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郁达夫小说/中国现代名家作品精选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黄乔生编著的《郁达夫小说》是“中国现代名家作品精选系列”中的一部,精选了郁达夫经典小说作品共计17篇,包括《沉沦》《南迁》《春风沉醉的晚上》《十三夜》等家喻户晓的作品,这些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当然,也折射出郁达夫个人精神、思想层面的颓废和糜烂。具有代表性和相当的深度,对于一般文学爱好者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概貌,文学研究者深入探讨郁达夫的创作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编著者开篇对于郁达夫其人的阐述具有专业研究者的严谨和理性,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郁达夫其人、其作品。

内容推荐

黄乔生编著的《郁达夫小说》的小说卷收入《沉沦》、《南迁》、《迟桂花》等26部中短篇小说,大致按创作年月顺序编排。散文卷则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传和其他一些自传性文字,即作者1934年10月至1936年1月末(其中l至7篇是在1934年冬至1935年春末)陆续写成的自传9篇及《归航》、《风雨茅庐》等;

第二部分是游记文字。按照编年顺序精选若干篇,偏重于作者边叙述描写边抒发感触的篇什;

第三部分是怀人之作。收入作者怀念、悼念或题赠亲朋好友的文字,其中包括写老同学徐志摩的两篇,怀念朋友鲁迅的三篇。

目录

沉沦

南迁

空虚

采石矶

茑萝行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

秋柳

过去

清冷的午后

微雪的早晨

迷羊

十三夜

蜃楼

马缨花开的时候

迟桂花

瓢儿和尚

试读章节

他饭也不吃,一直在被窝里睡到午后四点钟的时候才起来。那时候夕阳洒满了远近。平原的彼岸的树林里,有一带苍烟,悠悠扬扬的笼罩在那里。他踉踉跄跄的走下了山,上了那一条自北趋南的大道,穿过了

那平原,无头无绪的尽是向南的走去。走尽了平原,他已经到了神宫前的电车停留处了。那时候恰好从南面有一乘电车到来,他不知不觉就跳了上去,既不知道他究章为什么要乘电车,也不知道这电车是往什么地方去的。

走了十五六分钟,电车停了,开车的教他换车,他就换了一乘车。走了二三十分钟,电车又停了,他听见说是终点了,他就走了下来。他的面前就是筑港了。

前面一片汪洋的大海,横在午后的太阳光里,在那里微笑。超海而南有一条青山,隐隐的浮在透明的空气里,西边是一脉长堤,直驰到海湾的心里去。堤外有一处灯台,同巨人似的,立在那里。几艘空船和几只舢板,轻轻的在系着的地方浮荡。海中近岸的地方,有许多浮标,饱受了斜阳,红红的浮在那里。远处风来,带着几句单调的话声,既听不清楚是什么话,也不知道是从那里来的。

他在岸边上走来走去走了一会,忽听见那一边传过了一阵击磬的声来。他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为唤渡船而发的。他立了一会,看有一只小火轮从对岸过来了。跟着了一个四五十岁的工人,他也进了那只小火轮去坐下了。

渡到东岸之后,上前走了几步,他看见靠岸有一家大庄子在那里。大门开得很大,庭内的假山花草,布置得楚楚可爱。他不问是非,就踱了进去。走不上几步,他忽听得前面家中有女人的娇声叫他说:

“请进来呀!”

他不觉惊了一下,就呆呆的站住了。他心里想:

“这大约就是卖酒食的人家,但是我听见说,这样的地方,总有妓女在那里的。”

一想到这里,他的精神就抖擞起来,好像是一桶冷水浇上身来的样子。他的面色立时变了。要想进去又不能进去,要想出来又不得出来;可怜他那同兔儿似的小胆,同猿猴似的淫心,竞把他陷到一个大大的难境里去了。

“进来呀!请进来呀!”里面又娇滴滴的叫了起来,带着笑声。

“可恶东西,你们竟敢欺我胆小么?”

这样的怒了一下,他的面色更同火也似的烧了起来。咬紧了牙齿,把脚在地上轻轻的蹬了一蹬,他就捏了两个拳头,向前进去,好像是刘了那几个年轻的侍女宣战的样子。但是他那青一阵红一阵的面色,和他的面上的微微儿在那里震动的筋肉,总隐藏不过。他走到那几个侍女的面前的时候,几乎要同小孩似的哭出来了。

“请上来!”

“请上来!”

