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编著的《东林书院丛谈》将东林书院从宋代始建,到明清各朝兴废沿革、讲学过程、修缮情况、学脉传承、主要人物、楹联匾额、书院改制等有关史事在时代背景下进行了客观探索考述,以加深对东林书院的认识与了解。本书以档案、调查、史料为支撑,材料丰富;引述了不同派别的理论及其他学理分析,论述比较深入,逻辑性强,结构合理,语言严谨;不少材料和观点颇具新意,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有分量的著述。
图书 | 东林书院丛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朱文杰编著的《东林书院丛谈》将东林书院从宋代始建,到明清各朝兴废沿革、讲学过程、修缮情况、学脉传承、主要人物、楹联匾额、书院改制等有关史事在时代背景下进行了客观探索考述,以加深对东林书院的认识与了解。本书以档案、调查、史料为支撑,材料丰富;引述了不同派别的理论及其他学理分析,论述比较深入,逻辑性强,结构合理,语言严谨;不少材料和观点颇具新意,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有分量的著述。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宋代书院创立与学脉传承 第一节 东林书院坐落位置与历史风貌 第二节 杨时讲学东林书院原因 第三节 杨时讲学东林书院时间 第四节 东林书院名称来历 第五节 杨时理学传播之功与理学思想 第六节 杨时一传高弟无锡喻樗简况 第七节 杨时再传弟子尤袤生卒年考订 第二章 元代书院旧址荒废 第一节 东林庵与东林书院关系 第二节 有关东林庵记述 第三节 虞荐发人祀东林书院原因 第四节 王允谦《重建虞薇山先生祠记》 附:张夏《虞薇山先生补祀道南祠记》 第三章 明代书院修复与讲学 第四章 明代东林书院原址修复 第五章 明代东林书院修复后讲学活动 第六章 明代东林书院被矫旨拆毁 第七章 明代崇祯年间书院修复与讲学 第八章 清初至民国年间书院修复及讲学 第九章 道南祠奉祀与配享 第十章 东林书院讲学经费来源 第十一章 东林书院山长、学脉传承及主讲人 第十二章 东林书院所藏典籍祭乐器 第十三章 东林书院明代碑记 第十四章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碑记 第十五章 清代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碑记 第十六章 清代道光、同治年间碑记 第十七章 东林书院民国年间碑记 第十八章 东林书院堂斋沿革与匾联 第十九章 地方志书有关东林书院记述 第二十章 历代东林有关志书序跋 第二十一章 东林有关杂识 第二十二章 书院改制办学概述 第二十三章 东林书院有关史事考述 附录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林书院丛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文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方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4089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40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82 |
CIP核字 | 2013117840 |
中图分类号 | G649.299.53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2 |
宽 | 141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