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老头(全译本)
内容
试读章节

伏盖公寓

有个老妇人,她的夫家姓伏盖,娘家姓龚弗冷,在巴黎,她开了一所还包客人饭菜的公寓,已经过了四十个年头了。这所公寓位于拉丁区与圣·玛梭城关之间的圣·日内维新街上,人人称之为伏盖家。这所寄宿所接纳一切男女老少,从来没有发生过有伤风化之事,没有招惹过丝毫的流言蜚语。然而,在三十个年头里,不曾有过少女们来此住宿,而且除非家庭给予极少极少的生活费,才能让一个年轻男士来此住宿。尽管可以这么说,一八一九年,当这幕悲剧拉开序幕时,倒也真的有一位可怜的女孩子住在这儿。尽管在敏感忧愁,对苦难赞叹不已的文学中,悲剧这个词已经泛滥成灾了,而且歪曲了它的本意,结果没有人相信,但是这里必须用这个字眼,并不是说在真正的意思上,这个故事有什么戏剧意味,但是在这部书写好以后,无论是在京城里还是在京城外,说不定有人会流几滴泪水。在巴黎城外,是否依旧有人理解这本书,倒也实在是个问号。本书里写有许多考证和本地的风景,唯独居住在蒙玛脱岗和蒙罗越高地的人可以理解。这个盆地非常出名,墙壁上的石灰总是不停地往下掉,黑乎乎的泥浆溢满了阴沟,处处都是真正的苦难,又是那么忙乱不堪,不知怎样重要的事情才能在这里产生轰动效应。但是也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痛苦,由于罪恶和德行混合在一起,因此变得崇高而且庄严,使专门利己者寻思一下,产生了一点点怜悯之心。然而他们的感想只是出现在那一瞬间,如同匆忙咽下的一粒美昧的果子。文明犹如一辆大车,和印度的神车没有什么区别,与一颗不易碎裂的心撞在一起,只是稍稍停留了一下,立刻压碎了它,继续大张旗鼓地前行。你们读者可能也是这样,用洁白的双手拿着这本书,坐在软乎乎的安乐椅子里,心想:说不定这本小说可以使我消磨一下时光,当把这本高老头的秘密的痛苦史阅读完毕之后,你依然有极好的胃口,香香地吃晚饭,让作者为你的不动声色负责,认为作者夸大其词,过于渲染。却不知这幕悲剧既不是作者凭空写作的,也不是小说。全部都是真实的事情,以至于人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或心灵深处找到悲剧中的要素。

公寓的房子是伏盖太太的财产,位于圣·日内维新街的下段,恰好就是一个斜坡向弩箭街低凹下去的地方。这条斜坡比较陡,很少有马匹爬上爬下,所以夹在华·特·葛拉斯军医院和先贤们之间的那个窄小的街道上十分寂静。两座高大的建筑物投下一片发黄的色彩,使四周的气息都为此发生了改变,窟窿显得阴沉而且庄严,使一切都显得毫无光彩。街上的石板干干的,阴沟里既没有污泥,也没有水,靠近墙根的地方杂草丛生。每当到了这个地方,即使是最存不住心思的人也会像一切打这路过的行人一般,无缘无故地忧愁起来。在这儿,一辆车子发出的声音几乎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屋子里死一样寂静,墙壁都散发着监狱的味道。在这一带,一个认不出路的巴黎人看到的只是一些公寓或者私塾,困苦或者忧愁的奄奄一息的老人或者想享乐因而被迫用功的小伙子。这是巴黎城里最丑陋、世人皆知的地方。尤其是圣·日内维新街,犹如一个古铜框子,与这个故事是最适合的了。为了让读者能够了解,即使是努力用暗黑的色彩和苦闷的描述也算不上过分,就像游人游览初期基督徒墓窟时,走下一级又一级的石梯,光线随之变得黯淡起来,向导的嗓音也变得越来越空无一物了。这个比喻真的十分贴切。又有谁能说,干枯的心田和空空如也的骷髅,到底哪一种看上去更令人恐怖呢?

公寓的侧面与街道相邻,前面则是小花园,房屋与圣·日内维新街呈垂直状。一条中间微微凸起的小石子路隔开了屋子的正面和小园。路的宽度约为两公尺。一条与之平行的砂子铺就的小径位于它的前方,路的两旁长有风吕草,夹竹桃以及石榴树,都栽种在蓝白色的……

P1-2

目录

伏盖公寓

造访两处

首次见世面

鬼上当

两个女儿

父亲之死

序言

本书是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富商高老头有两个女儿,他对她们一直百般娇惯。而当他的钱用光之后,女儿却抛弃了患重病的父亲。

这个故事有些类似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毫无疑问,从社会角度看来,它比莎士比亚的戏剧意义更加深刻而广泛,巴尔扎克的人物绝非个别性的,而是时代的典型。

巴尔扎克自己也写道:“这(指《高老头》)是一部杰作。我描绘了一种极为强烈的感情,什么也不能使这种感情有所减弱;轻侮、伤害、不公正都对它无损,这个人有着神圣的父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宣称这部书是“堪与《欧也妮·葛朗台》媲美”的小说。

优秀的文学作品永远都会受到人民的喜爱,故此,我们重译了此书。

二〇一三年十月

内容推荐

《高老头(全译本)》是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富商高老头有两个女儿,他对她们一直百般娇惯。而当他的钱用光之后,女儿却抛弃了患重病的父亲。

这个故事有些类似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毫无疑问,从社会角度看来,它比莎士比亚的戏剧意义更加深刻而广泛,巴尔扎克的人物绝非个别性的,而是时代的典型。

编辑推荐

巴尔扎克所著的《高老头》以1819年底至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面条商高里奥老头靠粮食卖起家,养大女儿反而被女儿遗弃,悲惨的死在沃凯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纳纳在巴黎上层的社会的腐蚀下渐渐地走了堕落之路。高老头既是金钱的追逐者,又是拜金主义的牺牲品。他临死前一大段交织着爱与恨的器嚎,是一篇对金钱罪恶的血泪控诉书,被人们誉为“千古绝唱”。作品通过高考头的悲剧,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统治阶级的卑鄙罪恶,抨击了物欲横流、人性丑恶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人格沦丧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老头(全译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巴尔扎克
译者 童艳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7338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2013230288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5
16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