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打过长江去(王建青将军战场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打过长江去(王建青将军战场日记)》是开国少将王建青将军在战争年代撰写的日记。日记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从对当时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的分析预测,到战役战斗的展开实施;从我党我军基层建设的历史沿革,到我军政治、军事、纪律的基本实践;从我军官兵的英勇奋斗,到将军个人的内心世界,日记中都有记载。期望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那段真实的历史,并有所收获。

内容推荐

《打过长江去(王建青将军战场日记)》是开国少将王建青将军在战争年代撰写的日记。《打过长江去(王建青将军战场日记)》的主体内容是现存的王建青将军的两本日记。第一本日记,王建青将军在扉页上题为“阵营生活”,时间为1948年4月至1949年12月。第二本日记,封面印有“民主日记”,时间为1950年1月至1952年10月。本书除穿插几十幅历史照片之外,还特别制作了几幅作战地图,对于广大读者,尤其是军事研究者、爱好者而言,是感受战火硝烟最为简洁、有力的纸质作品,也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本书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作序。

目录

序(迟浩田)

前言(王洪全)

转战中原(1948年4月22日至11月6日)

血战淮海(1948年11月12日至1949年3月13日)

跨过长江(1949年3月18日至10月7日)

壮志凌云(1950年1月1日至11月17日)

守卫家园(1950年11月25日至1952年10月1日)

永不回头——献给父亲王建青(王洪全执笔)

试读章节

4月22日 许田

今天陕北广播,我收复延安。

蒋匪去春占了延安一座空城,大吹牛皮,把延安吹成不得了的要地,好似他占了该城就是胜利的关键一样。但该城是我们有计划退出的。我们撤出是为了更机动地歼灭蒋胡匪。胡宗南占领一年多,已吃到了苦处,知道延安不是糖果,而是炸弹。他这一年多当中,自己保守了多少年的“劲旅”有的被歼灭、有的被击溃、有的被削弱,胡匪军再不是一年前的那样威风凛凛,以为是天下无敌手了。现退出延安,是因四面楚歌,处于悲哀之境,时刻都有被歼的可能,尤其蟠龙战役后,延安变成了囚笼,所以他再顾不得所谓占领延安的意义了,是逃命要紧了。但这算蒋胡匪的聪明,如不从延安逃命,延安守匪,不久的日子,就要葬身于延安的。

蒋胡匪逃出延安,影响是很大的,无论他们会怎样解释,怕三岁之儿也明白的。蒋介石现在不但不能进攻,而是过上防不及防的日子了。尤其是在他美国干爸爸帮他23天经济,又加开伪“国大”的时候,而逃出延安,此真乃好时机。他美国老子要生气了,参加“国大”的徒子徒孙,又会在“国大”会议闹起来了,但不知蒋贼作何解答,且看中央社下回分解。

★ ★ ★ ★

土地政策之偏向,主要是不讲策略。不管地区如何,环境如何,都来了,个“平”字。但中央平分土地之政策是正确的,我地区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以地区情况,来决定土地改革中策略之运用;以少树立敌人,多团结朋友而达到平分之目的。

我执行上教条,所以未看地区与情况,因此违犯中农利益,地主逃亡者甚多,增加了贫雇农的虑顾[顾虑],就是把贫雇农孤立起来了。除因教条而致,再就是经过整党运动,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地区思想而搞“左”的,这实际还是个人主义及小资产阶级的左右摇摆,你说我右,我就来个“左”,没有以群众之利益及党的利益为前提,这也是说明立场的不稳定。

这次地委会研究,我分区分三种地区来进行土改,如以三种地区之不同,而运用不同之策略进行土改,会顺利的,我分区会立于不败之地。但因我区干部质量差,虽明确规定不同之策略,怕又会出新的偏向。

在对敌斗争方面,军事打击可谓积极,但与政治结合是忽视的,只是军事打,未有政治瓦解争取;同时对俘虏政策方面,注意了镇压,忽视了争取。当然,镇压也起了很大作用,但另方面巩固了敌人。地委会上已经研究了对敌斗争问题,不只是军事的,要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向土顽展开总力战。如下边能正确执行的话,对土顽的斗争才会达到逐渐歼灭之的目的。同时要认识到歼灭土顽是长期的斗争,卞、郑敌人不歼灭,土顽不会彻底肃清的。

4月23日 许田

调西华县大队_连补充71团,前杨来传提意见缓调,怕影响坚持该县斗争,今晚理副大队长亲来谈此事。

 但为整个五分区考虑,应坚持,决心不变,仍调该连,并给理作解释,说明调该连之意义,并指示该大队今后发展调整等工作——每区动员二三十位民兵升入区中队,将现有区队编为一个连,升入大队。

为迁就新兵,过麦时区队可放几天假回家收麦,县大队也可个别准假(家中没劳动力者)。

关于政策问题,对土顽政策、对逃亡地主政策,将地委开会讨论之精神传达了下去。  该大队一连升级问题,不但写信请示,又来当面请示。当然抽调一个连该大队会受到影响,尤其在二连受到损失后。可是,这些同志基本上未看到整体问题,只看到小的单位;未看到分区主力削弱的危险,只看到自己少个连的困难。由于对分区的命令执行上的犹豫,而误了时间,不能趁此休整时很快补充上。时间迟延就是很大的损失。

P5-7

序言

在纪念王建青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他写于1948—1949年的日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是我军一位高级指挥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留下的珍贵史料。

建青同志是山东省新泰县人,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泰县入党最早的三名党员之·。1938年1月,他组织部分进步人士,参加了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著名的“徂徕山起义”,开始了为实现党的理想浴血奋斗的戎马生涯。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营教导员、特务大队政委、团政委、县委书记、军分区副政委、军分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为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旅长、副师长、军分区司令员、师长兼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许昌、开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身先士卒,指挥果断,出色完成了作战任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青同志是我熟悉、尊敬的一位老首长、老将军。他作战勇敢、多谋善断,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他又是学习的楷模,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能文善诗、笔耕不辍,被大家称为“老夫子”和“老八路中的儒将”。他有写日记的习惯,战争年代,无论环境何等艰苦,战斗怎样频繁,始终坚持不懈,未曾中断。可惜的是,当年战火纷飞,环境险恶,经常轻装长途奔袭,或抛却辎重突出重围,不得不多次将多本日记用油布包好藏于地下。事后虽多方寻觅,终因战火激烈、地貌全非,或因转战千里、未有余暇,竟不可得。仅存的日记,从一个侧面真实生动地记述了解放战争最后两年建青同志所在部队的光辉战斗历程,弥足珍贵。

读完日记,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是充满革命激情、包含人生感悟、凝聚深刻思考、饱蘸心血写就的日记,是建青同志内心思想的真实流露,是他精神境界的具体反映。作为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一名战士,我再一次被我军指战员坚定的理想信念、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深深感动和震撼。日记中记述的一些事情,我也是亲历者,读起来历历在目,勾起我许多回忆,倍感亲切,极为振奋。从日记的字里行间,深深感受到建用青同志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思想上的深邃敏锐,作风上的求真务实,领导上的率先垂范,为人处事的坦荡无私;深深感受到他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的赤诚热爱,对战友部属的关心爱护,对解放区群众的满腔热情,对自己的严格自律,对家庭亲人的深情厚爱。

日记的价值不仅在于真实地记载了一段历史,还在于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陶冶,对于当前弘扬主旋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衷心期望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们,认真读读这本日记,认识革命事业的艰难曲折,学习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打过长江去(王建青将军战场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建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505731
开本 32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3202233
中图分类号 I266.5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20
整理 王洪全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