值,具有较大的出版意义。
图书 | 新编地震预报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编地震预报》是作者刘正荣多年研究成果的汇集,涵盖了作者在地震预报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h值预报研究、转移地震研究、启动力理论等。书中理论阐述结合了大量震例,内容充实,论证严谨。具有较大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价值,具有较大的出版意义。 目录 ·宏观地震学研究· 用宏观方法测定震源深度的量版 ·大地震研究· 龙陵共轭地震群的特征 以耿马、澜沧地震为例再论共轭地震 东亚地区强震活动的50年周期 固体潮对海城地震的调制与触发 ·b值研究· b值特征的研究 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小、中、大震烈度研究 ·复发周期· 地震的复发周期 复发周期用于长期地震预报 ——从董国胜同志预报8级地震谈起 用复发周期等研究四川荣昌地震 ——兼论最大地震震级与弱震数目的关系 澜沧一耿马地震前的复发周期时空扫描 ·地震频度研究· 地震频度衰减与地震预报 远程前震与远程余震 ——值研究的重要补充 最强余震的识别 地震频度衰减研究中的积分下限问题- 关于地震频度衰减的一个证明 余震衰减公式的统一 ·地震预报的极限时间法· 极限时间法与临震预报 禄丰、武定、丽江诸地震的相互关系 ——兼论丽江地震的预报 用极限时间法分析四川吉居地震 用极限时间法分析2003年巴楚、伽师等地震前的矗h值异常变化过程 ·转移地震· 转移地震 地震力与弱转移地震 ·解读大地震· 解读汶川大地震 解读唐山大地震 解读智利大地震 1970年涌州大地震后的趋势 地震的天文效应 地震的成长时间 地震轮回 ·附件· 给阎志德的一封公开信 主要论文目录 ·附录· 附录一《地震频度衰减研究中的积分下限问题》式(12)的推导过程· 附录二不同类别的转移地震 ·编后记· 摸着石头过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编地震预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正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2197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8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2014062373 |
中图分类号 | P315.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59 |
宽 | 184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