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作者王和以中国夏商周三代历史为例,对历史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以史带论,以论释史,涉及国家体制的发展、民族格局的确立、文化精神的形成等,既有对于夏商周三代历史本身的研究,更有对历史的理论阐释。
图书 | 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作者王和以中国夏商周三代历史为例,对历史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以史带论,以论释史,涉及国家体制的发展、民族格局的确立、文化精神的形成等,既有对于夏商周三代历史本身的研究,更有对历史的理论阐释。 目录 引言:人与人的历史 第一章 关于历史规律 一、哲学意义的“规律”的一般定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什么是历史规律 三、历史规律的基本属性 四、关于历史发展具体规律的几点想法 第二章 关于唯物史观 一、发展唯物史观是中国国家与民族利益的现实需要 二、实事求是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为例 三、发展唯物史观必须彻底摈弃大批判之风 四、发展唯物史观必须突破“解经”的桎梏 第三章 关于三代历史的理论阐释 一、关于阜期国家的概念,中国前国家形态的特殊模式等问题的理论思考 二、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兼谈中华民族生长与聚合的最初轨迹 三、群体本位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四、从突破族邦桎梏的意义去认识三代历史 第四章 英雄时代的史诗 一、舜逐四凶:华夷之辨的发端 二、尧舜禅让:躁动于酋邦母体中的文明时代 三、“启继禹位”再认识 四、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 五、“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从夏的灭亡看邦国联合体的夏王朝特征 六、“商都屡迁”:农牧业混合经济的文化特征 七、“殷人重神,率民以事神”:粗具宗法与神权统治的时代 八、“纣克东夷而殒其身”:英雄时代的挽歌 第五章 赫赫宗周的礼乐文明 一、累世务农的西土小邦 二、宗法政治化与王权的强化 三、神权衰落,人文主义精神发展 四、追颂文、武与“孝”、“德”观念的产生 五、周公制礼作乐:具有伟大与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 六、从“昭王南征而不返”到平王东迁 第六章 帝国的摇篮——崛起于西土的强秦 一、雄霸西戎 二、华夏侧目的“夷狄”之君 第七章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一、大变革时代 二、咄咄逼人的强秦 三、意义深远的儒法之争 四、法家驰骋的苍凉大地 五、规模空前的中央集权帝国的诞生 第八章 三代历史的启示 一、相同的政治制度与不同的历史使命 二、如何认识中华文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033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8 |
CIP核字 | 2013242404 |
中图分类号 | K221.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