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武主编的《古文字研究论坛》是古文字研究学术论文的结集,以发表海內外中国古文字研究最新成果为主旨。《古文字论坛(第1辑曾宪通教授八十庆寿专号)》收录论文21篇。论题涵盖古文字学的多个分支,体现出较强的学科前沿性,值得古文字、汉语史、上古史等学科领域的专家、研究生等参考。
图书 | 古文字论坛(第1辑曾宪通教授八十庆寿专号)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伟武主编的《古文字研究论坛》是古文字研究学术论文的结集,以发表海內外中国古文字研究最新成果为主旨。《古文字论坛(第1辑曾宪通教授八十庆寿专号)》收录论文21篇。论题涵盖古文字学的多个分支,体现出较强的学科前沿性,值得古文字、汉语史、上古史等学科领域的专家、研究生等参考。 目录 談談怎樣考釋古文字 關於《先師容希白先生遺訓》的一些說明 略論容庚先生的漢字發展觀 半戈堂讀圖記 ——商“亞疑”刀全形拓本 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藏甲骨文字紹介 也論殷商甲骨文中的語氣詞 釋花東甲骨中的“痒”和“稽” 商周金文詞彙分類的模糊性和語法功能的靈活性 新見再器銘文補說 ——與兩周金文所見文例參證 晉公墓年代再探 二年梁令矛小考 一簡之內同字異用與異字同用 上博簡《凡物流形》中的“一”字試解 讀《上博六》剳記三則 楚簡中一個讀為“曰”的奇字補說 楚簡方言詞語釋證四則 楚簡字詞釋讀瑣記五則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補說二則 左塚漆侷文字補釋(三則) 東周晉系文字考釋拾遺 楚國尹官考辨三則 複姓源流新證釋例 論方濬益先生的古陶文研究 “忠信敬事富貴”璽考 試論古璽分類中的一些問題 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校讀 金關漢簡《譚致丈人書》校釋 漢代石刻文獻中的異構字 讀《說文》小記(五則) 說“嫩”及其相關的字 “貞鼎”“貝鼎”“則鼎”疏釋 簠鋪考辨 《詩》、《書》、金文“保义(艾、辞)”詞義辨正 據出土材料說《詩》二則 《說文》“辛”“辛”二部及相關諸字芻議 古漢字演變中“借形記音”的現象 ——兼論清華簡《程寤》篇中的□和□ 論同形字與上古音研究中的聲系劃分 戰國至秦代蜀地書跡探研 《爾雅》十二歲名疏證 古文字考釋中的“暗合”現象 ——以戰國容量銘刻中“受”字的考釋為例 《漢字源流》讀後感 經法先生白描 ——為曾經法師八秩嵩壽而作 我的“大師兄” 後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文字论坛(第1辑曾宪通教授八十庆寿专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伟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60358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54 |
CIP核字 | 2009232809 |
中图分类号 | H1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