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探讨《史记》的风格,需先了解司马迁之人格。李长之认为,司马迁从其父亲那里继承了批判精神,接受了道家立场;从孔子那里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受惠于此。这些精神渊源融会于心,构成了司马迁的浪漫自然主义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精)》作者对史诗般的《史记》做了细密的文本分析,进而阐述其美学意义及文学史上的价值。
图书 |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精)/中学图书馆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欲探讨《史记》的风格,需先了解司马迁之人格。李长之认为,司马迁从其父亲那里继承了批判精神,接受了道家立场;从孔子那里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受惠于此。这些精神渊源融会于心,构成了司马迁的浪漫自然主义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精)》作者对史诗般的《史记》做了细密的文本分析,进而阐述其美学意义及文学史上的价值。 内容推荐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精)》首章“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是概括性的时代背景介绍,作者李长之认为汉文化如果溯源,是接自楚与齐,而楚齐文化的特质乃是浪漫精神,这是为我们认识司马迁的浪漫精神——以及背后隐含的李长之的浪漫性格——所做的铺垫。本章附录则条分缕析地考证司马迁的生年为公元前一三五年,以此为后面几章对人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二章专叙司马迁的父亲,说明家学渊源对司马迁的影响。作者认为司马迁从父亲司马谈那里最重要的继承是批判精神。司马谈自己秉持道家思想,但在教育儿子时却导之以儒家思想,前者给司马迁以浪漫的思绪,后者则使司马迁追慕古典精神。因之第三章专述孔子对司马迁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精神共鸣。随后,作者以三章的篇幅,写司马迁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经历,这是《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精)》的重心。教育固然会对一个人观念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但个人的阅历与实践则影响更为直接,尤其我们都知道司马迁经历并忍受了巨大的屈辱,这些刻骨铭心的切身体验,必然会促使他深刻思考、探寻生命的意义,并反映到作品中。第七、八两章,作者回复批评家的身份.对司马迁的浪漫自然主义精神以及文本做出细致分析,借助批评家的眼睛,读者如我有重新发现作品之感,推想其他读者也会有同感。最后一章,“文学史上之司马迁”对《史记》及其作者盖棺论定。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 一 伟大的时代 二 楚文化的胜利 三 齐学 四 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 五 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汉武帝 六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 附录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 第二章 司马迁的父亲 一 世传的历史家并天文家 二 司马谈的思想之渊源 三 批评精神和道家立场 四 司马谈与封禅 五 伟大的遗命 六 天才的培养 第三章 司马迁和孔子 一 教育之效 二 司马迁对孔子之崇拜 三 司马迁在性格上与孔子之契合点及其距离 四 司马迁对六艺之了解 五 司马迁与《春秋》 六 司马迁在精神上受惠于孔子的所在 七 司马迁在心灵深处和孔子的真正共鸣 第四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上)——无限之象征 一 从耕牧到京师受学 二 东南和中原的大旅行 三 仕宦生活的开始——空峒扈驾和奉使蜀滇 四 封禅与北地之游——“无限”之象征 五 负薪塞河 六 父职的继续——司马迁之活跃与积极 七 太初历的订定和著述 第五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中) ——必然的悲剧 一 司马迁的性格之本质 二 好奇与爱才 三 司马迁与友情——司马迁交游考 四 武帝时代之严刑竣法 五 李陵案的原委 六 两个英雄的晚年 第六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下)——《史记》各篇著作先后之可能的推测 一缺和补 二 《史记》中可能出自司马谈手笔者 三 《史记》中不易辨别为谈著抑迁著者 四 司马迁著述之根据与其创作时之情形 五 就著作时代上对司马迁作品之划分 六 结论和余论一兼论褚先生 第七章 司马迁的精神宝藏之内容——浪漫的自然主义 一 司马迁之识 二 司马迁之学——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三 语言学的训练——所谓古文 四 司马迁之读书 五 司马迁与儒家 六 司马迁之根本思想——道家 七 司马迁和荀学 八 浪漫的自然主义 九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 十 司马迁之政治观 十一 司马迁之民间精神 十二 《史记》一书的个性 十三 史官的传统 第八章 司马迁的风格之美学上的分析 一 司马迁的散文风格之来源 二 《史记》书中的形式律则 三 建筑结构与韵律 四 句调之分析 五 司马迁之语汇及其运用 六 司马迁的风格之特征及其与古文运动之关系 第九章 文学史上之司马迁 一 《史记》是中国的史诗 二 《史记》与中国后来的小说戏剧 三 司马迁之文学批评 四 司马迁之讽刺 五 总结——抒情诗人的司马迁及其最后归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精)/中学图书馆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长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457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37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2 |
CIP核字 | 2013142084 |
中图分类号 | K825.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4.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90 |
宽 | 134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