他硬了头皮,跟了一个十七八岁的侍女走上楼去,那时候他的精神已经有些镇静下来了。走了几步,经过一条暗暗的夹道的时候,一阵恼人的花粉香气,同日本女人特有的一种肉的香味,和头发上的香油气息合作了一处,哼的扑上他的鼻孔来。他立刻觉得头晕起来,眼睛里看见了几颗火星,向后边跌也似的退了一步。他再定睛一看,只见他的前面黑暗暗的中间,有一长圆形的女人的粉面,堆着了微笑,在那里问他说。

“你!你还是上靠海的地方呢?还是怎样?”

他觉得女人口里吐出来的气息,也热和和的哼上他的面来。他不知不觉把这气息深深的吸了一口。他的意识,感觉到他这行为的时候,他的面色又立刻红了起来。他不得已只能含含糊糊的答应她说:

“上靠海的房间里去。”

进了一间靠海的小房间,那侍女便问他要什么菜。他就回答说:

“随便拿几样来吧。”

“酒要不要?”

“要的。”

那侍女出去之后,他就站起来推开了纸窗,从外边放了一阵空气进来。因为房里的空气,沉浊得很,他刚才在夹道中闻过的那一阵女人的香味,还剩在那里,他实在是被这一阵气味压迫不过了。

 一湾大海,静静的浮在他的面前。外边好像是起了微风的样子,一片一片地海浪,受了阳光的返照,同金鱼的鱼鳞似的,在那里微动。他立在窗前看了一会,低声的吟了一句诗出来:

“夕阳红上海边楼。”

他向西的一望,见太阳离西南的地平线只有一丈多高了。呆呆的看了一会,他的心思怎么也离不开刚才的那个侍女。她的口里的头上的面上的和身体上的那一种香味,怎么也不容他的心思去想别的东西。他才知道他想吟诗的心是假的,想女人的肉体的心是真的了。

停了一会,那侍女把酒菜搬了进来,跪坐在他的面前,亲亲热热的替他上酒。他心里想仔仔细细的看她一看,把他的心里的苦闷都告诉了她,然而他的眼睛怎么也不敢平视她一眼,他的舌根怎么也不能摇动一摇动。他不过同哑子一样,偷看看她那搁在膝上一双纤嫩的白手,同衣缝里露出来的一条粉红的围裙角。

原来日本的妇人都不穿裤子,身上贴肉只围着一条短短的围裙。外边就是一件长袖的衣服,衣服上也没有钮扣,腰里只缚着一条一尺多宽的带子,后面结着一个方结。她们走路的时候,前面的衣服每一步一步的掀开来,所以红色的围裙,同肥白的腿肉,每能偷看。这是日本女子特别的美处;他在路上遇见女子的时候,注意的就是这些地方。他切齿的痛骂自己,畜生!狗贼!卑怯的人!也便是这个时候。

他看了那侍女的围裙角,心头便乱跳起来。愈想同她说话,他愈觉得讲不出话来。大约那侍女是看得不耐烦起来了,便轻轻的问他说:

“你府上是什么地方?”

一听了这一句话,他那清瘦苍白的面上,又起了一层红色;含含糊糊的回答了一声,他呐呐的总说不出清晰的回话来。可怜他又站在断头台上了。

原来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人的“贱贼”还更难听,如今在一个如花的少女前头,他不得不自认说“我是支那人”了。

“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

他全身发起抖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

那侍女看他发颤发得厉害,就想让他一个人在那里喝酒,好教他把精神安镇安镇,所以对他说:

“酒就快没有了,我再去拿一瓶来吧?”

停了一会他听得那侍女的脚步声又走上楼来。他以为她是上他这里来的,所以就把衣服整了一整,姿势改了一改。但是他被她欺骗了。她原来是领了两三个另外的客人,上间壁的那一间房间里去的。那两三个客人都在那里对那侍女取笑,那侍女也娇滴滴的说:

“别胡闹了,间壁还有客人在那里。”

……

P23-26

序言

序言·郁达夫其人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兄弟三人,大哥从政,二哥行伍。郁达夫天资聪颖,七岁人塾读书,九岁即能赋诗。1908年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同学中有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徐志摩。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美国教会学堂之江大学预科等校学习。1913年赴日留学,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创造社,7月,发表短篇小说《沉沦》,震惊文坛,同年10月出版《沉沦》,是为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后又编《创造周报》、《洪水》等刊物,曾任教于北京、武昌、中山等地多所大学。1928年,与鲁迅合办《奔流》杂志。1929年与宋庆龄、鲁迅等人发起成立自由大同盟。1930年3月,与鲁迅等列名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1933年4月移居杭州,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赴武汉加入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1938年12月到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纸副刊,曾任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期间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郁达夫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因通日语,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失踪,终年49岁。据推测系为日军所杀。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著作版本很多,1949年以前出版的大略有:《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小说论》(1926);《文艺论集》(1929);《戏剧论》(1926);《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文学概说》(1927);《日记九种》(1927);《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迷羊》(中篇小说,1928);《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1930);《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忏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达夫日记集》(1935);《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达夫游记》(1939);《达夫散文集》(1936);《闲书》(散文集,1936);《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达夫诗词集》(1948);《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从这个目录中可以看出,郁达夫是一个多产作家,也是一个很受读者欢迎的作家。

200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郁达夫全集》(12卷)。

《郁达夫作品精选》分为散文、小说两卷。郁达夫的小说,颇有自传性质,与散文有紧密的联系。现将两种体裁合并做一简略介绍。

私文学

1920年到1933年,郁达夫在其小说名满天下的同时,写了26篇抒情性散文和60来篇议论性杂文,表现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痍的祖国后失望的慨叹。这个时期的小说和散文,均强烈地表现作家个性,无所顾忌地对现实和虚构中的“我”的思想、生活细节做详细的描写,热情呼号、纵情宣泄,有鲜明的“自叙传”风格,忧郁感伤的情绪却也充斥字里行间。

1933年到1938年,郁达夫的人生进入低潮期。由于政治环境的恶劣和个人生活状态的变化,他消极避世,追求“名士”风范,流连山水,讲趣味,谈闲情。这个时期的小说,除了反抗社会、同情劳苦大众的篇什外,率多描写个人悲欢,带有浓厚的颓废色彩;散文则以描写山川景物和风俗人情的游记为多。

郁达夫后期写作,多文艺评论和社会批评,小说写得不多。

20世纪20年代末,郁达夫在《洪水》杂志上发表了《日记文学》一文,大意说,凡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点自叙传的色彩,若以第三人称来写出,则时常有误成第一人称的地方。而且叙述这第三人称的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过于详细时,读者会疑心这别人的心思,作者何以会知晓得这样精细?于是那一种幻灭之感,就使文学的真实性消失了。所以散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情节上有因有果、前后完整的写法,形成了自然流动的抒情形式结构。如《沉沦》写了八个生活片断。第一节是引子,写主人公傍晚拿着一本诗集到田野散步;第二节开始回顾在班上的生活;第三节插叙一段他的家世;第四节写对爱情和异性的渴望;第五节写偷看旅馆主人的女儿沐浴;第六节写偶遇和偷听男女的幽会;第七节写去妓院嫖妓;最后一节,离开妓馆,自责自怨,跳海自杀。整篇小说以事件片断或一个个生活场面贯穿起来,呈现出主人公心理情绪的波动过程。郁达夫的目的并非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而是要抒发青年人生存的焦虑、爱情的不幸和痛苦。情绪引发情节,情节服务于情绪。

这种体式在一个特定时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读者的认可,但也引来“结构松散”的批评。以“我”为中心线索、围绕着一两个人的生活的“自叙传”,增加了抒情性,有利于写出个人的情绪流动和心理变化,但缺少故事框架,缺少曲折生动的情节和细致周密的结构,因而造成很多小说跟散文几乎没有区别。

郁达夫把诗和散文的结构元素引进小说,虽然带来机构松散的毛病,但也对小说艺术起到丰富的作用。我们将他的小说和散文结合起来看,互相对照印证,受到的启发当是多面的丰富的。

本书的小说卷收入《沉沦》、《南迁》、《迟桂花》等26部中短篇小说,大致按创作年月顺序编排。散文卷则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传和其他一些自传性文字,即作者1934年10月至1936年1月末(其中l至7篇是在1934年冬至1935年春末)陆续写成的自传9篇及《归航》、《风雨茅庐》等;

第二部分是游记文字。按照编年顺序精选若干篇,偏重于作者边叙述描写边抒发感触的篇什;

第三部分是怀人之作。收入作者怀念、悼念或题赠亲朋好友的文字,其中包括写老同学徐志摩的两篇,怀念朋友鲁迅的三篇。

本书的注释,分为题注和正文注。题注说明该文最初发表于何种报刊(所载报纸注明年月日,期刊注明年月和期数)、署名及编人文集等情况;正文注释采用脚注形式。除照录作者原注并加标识外,对容易造成阅读障碍的古典今典,稍加解说。为避免冗繁琐屑,对于常识性的典故或专有名词不予注释。

编者

2014年7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郁达夫小说/中国现代名家作品精选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乔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23894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2014235439
中图分类号 I246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9
153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10:01